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印度人還是其他國家的人,在聽到我最近去印度發(fā)現(xiàn)的最令人震驚的事跟廁所有關時,都不會感到吃驚。準確來說,是印度廁所的稀缺程度。時任印度衛(wèi)生部長的賈伊拉姆•拉梅什(Jairam Ramesh)解釋說,印度每年大約有40萬到50萬五歲以下兒童死于痢疾,這種由糟糕的衛(wèi)生狀況導致的結果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避免的。
這一數(shù)據(jù)有兩點令人震驚的地方:數(shù)字本身以及估測的上、下限之差。40萬到50萬這個區(qū)間表明,除了已知的40萬以外,還有多達10萬兒童在垂死掙扎,或者也有可能這10萬兒童也在死亡人口之列,但可能不是死于痢疾,因為五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總數(shù)為166萬,更令人震驚,幾乎相當于卡塔爾或者是夏威夷的人口總數(shù)。
我并不是要批評印度或者拉梅什,拉梅什采取了有力的行動,尋求解決印度有6億人在露天場所大小便這一丑陋現(xiàn)象。我只是想指出,這個即將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人口最多國家面臨著巨大而嚴峻的挑戰(zhàn)。
與美國一樣,印度的偉大之處對本國人來說是顯而易見的。印度是文明的搖籃,具有藝術創(chuàng)新精神和文化多元性。印度是個核國家,還有空間項目。毫無疑問,它也是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最不同尋常的或許是,有著不同宗教和語言、財富差距非常大的12億人竟然能夠在大部分時間里在這個非常擁擠的現(xiàn)代印度和平相處。
然而,印度的貧困程度雖然讓人驚愕但也不是不可避免,在這里,將近一半的兒童營養(yǎng)不良。環(huán)境災難是家常便飯,學校和醫(yī)院不合建筑標準,警察和政府的腐敗嚴重到讓印度人出離了憤怒,到了覺得可笑的地步。上個月,一名部長在為被控腐敗的一位同事辯護時,公開嘲笑說一位中央政府部長怎么會為區(qū)區(qū)13萬美元而犯錯。
一方面讓人激動萬分,一方面又讓人備加沮喪,在這些極端狀況下,也就不難理解歷史學家拉瑪昌德拉•古哈(Ramachandra Guha)在8月份印度獨立日這天為《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撰寫的文章中會說,他的感覺是“驕傲和恥辱各占一半”。
現(xiàn)在的問題是,印度的政治家、官員、商人們——毫無疑問,這些精英人士是這個國家的管理者——能否完成印度的現(xiàn)代化和改革,留存精華,去其糟粕。
目前來看,形勢不容樂觀。富人投資海外,因為這樣更容易。政治家和公務員不去模仿外國成功經(jīng)驗,而是把眼光對準內(nèi)部和過去。他們粗鄙無知,不去羨慕過去三十年鄰國中國所取得的成就,卻理所當然地認為本國光輝的過去能夠給他們帶來光明的未來。
年經(jīng)濟增長率已經(jīng)下降到6%以下,但印度領導堅持認為,本國的經(jīng)濟表現(xiàn)在全球衰退背景下還是很可觀的。然而,印度需要的不僅僅是與其他國家以同等速度發(fā)展,因為它所面臨的挑戰(zhàn)要更加嚴峻。問題不僅僅是印度在國際上地位不高,以及在環(huán)境和全球貿(mào)易的關鍵談判中印度沒能發(fā)揮建設性的作用。(美國總統(tǒng)大選關于外交政策的電視辯論中,印度一次都沒有被提到,這讓印度的評論家頗為沮喪。)
不,印度需要比其他國家做得更好,因為沒有哪個國家會在未來50年增加相當于整個歐洲的人口數(shù);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下沒有哪個人口大國會比印度受到更嚴重的影響——預計在現(xiàn)在仍然活著的印度兒童的有生之年,印度北部的平均溫度最多將上升5度;除了印度外也沒有哪個國家會因為缺乏清潔飲用水、廁所、基礎教育導致如此之高的兒童死亡率。2060年印度人口將達到17億高峰,就地球生命健康來說,沒有哪個國家的重要性能與印度相比。
印度的現(xiàn)代化任重而道遠。政治家兼作家沙希•塔魯爾(Shashi Tharoor)在最近的一次演講中模仿了夏爾•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關于法國人及他們的奶酪的說法,他問道:“誰能決定曾經(jīng)是四大主要宗教、十幾種不同傳統(tǒng)舞蹈、85種主要政治黨派、300多種土豆做法發(fā)源地這一不老文明的未來?”
但塔魯爾有理由在印度混亂的多樣性中看到希望而不是障礙。畢竟亞洲、非洲、拉美一些沒有如此活力的國家都做到了創(chuàng)造就業(yè)、改善兒童健康、減少腐敗、減少貧困人口。唯一的不同就是印度更大,也更加復雜,這是事實。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