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之春”席卷北非和敘利亞的時候,巴勒斯坦也在變。內部關系和對外關系都在變,盡管不那么波瀾壯闊,但意義非同小可。以色列和加沙各派武裝之間的猛烈交火、阿拉法特被開棺驗尸和巴勒斯坦在聯(lián)合國得到觀察員國地位,只是這些變化的表象。剖析這些表象,可以有不小的發(fā)現(xiàn)?!?/p>
哈馬斯改弦更張,“回歸阿拉伯世界”
哈馬斯是靠著暴力顛覆和平進程起家的。對內,同阿拉法特領導的法塔赫爭權奪利;對外,以伊朗和敘利亞為依托,頑固地同以色列暴力相向。2007年巴勒斯坦內戰(zhàn)后,哈馬斯單獨占領了加沙,從此無遮無擋地成為獨霸一方的巴勒斯坦分裂實體,受到除敘利亞之外的阿拉伯各國孤立,盡管贏得了一場規(guī)則欠缺的選舉,但未得到除伊朗以外任何國家的承認?!?/p>
作為一個宗教政治團體,哈馬斯從成立第一天起,就同致力于建立世俗民主國家的法塔赫勢不兩立。1994年1月,阿拉法特和以色列簽署《奧斯陸協(xié)議》生效后,它同“杰哈德”、“人陣”和“民陣”等10個巴勒斯坦世俗宗教極端組織在大馬士革成立了“巴勒斯坦力量聯(lián)盟”,以恐怖襲擊的極端手段阻撓和平進程,并同接管加沙的巴解部隊街頭對峙,導致1994年11月加沙爆發(fā)嚴重內斗,傷亡超過200人。沖突剛剛平息,伊朗憤青就占領了巴解組織駐德黑蘭辦事機構,趕走了巴解代表,伊朗官方開始接納哈馬斯為巴勒斯坦的代表,公開支持哈馬斯同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對抗,顛覆以巴和平進程。此后,伊朗在德黑蘭附近的基地訓練了至少幾百名哈馬斯武裝骨干、每年向哈馬斯當局提供數(shù)百萬至數(shù)千萬美元的資助,并向加沙大量走私軍火,甚至派遣武器專家實地指導,最近又公開承認:加沙武裝在2012年11月向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郊外發(fā)射的火箭,是伊朗提供的。
哈馬斯倒向伊朗,阿拉伯世界不可能接受。在政治上,阿拉伯世界整體上是支持和平進程的,更不要說阿拉伯統(tǒng)治者無一不同哈馬斯所屬的穆兄會勢不兩立;在民族教派關系上,他們對伊朗在阿拉伯世界的攪局深惡痛絕。哈馬斯的做法,無異于認賊作父,服務于伊朗的利益,是對阿拉伯的背叛。黎巴嫩真主黨的存在還可以理解,因為那些人本來就是同伊朗沾親帶故的什葉派。遜尼派的哈馬斯同伊朗綁在一起,是絕對的異類。
因此,哈馬斯2006年贏得議會選舉時,阿拉伯國家無人喝彩,發(fā)來賀電的只有伊朗;當哈馬斯在2006年通過血腥內戰(zhàn)控制加沙后,阿拉伯世界全體抵制,伊朗則加大了對哈馬斯的支持。對于伊朗的攪局,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多次嚴厲抨擊,并曾逮捕過伊朗特工,雙方的關系是敵對的。伊朗在以巴關系上發(fā)揮的負面作用,給巴勒斯坦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和民族利益造成的傷害,受到普遍譴責?!?/p>
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近年來,哈馬斯的立場有所松動。2009年1月以色列對加沙的“鑄鉛行動”使哈馬斯遭受了重創(chuàng)。阿拉伯世界對以軍行動不疼不癢的譴責和對哈馬斯的冷漠,讓哈馬斯進一步嘗到了孤立的滋味。戰(zhàn)后,哈馬斯和阿拉伯國家的關系出現(xiàn)明顯變化。埃及在“鑄鉛行動“后期開始積極斡旋?;?,?;鸷筮€在開羅主持了多次巴勒斯坦內部和解會談,終于使各派于2011年5月簽署了和解協(xié)議;沙特率先宣布為加沙重建提供10億美元援助,哈馬斯海外領導人馬沙爾于2010年1月拜訪沙特,匯報在開羅的和解談判進展;而在“阿拉伯之春”中大展身手的卡塔爾在拉攏哈馬斯“回歸阿拉伯“的競爭中更是身手不凡,不僅在2012年2月6日主持法塔赫和哈馬斯簽署了旨在組建聯(lián)合政府的《多哈宣言》,埃米爾哈馬德還在2012年10月23日親臨加沙,帶去了4億美元的第一階段重建資金,條件是哈馬斯以后不要再跟著伊朗瞎鬧?!?/p>
在野期間,哈馬斯處處同民族權力機構對抗,不曉得當家的苦楚。掌管加沙后,角色變了,行為自然也要變。2009年8月,同“基地”組織結盟并在加沙做大的“薩拉菲”圣戰(zhàn)組織公然宣布建立加沙伊斯蘭酋長國,哈馬斯武警鐵血鎮(zhèn)壓,擊斃了20來個圣戰(zhàn)分子,穿著紅袍子留著長胡子的穆薩絕望中引爆了自殺背心。幾小時激戰(zhàn)下來,雙方傷亡幾近200人。這同1994年11月法塔赫在加沙鎮(zhèn)壓哈馬斯的舉動,是不是如出一轍?
幾年來,哈馬斯逮捕關押了百來個“薩拉菲”圣戰(zhàn)分子,但前赴后繼者仍源源不斷,幾百條好漢組成了若干個“軍”,若干個“旅”,對內殺人防火挑戰(zhàn)哈馬斯,對外發(fā)火箭挑事端,騎著小毛驢襲擊以軍哨所。哈馬斯在加沙成了當年的法塔赫,不變也得變?!?/p>
哈馬斯的變,更體現(xiàn)在對伊朗和敘利亞的態(tài)度上。今年以來,哈馬斯領導人不斷表示:一旦以色列和伊朗爆發(fā)戰(zhàn)爭,哈馬斯不會助戰(zhàn);在敘利亞危機中,哈馬斯拒絕同伊朗保持一致,不僅公開支持反對派,還批評伊朗支持阿薩德政權的作法。哈馬斯的“阿拉伯立場”導致其同伊朗和敘利亞的關系同時陷入緊張,長期受敘利亞庇護的哈馬斯海外領導機構被迫大馬士革,流落埃及和卡塔爾?!?/p>
在國際孤立、阿拉伯世界的拉攏和在加沙“執(zhí)政”之后的感悟,使得哈馬斯再也無法維持以往的立場,伊朗對哈馬斯的利用和操控,已經(jīng)徹底動搖?!?/p>
改弦更張的哈馬斯為何還要挨打?
以色列11月14日開始的“防衛(wèi)柱”行動,來得自然,因為發(fā)自加沙的火箭多了,反坦克導彈也用上了,不打不行了。但這行動也來的蹊蹺:哈馬斯不是已經(jīng)開始守規(guī)矩了么?以色列和哈馬斯的間接秘密談判,不是就要達成“永久?;饏f(xié)議了么”?
2009年1月“鑄鉛行動”之后達成的?;饏f(xié)議,有效期只有一年半。哈馬斯在這段時間里,竭力壓制加沙形形色色的極端團伙,生怕他們再惹以色列報復。近半年來,哈馬斯一直在埃及的幫助下同以色列進行秘密的間接談判,試圖達成一項永久性?;饏f(xié)議。埃及穆兄會在“阿拉伯之春”中的巨大成功,沒有改變穆巴拉克時期埃及對以巴關系的立場,而哈馬斯則進一步看到了服從規(guī)則和政治解決的好處。應該說,如果以色列也有同樣的愿望,哈馬斯的形象和加沙局面有可能向著更積極的方向發(fā)展。
倒是更貼近伊朗立場的圣戰(zhàn)分子們坐不住了。10月中旬和下旬,加沙極端武裝團伙向以色列發(fā)起了頻繁的火箭攻擊,埃及情報機構深知以巴游戲規(guī)則,加緊了停火調解,哈馬斯則在10月25日同意了埃及的調解方案。事情本來可以平息了,但11月10日,標榜“馬克思主義”的世俗派“人陣”武裝,用伊朗反坦克導彈摧毀了一輛以色列軍車,“杰哈德”和“薩拉菲”武裝分子則向以色列發(fā)射了幾十枚火箭。哈馬斯見勢不妙,于12日試圖勸說加沙所有武裝團伙停止攻擊以色列,但為時已晚?!?/p>
11月14日以色列對加沙的首輪攻擊,就炸死了哈馬斯武裝“卡桑旅”頭目賈布里。正是這個賈布里,策劃了6年前對以色列士兵的越界劫持,給以色列造成極大的被動。但也正是這個賈布里,在掌握著哈馬斯和以色列“永久?;饏f(xié)議”談判。這位加沙第一強人在被以色列導彈擊中之前幾個小時,剛收到中間人傳來的?;饏f(xié)議文本,并準備給予肯定的答復?!?/p>
于是,以色列索命賈布里和發(fā)動“防衛(wèi)柱”行動的動機就值得探討了。顯然,內塔尼亞胡和巴拉克,不愿意看到一個強勢而務實的哈馬斯政權在加沙站穩(wěn)腳跟,也不希望同哈馬斯這個宿敵開啟政治對話進程。以色列本屆政府的做法,對巴勒斯坦內部力量平衡和對今后以巴關系將產(chǎn)生什么影響,還需要繼續(xù)觀察。
至于阿拉法特被開棺驗尸,那不過是半島電視臺和阿拉法特遺孀蘇哈挑起的一件引人耳目的事件。幾個月后人們就會發(fā)現(xiàn),這是對逝者的一次毫無意義的摧殘。而巴勒斯坦在聯(lián)合國得到“非成員觀察員國”地位,并不具備什么實際意義。巴勒斯坦建國,還要仰仗內部統(tǒng)一?!?/p>
需要繼續(xù)關注的是,在哈馬斯改弦更張的過程中,加沙本地領導人之間和本地與海外領導人之間的分歧將怎樣彌合。長期以來,他們之間在很多問題上都沒有保持一致?,F(xiàn)在,海外領導人馬沙爾已經(jīng)回到了加沙,哈馬斯內部的整合,很快就會有初步結果。因為,同法塔赫的競爭,需要哈馬斯內部統(tǒng)一?!?/p>
可以預計的是,伊朗出于意識形態(tài)追求和對自身利益的追求,長期通過哈馬斯干擾阿拉伯事務,挑動巴勒斯坦內斗,為以巴和平進程制造障礙的局面很難再維持下去了。哈馬斯疏遠伊朗、回歸阿拉伯世界和在內外政策上的與時俱進趨勢,是不可逆轉的。這并不是說,以色列可以從中獲利,但阿拉伯領導人會對什葉派新月帶南端觸角的軟化感到欣慰,這就是巴勒斯坦變局對中東力量平衡的牽動?!?/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