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閔主任委員、副校長、陳主任,各位貴賓,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安!
今天我和內(nèi)人偕同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一起來到北京大學,非常榮幸.在這里首先向各位表示感謝.北京大學的校址,剛才我了解到,就是當年燕京的校址,我的母親在三十年代在這里念書,所以今天來到這里可以說是倍感親切.
看到斯草、斯木、斯事、斯人,想到我母親在這兒年輕的歲月,在這個校園接受教育、進修成長,心里面實在是非常親切.她老人家今年已經(jīng)96歲了,我告訴她我要到這邊來,她還是笑咪咪的很高興.臺灣的媒體說我今天回母校,母親的學校,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報道.北京大學是我們大學里面的翹楚,也是中國現(xiàn)代新思潮的發(fā)源地.蔡元培先生有兩句名言:尋思想自由的原則,取兼容并包之意.這種自由包容的校風之下,長久之下北大為這個國家、為這個社會培育了很多精英分子.
尤其在國家、民族需要的時候,可以說都是能夠挺身而出,各領風騷.不但為整個國家民族和社會做了很大的貢獻,尤其是展示了中國知識分子那種感時、傷時、憂國的情況.所以我今天來到這里,心里回憶這些,非常感動.
1949年之后北大好多好多的老師跟同學們好象種子一樣,跨洋過海到了臺灣,尤其到了臺灣大學,在那里開花結(jié)果.包括傅斯年、毛之水等等師生后來都是在臺大當教授,受到大家非常的歡迎.尤其胡適和傅斯年先生,都是五四運動的健將.傅斯年先生代理過北京大學的校長,后來出任臺灣大學的校長.所以在今天,臺灣大學里面那個幽靜的傅園,那個回響不已的“傅鐘”,都是臺灣大學的老師和學生生活里面的一部分.
簡單地來講,我們可以回憶一下十九世紀的最后、二十世紀的最初,那個二、三十年,你看看這個國家所面對的是什么,是中法戰(zhàn)爭,是甲午戰(zhàn)爭,是八國聯(lián)軍,是日俄戰(zhàn)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可以說整個的國家都在列強帝國主義燒殺擄掠下,不平等條約可以說是喪權辱國的東西,老百姓的生活已經(jīng)到了一個貧苦的極致,烽火連天.
在這么一個環(huán)境之下,中國的人民實在是沒有一個那樣的環(huán)境來冷靜地思考自由主義所代表的一個深刻理念,當然在校園里面百花齊放、百家齊鳴,但是終究能夠吸引、號召青年人的正式的號召,不外乎還是以中國國民黨所代表的三民主義的路線和中國共產(chǎn)黨所代表的社會主義總路線兩條路線.
今天,北大已經(jīng)107年了,來到這里好象把我們帶回到近代中國史的時光隧道,因為這里不但是人文薈萃,同時我們也看到一個很濃縮的近代史.看到大家我就想到,各位今天除了各有專精之外,宏觀的思維一定是跟各位在這個校園里那些服務過的前輩先行者們一樣.
大家還要想一個問題,中國的未來到底在哪里?我們要選擇的到底是哪一條路?當然,在找尋答案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歷經(jīng)曲折、歷經(jīng)挑戰(zhàn),我們走了不少的冤枉路,我們得到了多少慘痛的教訓,這些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但是身為一個知識分子,我相信大家都有這種百折不回的決心和勇氣.因為在各位的肩膀上,要擔負的就是歷史的責任,要為廣大的人民來找出路.
如何能夠讓整個中華民族不要再走上戰(zhàn)爭和流血,如何能夠讓和平來實現(xiàn),如何能夠提升人民的生活水準,如何能夠維護和不斷提升我們的國際競爭力,這些重擔,都在各位的肩頭上.一肩挑起來,就是現(xiàn)代知識分子的一個偉大的格局.那么,用什么話來形容這樣的格局,這樣的勇氣,帶領我們到正確的歷史方向和目標.我想了再想,把它歸納成12個字,那就是希望各位能夠“為民族立生命,為萬世開太平”.
聽起來有一點老古板,好象太古董一樣.但是畢竟這是我們老祖先心血的結(jié)晶.也許用現(xiàn)在的話,這12個字可以再變成8個字,那就是我們大家一定要“堅持和平,走向雙贏”.
當然有人會問我,你的勇氣不小,你的基礎在哪里?我要在這里跟各位坦白,在于歷史的一個潮流、在于民意的一種驅(qū)動.歷史的潮流、民意的驅(qū)動讓我、讓許許多多的人有這樣的勇氣能夠提出來.什么是歷史的潮流?大家都知道,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chǎn)黨都以中國的富強、康樂為目標.但是不幸的是,日本鐵蹄的侵略阻礙、終止了這個國家文明的建設,以及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一直到今天,一個臺灣海峽、一條海峽阻隔了兩岸,不曉得阻隔了多少的家庭,造成了多少的不幸哀怨,尤其還形成了若干民族之間的嫌隙,一直到今天,回蕩不已.
但是我們也看到,在這樣一個歷史的中間,關鍵的人物在關鍵的時刻做了關鍵的決定,扭轉(zhuǎn)了關鍵的歷史方向,這是驚天動地了不起的事情,形成了一個新的趨勢、一個新的方向.我在這里特別要提到,就是蔣經(jīng)國先生和鄧小平先生.蔣經(jīng)國先生在兩次能源危機之后,知道臺灣那個地方?jīng)]有任何天然的物質(zhì),所以要靠自力更生,可以說是卷起袖子全心全力來推動,所以他推動了“十大”的建設,推動科學園區(qū)的建立,號召留學生回國研究投資,等等的作為為臺灣創(chuàng)造了經(jīng)濟奇跡.
小平先生提出改革開放,大家看一看,不但轉(zhuǎn)換了文化大革命的方向,深化的、全面的提升了人民生活的水平,這都是跨時代的、了不起的作為.蔣經(jīng)國先生晚年的時候講,他說他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小平先生講到,改革開放的路線要管一百年,用四川話講“動搖不得”.沒有動搖,今天大家看一看,大陸經(jīng)貿(mào)的發(fā)展,經(jīng)濟的成長,可以說樣樣都是名列前茅.
我是59年前離開上?;氐脚_灣的,那時候還是一個年輕人,今天來到大陸,所看的一切的情景跟我的回憶和記憶完全不吻合了,所以我是懷著一個祝福的心、一個持續(xù)不斷期盼的心,希望這塊土地能夠更快速地來發(fā)展.在整個的發(fā)展層面,除了經(jīng)濟的發(fā)展,政治的發(fā)展層面也很快速.比如說現(xiàn)在我了解到,在很多基層,所謂定點的民主選舉制度,在《憲法》里面也提到,財產(chǎn)權是最基本的人權,我相信這都是正確的歷史方向,都是值得鼓勵的歷史的步伐.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