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里姆有:
國際社會民主黨中的一個流派——“中派”的特征:
+1.無論在根本原則上,還是在組織上,都不與本國的社會愛國主義者決裂,因此得出2。
+2.反對分裂。
(+-)3.在保衛(wèi)祖國問題上模棱兩可。
+4.承認齊美爾瓦爾德和昆塔爾——不和社會黨國際局以及國際社會愛國主義分裂。
+5.不和改良主義決裂:僅僅在口頭上批評它(“消極的激進主義”)。
+6.對待未來的革命(與這場戰(zhàn)爭相聯(lián)系的)持觀望態(tài)度(不象左派那樣積極、主動)。
+(總的結果)
7.總的結果=千方百計地粉飾(和庇護)社會愛國主義,(?=第1點)這就是“中派”的本質(wesen)……
+8.對目前各國社會民主黨和工會不作任何改組,根本不搞李卜克內(nèi)西的那種“從下到上的革新”。推遲這個問題。
(-)9.社會和平主義是一種綱領和策略。
+10.對與這場戰(zhàn)爭相聯(lián)系的革命不作任何系統(tǒng)的宣傳。
+11.不為這樣的革命作任何組織等方面的準備。
——(a)1916年3月6日《前進報》
(β)瑞士報紙上的莫爾加利
(γ)社會和平主義
+(aa)徹頭徹尾的社會愛國主義者
(ββ)青年人。
格里姆把李卜克內(nèi)西和意大利社會黨相提并論,從而把左派和中派混為一談。
格里姆想用改良主義的方法來解決革命的任務(反戰(zhàn)斗爭)(“削弱”、復雜化等)。
1916.11.4—5.間接稅。
同物價飛漲作改良主義的斗爭(1916.8.6.)。
與[注:后面有個詞無法辨認。——俄文版編者注]辯論(“社會主義是必要的”)。
同樣是改良主義
諱言瑞士社會黨內(nèi)的社會愛國主義。沒有與它作斗爭。
在工會運動中也是這樣(施內(nèi)貝格爾和迪爾)。
注意
把革命行動的時機問題與關于一般革命行動可能性的系統(tǒng)宣傳、鼓動準備和組織準備的問題混為一談。
虛偽地、別有用心地用裁軍來支吾搪塞(參看他的“提綱”)。拒絕服兵役也是這樣。
在《萊比錫人民報》[162]把什么叫作為“拒絕”這個問題上胡攪蠻纏。格留特利聯(lián)盟方面對問題的歪曲
注意:“口頭上”承認齊美爾瓦爾德+昆塔爾,事實上一切照舊!!
第13頁從“中派”的觀點來看,一般說來在瑞士主張保衛(wèi)祖國是合乎情理的!!![注:手稿到此中斷。——俄文版編者注]
載于1940年《布爾什維克》雜志第3期(非全文)
譯自《列寧全集》俄文第5版第30卷第394—396頁
【注釋】
[162]《萊比錫人民報》(《Leipziger Volkszeitung》)是德國社會民主黨的報紙(日報),1894—1933年出版。該報最 初屬于該黨左翼,弗·梅林和羅·盧森堡曾多年擔任它的編輯。1917—1922年是德國獨立社會民主黨的機關報,1922年以后成為右翼社會民主黨人的機 關報。——[360]。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