石景山0112:老人心系災區(qū) 愛心捐款一萬元
2012-12-16 17:13
webmaster
我要評論
字號:
“這些天在新聞里看到青海玉樹地區(qū)的地震災情,我心里十分難受??吹酵麄兪芸嗍茈y,我想要為他們盡點綿薄之力,請你們一定幫我完成這個心愿!”這是古城街道鐵新社區(qū)的李清老人在社區(qū)捐款時的一段肺腑之言。4月17日,玉樹地震發(fā)生后的第四天,79歲的李大爺一大早就獨自一人來到了鐵新社區(qū)居委會,從懷里顫顫巍巍地掏出包裹嚴實的一萬元現(xiàn)金放在工作人員的桌上,希望居委會能幫他把自己的這份愛心傳遞給玉樹地區(qū)的受災同胞們。老人捐款后簡單地說了幾句心里話就準備離去,恰逢居委會領導外出辦事回來,得知李大爺主動為災區(qū)捐款一萬元,很是感動,就要張羅大家為李大爺拍下捐款照片作為紀念,可老人卻很是低調,“國家有難,貢獻一點兒力量是應該的”,說完就邁著蹣跚的步伐執(zhí)意離去。
79歲的李清老人是北京市第一機床廠的退休職工,老伴已過世多年,現(xiàn)與兒子兒媳生活在一起。李大爺雖然不是共產(chǎn)黨員,但他卻是個熱心腸的人。前些年腿腳還比較靈活的時候,他經(jīng)常參加居委會的活動和一些公益活動,還擔當過社區(qū)治安巡邏志愿者。李大爺?shù)拿P字寫得不錯,所以他也經(jīng)常主動幫居委會寫寫標語。老人雖然年歲已高,但卻保持著學習的精神,每天都看新聞、讀報紙,對社會和國家大事非常關注。所以,每次國家一有哪個地方發(fā)生災情,李大爺都是第一時間來到居委會主動捐款。比如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時,老人主動捐款2000元;2008年初的南方冰雪災害時,老人主動捐款500元……
據(jù)鐵新居委會的工作人員講述,一直以來李大爺?shù)倪@種愛心行動,讓大家很是感動,而且他的這種行為也確實深深感染和帶動了社區(qū)的其他居民。每當國家發(fā)生災害的時候,鐵新社區(qū)的居民都非常積極踴躍地捐款捐物,而且很多人都是自發(fā)主動地來到居委會問詢捐款事宜。就在我們走訪鐵新居委會當天,還有一位老太太主動來到居委會為玉樹地震捐了200元錢,其實這時上級機構都還沒有要求居委會發(fā)起組織捐款的活動。好多居民聽說李清老人這次又主動捐了1萬元錢,大家都很感動,也覺得自己應該及早主動地為玉樹災區(qū)盡一份力量。據(jù)社區(qū)居民反映,李清老人跟街坊鄰居的關系都很不錯,以前身體好的時候經(jīng)常熱心參與社區(qū)事務。而且每逢天災人禍,老人都很積極地捐款捐物,給社區(qū)居民帶了個好頭,但是老人一貫比較低調,不喜歡張揚。
在鐵新居委會斜對街一個簡潔的平房小院里,住著李清老人和他的兒子一家。在李大爺?shù)姆块g里,擺放著他的小床、老式沙發(fā)和一些老舊的家具,唯一比較現(xiàn)代的家電就是舊書桌上一臺32寸的寬屏電視,老人平時愛看新聞而且眼睛不太好了,家人就專門給他買了個大電視。不看電視的時候,李大爺就常常坐在書桌前,攤開報紙,在臺燈下用放大鏡慢慢地讀報,這是老人日常生活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家人給他訂閱了《人民日報》、《參考消息》、《每周文摘》等好幾種報紙,舊衣柜頂上整齊地摞放著一堆堆李大爺看過的舊報紙。這間小屋子就是李大爺起居生活的主要場所,屋里書柜上擺放著兩個相框,一張是李大爺與曾外孫女的合影,老人抱著年幼的小兒幸福地笑開了顏,另一張是汶川地震時感動過無數(shù)人的一張照片,一個武警戰(zhàn)士抱著一個剛救出的嬰兒,兩人相對而望。一張透露出生活的幸福,一張透露著生命的感動,這兩張照片都是李大爺最喜歡的。屋里的墻上還掛著一副書法字,李大爺剛退休后去練了四年書法,這幅字就是當年書法老師贈送給他的,前些年李大爺還利用自己所學經(jīng)常幫居委會寫寫標語,不過現(xiàn)在眼睛比較花了,就不怎么練了。屋外的走廊里,養(yǎng)了好多盆植物,茉莉、萬年青、石榴……沒事的時候李大爺就給它們澆澆水、撥弄撥弄土,即活動了身體,也增加了生活情趣。李大爺?shù)纳眢w雖然不如從前靈活了,但基本上還能自己照顧自己,平常會到附近買買菜、買買東西,自己也能做做飯,盡量不給后人增加麻煩。天氣好的時候,李大爺經(jīng)常出去遛遛彎,跟街坊鄰居們聊聊天,天氣不太好的時候,就在家打打簡化太極拳鍛煉身體。就像其他老年人一樣,李大爺?shù)耐砟晟钇綄嵍苍?,他還有一句養(yǎng)生之道就是“不著急,不生氣,多做好事”。
為什么每次國家一有災情,就這么積極主動地捐款捐物?其實李大爺?shù)南敕ê芎唵唯D―“全國就是一盤棋子,各民族同胞就是一家人。哪個地方有困難,也就相當于是咱們的困難,哪個地方都沒準會碰到什么災害,大家互相幫忙是應該的”,雖然語言不夠華麗,但卻透露出老人的真誠和直白。當被問及為什么這次玉樹地震捐了1萬元之多,老爺子也有自己的想法。玉樹地震發(fā)生后,李大爺就找出地圖,用放大鏡尋找青海玉樹地區(qū)的具體位置,還研究了這個地區(qū)的緯度、經(jīng)度和地形,由于地處青海高原,玉樹地區(qū)海拔較高,空氣稀薄,救援人員到達后難以適應,而且由于交通和基礎設施不發(fā)達,地震救援的難度大大增加。看著新聞中,救援人員克服著生理不適爭分奪秒地搶救受災群眾,雖然交通非常不便,政府依然想盡辦法將救援物資及時送達災區(qū),李清大爺心里是又感動又焦急,覺得這次地震救援真的是太艱難了,于是決定拿出自己1萬元積蓄捐給災區(qū)人民,“我現(xiàn)在年紀大了,生活之余能有點積蓄,想盡自己的力多為國家做點貢獻”李大爺說道。李大爺?shù)耐诵萁鸺由献优o的補貼,每月能有兩千多元的生活,基本生活過得去,但也不算富裕。據(jù)李大爺?shù)膬合苯榻B,每次有哪個地方遭災,老人都很積極主動地要去捐款,家里人對他的這種熱心行為都很支持,這次老人要為玉樹災區(qū)捐款1萬元,家里人也都表示理解,即使自家省吃儉用些,也要圓了老人的這份心愿。
“我獻出了自己的愛心,雖然微不足道,但愿能給災區(qū)人民幫到一點忙。更希望玉樹地區(qū)的各民族同胞在災難面前團結起來,在冬季來臨之前,把房子盡快重建好,回復正常的生活?!边@是李清大爺在獻出自己愛心的同時,對玉樹災區(qū)朋友們的祝福和寄予。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正是有了這樣的信念,有了無數(shù)像李清大爺這樣熱心腸的普通群眾,我們的國家才能渡過一道又一道的難關。我們祝愿災區(qū)人民早日重建家園,也祝福李清大爺這樣的熱心群眾生活安康!
作者:董姍姍
責編:楊柳
責任編輯:總編室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