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科學家也有農(nóng)民 年齡最大86歲最小7歲 交給百姓話語權 講述身邊感人故事
萬人宣講 傳遞“正能量”
(法制晚報10月21日訊)7·21自然災害中房山區(qū)農(nóng)村婦女全家被救,她深深記得村支書的承諾:要保全村“一個都不少”;打扒民警跨區(qū)抓賊,累到虛脫……一個個真實的故事里,主人公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百姓宣講員。
北京有一支由百姓組成的宣講團,講述身邊的感人故事。今年,在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的背景下,宣講團成員講述黨和政府改善民生的舉措,給自己、家庭、身邊人、身邊環(huán)境帶來的變化。
9月7日起,各分團開始奔赴各區(qū)縣及市直機關、學校、企業(yè)、部隊、社區(qū)等巡回宣講。截至目前,十支“黨在百姓心中”宣講分團已巡講112場,受眾達5萬多人次。10月10日起,還深入各界群眾巡講350場左右。預計在黨的十八大召開前,巡講場次將達480場以上。
揭秘宣講員超萬人建流動的課堂
截至目前,宣講“大家庭”成員已超過1萬名,既有普通農(nóng)民也有科學家、中科院院士、博導等,涵蓋了各階層和群體,年齡最大的86歲,最小的7歲。其中,學問最高的有哈佛大學回來的博士后。
宣講者的參與門檻低,宣講場所也多種多樣。市委講師團團長崔耀中介紹,不論是在禮堂、會議室、文化大院,還是在田間地頭、工廠車間、旅游景點,都可以開講,是一個流動的“課堂”,宣講內(nèi)容也很廣泛。
給百姓話語權傳遞“正能量”
把話語權交給百姓,讓百姓擔綱宣傳教育的主角,可謂是北京在重大社會教育活動中的創(chuàng)新。百姓宣講團從2009年開始不斷地向社會傳遞“正能量”。
崔耀中介紹,每次宣講群眾的反映都很好。如為108個流浪兒童當爸爸的石清華,宣講了創(chuàng)建光愛學校培育孩子的艱辛故事,好多愛心人士來電要給孩子捐款。
百姓5天“修煉”成為宣講員
大部分百姓宣講員來自基層一線,其中不乏只有小學文化水平的農(nóng)民。這些很少有機會在眾人面前講話的普通人,能做到不怯場、在臺上聲情并茂脫稿宣講,需經(jīng)過5天的“修煉”。最終達到1分鐘抓住人、3分鐘感染人、5分鐘征服人、7分鐘啟發(fā)人的宣講“境界”。
五天內(nèi)專業(yè)老師要對這些普通人進行培訓。據(jù)崔耀中回憶,有的宣講員在演練時緊張得雙腿抖個不停。其中一名小學文化程度的宣講者為克服聚光燈下的緊張情緒,夜里在路燈下背誦宣講稿,一站就是一宿。為了不打擾室友休息,晚上把自己關在衛(wèi)生間里練習。如今,這名宣講員已修煉成“名嘴”。
對話宣講內(nèi)容里沒有“假、大、空”
《法制晚報》(以下簡稱FW):百姓宣講很有感染力,這里面是否存在藝術加工?
市委講師團團長崔耀中(以下簡稱崔):按照要求,宣講員講的必須是真人真事、真心話、真感情、真感受,里面沒有假話、套話、空話,講述時要避免表演化。
而普通人脫稿宣講7分鐘,還要聲情并茂,不是易事。培訓是有的,但僅是引導宣講者把親歷、親為、親聞的事通過最清晰的邏輯、最感人的細節(jié)講述出來,而不是教宣講者演戲、夸大、編造。我們的宣講內(nèi)容在網(wǎng)站開放所有的跟帖,沒有一個是質(zhì)疑的,說是拍馬屁的,網(wǎng)友都是表達感動與深思。
把話筒給百姓傳播給身邊人
FW:百姓宣講能為大眾所接受和喜愛的原因何在?
崔:我們把講臺讓給群眾,把話筒交給百姓,讓群眾自我教育、自我引導、自我提高,體現(xiàn)了公民社會治理的理念,這就是宣講的力量。如果人人講誠信、講愛心,那何愁沒誠信、沒愛心?主流文化的彰顯絕不僅僅靠媒體、靠領導講話,而要有群眾參與體驗,百姓宣講團讓百姓成為主角。
一個人給 10個人講,1萬人可以給10萬人,這10萬人還將傳播給身邊人。
百姓宣講4年歷程
2009年5月為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北京開展“我和我的祖國”百姓宣講活動,首次成立由工人、農(nóng)民、醫(yī)生、戰(zhàn)士等普通群眾組成的宣講團,當年組織宣講200多場,直接受眾10萬多人次。
2010年開展“百姓愛心故事”百姓宣講活動,僅最初一個月就宣講30多場,直接受眾達15000多人次。
2011年北京以“黨在百姓心中”為主題,開展迎接建黨90周年百姓宣講,聽眾達320多萬人次。當年11月16日,“北京精神”發(fā)布后僅兩周,首場以“北京精神”為主題的宣講報告會走進群眾中間。
2012年為迎接黨的十八大召開,北京開展“科學發(fā)展成就輝煌”百姓宣講活動。目前,全市各行各業(yè)組建了500多支宣講團,各界黨員干部、群眾參加宣講的積極性高漲,活躍在講臺上的百姓宣講員已達1萬多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