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持久戰(zhàn)*(2)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論持久戰(zhàn)*(2)

駁亡國論

 ?。ㄒ蝗┩鰢撜呖吹綌澄覐娙鯇Ρ纫粋€因素,從前就說“抗戰(zhàn)必亡”,現在又說“再戰(zhàn)必亡”。如果我們僅僅說,敵人雖強,但是小國,中國雖弱,但是大國,是不足以折服他們的。他們可以搬出元朝滅宋、清朝滅明的歷史證據,證明小而強的國家能夠滅亡大而弱的國家,而且是落后的滅亡進步的。如果我們說,這是古代,不足為據,他們又可以搬出英滅印度的事實,證明小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能夠滅亡大而弱的落后國家。所以還須提出其他的根據,才能把一切亡國論者的口封住,使他們心服,而使一切從事宣傳工作的人們得到充足的論據去說服還不明白和還不堅定的人們,鞏固其抗戰(zhàn)的信心。
  (一四)這應該提出的根據是什么呢?就是時代的特點。這個特點的具體反映是日本的退步和寡助,中國的進步和多助。
 ?。ㄒ晃澹┪覀兊膽?zhàn)爭不是任何別的戰(zhàn)爭,乃是中日兩國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進行的戰(zhàn)爭。在我們的敵人方面,首先,它是快要死亡的帝國主義,它已處于退步時代,不但和英滅印度時期英國還處于資本主義的進步時代不相同,就是和二十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的日本也不相同。此次戰(zhàn)爭發(fā)動于世界帝國主義首先是法西斯國家大崩潰的前夜,敵人也正是為了這一點才舉行這個帶最后掙扎性的冒險戰(zhàn)爭。所以,戰(zhàn)爭的結果,滅亡的不會是中國而是日本帝國主義的統(tǒng)治集團,這是無可逃避的必然性。再則,當日本舉行戰(zhàn)爭的時候,正是世界各國或者已經遭遇戰(zhàn)爭或者快要遭遇戰(zhàn)爭的時候,大家都正在或準備著為反抗野蠻侵略而戰(zhàn),中國這個國家又是同世界多數國家和多數人民利害相關的,這就是日本已經引起并還要加深地引起世界多數國家和多數人民的反對的根源。
  (一六)中國方面呢?它已經不能和別的任何歷史時期相比較。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是它的特點,所以被稱為弱國。但是在同時,它又處于歷史上進步的時代,這就是足以戰(zhàn)勝日本的主要根據。所謂抗日戰(zhàn)爭是進步的,不是說普通一般的進步,不是說阿比西尼亞抗意戰(zhàn)爭的那種進步,也不是說太平天國或辛亥革命的那種進步,而是說今天中國的進步。今天中國的進步在什么地方呢?在于它已經不是完全的封建國家,已經有了資本主義,有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有了已經覺悟或正在覺悟的廣大人民,有了共產黨,有了政治上進步的軍隊即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紅軍,有了數十年革命的傳統(tǒng)經驗,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十七年的經驗。這些經驗,教育了中國的人民,教育了中國的政黨,今天恰好作了團結抗日的基礎。如果說,在俄國,沒有一九○五年的經驗就不會有一九一七年的勝利;那末,我們也可以說,如果沒有十七年以來的經驗,也將不會有抗日的勝利。這是國內的條件。
  國際的條件,使得中國在戰(zhàn)爭中不是孤立的,這一點也是歷史上空前的東西。歷史上不論中國的戰(zhàn)爭也罷,印度的戰(zhàn)爭也罷,都是孤立的。惟獨今天遇到世界上已經發(fā)生或正在發(fā)生的空前廣大和空前深刻的人民運動及其對于中國的援助。俄國一九一七年的革命也遇到世界的援助,俄國的工人和農民因此勝利了,但那個援助的規(guī)模還沒有今天廣大,性質也沒有今天深刻。今天的世界的人民運動,正在以空前的大規(guī)模和空前的深刻性發(fā)展著。蘇聯的存在,更是今天國際政治上十分重要的因素,它必然以極大的熱忱援助中國,這一現象,是二十年前完全沒有的。所有這些,造成了和造成著為中國最后勝利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條件。大量的直接的援助,目前雖然還沒有,尚有待于來日,但是中國有進步和大國的條件,能夠延長戰(zhàn)爭的時間,促進并等候國際的援助。
  (一七)加上日本是小國,地小、物少、人少、兵少,中國是大國,地大、物博、人多、兵多這一個條件,于是在強弱對比之外,就還有小國、退步、寡助和大國、進步、多助的對比,這就是中國決不會亡的根據。強弱對比雖然規(guī)定了日本能夠在中國有一定時期和一定程度的橫行,中國不可避免地要走一段艱難的路程,抗日戰(zhàn)爭是持久戰(zhàn)而不是速決戰(zhàn);然而小國、退步、寡助和大國、進步、多助的對比,又規(guī)定了日本不能橫行到底,必然要遭到最后的失敗,中國決不會亡,必然要取得最后的勝利。
 ?。ㄒ话耍┌⒈任髂醽啚槭裁礈缤隽四??第一,它不但是弱國,而且是小國。第二,它不如中國進步,它是一個古老的奴隸制到農奴制的國家,沒有資本主義,沒有資產階級政黨,更沒有共產黨,沒有中國這樣的軍隊,更沒有如同八路軍這樣的軍隊。第三,它不能等候國際的援助,它的戰(zhàn)爭是孤立的。第四,這是主要的,抗意戰(zhàn)爭領導方面有錯誤。阿比西尼亞因此滅亡了。然而阿比西尼亞還有相當廣大的游擊戰(zhàn)爭存在,如能堅持下去,是可以在未來的世界變動中據以恢復其祖國的。
  (一九)如果亡國論者搬出中國近代解放運動的失敗史來證明“抗戰(zhàn)必亡”和“再戰(zhàn)必亡”的話,那我們的答復也是時代不同一句話。中國本身、日本內部、國際環(huán)境都和過去不相同。日本比過去更強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地位依然未變,力量依然頗弱,這一點是嚴重的情形。日本暫時還能控制其國內的人民,也還能利用國際間的矛盾作為其侵華的工具,這些都是事實。然而在長期的戰(zhàn)爭過程中,必然要發(fā)生相反的變化。這一點現在還不是事實,但是將來必然要成為事實的。這一點,亡國論者就拋棄不顧了。中國呢?不但現在已有新的人、新的政黨、新的軍隊和新的抗日政策,和十余年以前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這些都必然會向前發(fā)展。雖然歷史上的解放運動屢次遭受挫折,使中國不能積蓄更大的力量用于今日的抗日戰(zhàn)爭——這是非??赏聪У臍v史的教訓,從今以后,再也不要自己摧殘任何的革命力量了——然而就在既存的基礎上,加上廣大的努力,必能逐漸前進,加強抗戰(zhàn)的力量。偉大的抗日民族統(tǒng)一戰(zhàn)線,就是這種努力的總方向。國際援助一方面,眼前雖然還看不見大量的和直接的,但是國際局面根本已和過去兩樣,大量和直接的援助正在醞釀中。中國近代無數解放運動的失敗都有其客觀和主觀的原因,都不能比擬今天的情況。在今天,雖然存在著許多困難條件,規(guī)定了抗日戰(zhàn)爭是艱難的戰(zhàn)爭,例如敵人之強,我們之弱,敵人的困難還剛在開始,我們的進步還很不夠,如此等等,然而戰(zhàn)勝敵人的有利條件是很多的,只須加上主觀的努力,就能克服困難而爭取勝利。這些有利條件,歷史上沒有一個時候可和今天比擬,這就是抗日戰(zhàn)爭必不會和歷史上的解放運動同歸失敗的理由。

妥協還是抗戰(zhàn)?腐敗還是進步?

 ?。ǘ枺┩鰢撝疀]有根據,俱如上述。但是另有許多人,并非亡國論者,他們是愛國志士,卻對時局懷抱甚深的憂慮。他們的問題有兩個:一是懼怕對日妥協,一是懷疑政治不能進步。這兩個可憂慮的問題在廣大的人們中間議論著,找不到解決的基點。我們現在就來研究這兩個問題。
 ?。ǘ唬┣邦^說過,妥協的問題是有其社會根源的,這個社會根源存在,妥協問題就不會不發(fā)生。但妥協是不會成功的。要證明這一點,仍不外向日本、中國、國際三方面找根據。第一是日本方面。還在抗戰(zhàn)初起時,我們就估計有一種醞釀妥協空氣的時機會要到來,那就是在敵人占領華北和江浙之后,可能出以勸降手段。后來果然來了這一手;但是危機隨即過去,原因之一是敵人采取了普遍的野蠻政策,實行公開的掠奪。中國降了,任何人都要做亡國奴。敵人的這一掠奪的即滅亡中國的政策,分為物質的和精神的兩方面,都是普遍地施之于中國人的;不但是對下層民眾,而且是對上層成分,——當然對后者稍為客氣些,但也只有程度之別,并無原則之分。大體上,敵人是將東三省的老辦法移植于內地。在物質上,掠奪普通人民的衣食,使廣大人民啼饑號寒;掠奪生產工具,使中國民族工業(yè)歸于毀滅和奴役化。在精神上,摧殘中國人民的民族意識。在太陽旗下,每個中國人只能當順民,做牛馬,不許有一絲一毫的中國氣。敵人的這一野蠻政策,還要施之于更深的內地。他的胃口很旺,不愿停止戰(zhàn)爭。一九三八年一月十六日日本內閣宣言的方針⒁,至今堅決執(zhí)行,也不能不執(zhí)行,這就激怒了一切階層的中國人。這是根據敵人戰(zhàn)爭的退步性野蠻性而來的,“在劫難逃”,于是形成了絕對的敵對。估計到某種時機,敵之勸降手段又將出現,某些亡國論者又將蠕蠕而動,而且難免勾結某些國際成分(英、美、法內部都有這種人,特別是英國的上層分子),狼狽為奸。但是大勢所趨,是降不了的,日本戰(zhàn)爭的堅決性和特殊的野蠻性,規(guī)定了這個問題的一方面。
  (二二)第二是中國方面。中國堅持抗戰(zhàn)的因素有三個:其一,共產黨,這是領導人民抗日的可靠力量。又其一,國民黨,因其是依靠英美的,英美不叫它投降,它也就不會投降。又其一,別的黨派,大多數是反對妥協、擁護抗戰(zhàn)的。這三者互相團結,誰要妥協就是站在漢奸方面,人人得而誅之。一切不愿當漢奸的人,就不能不團結起來堅持抗戰(zhàn)到底,妥協就實際上難于成功。
 ?。ǘ┑谌菄H方面。除日本的盟友和各資本主義國家的上層分子中的某些成分外,其余都不利于中國妥協而利于中國抗戰(zhàn)。這一因素影響到中國的希望。今天全國人民有一種希望,認為國際力量必將逐漸增強地援助中國。這種希望不是空的;特別是蘇聯的存在,鼓舞了中國的抗戰(zhàn)??涨皬姶蟮纳鐣髁x的蘇聯,它和中國是歷來休戚相關的。蘇聯和一切資本主義國家的上層成分之唯利是圖者根本相反,它是以援助一切弱小民族和革命戰(zhàn)爭為其職志的。中國戰(zhàn)爭之非孤立性,不但一般地建立在整個國際的援助上,而且特殊地建立在蘇聯的援助上。中蘇兩國是地理接近的,這一點加重了日本的危機,便利了中國的抗戰(zhàn)。中日兩國地理接近,加重了中國抗戰(zhàn)的困難。然而中蘇的地理接近,卻是中國抗戰(zhàn)的有利條件。
 ?。ǘ模┯纱丝勺鹘Y論:妥協的危機是存在的,但是能夠克服。因為敵人的政策即使可作某種程度的改變,但其根本改變是不可能的。中國內部有妥協的社會根源,但是反對妥協的占大多數。國際力量也有一部分贊助妥協,但是主要的力量贊助抗戰(zhàn)。這三種因素結合起來,就能克服妥協危機,堅持抗戰(zhàn)到底。
 ?。ǘ澹┈F在來答復第二個問題。國內政治的改進,是和抗戰(zhàn)的堅持不能分離的。政治越改進,抗戰(zhàn)越能堅持;抗戰(zhàn)越堅持,政治就越能改進。但是基本上依賴于堅持抗戰(zhàn)。國民黨的各方面的不良現象是嚴重地存在著,這些不合理因素的歷史積累,使得廣大愛國志士發(fā)生很大的憂慮和煩悶。但是抗戰(zhàn)的經驗已經證明,十個月的中國人民的進步抵得上過去多少年的進步,并無使人悲觀的根據。歷史積累下來的腐敗現象,雖然很嚴重地阻礙著人民抗戰(zhàn)力量增長的速度,減少了戰(zhàn)爭的勝利,招致了戰(zhàn)爭的損失,但是中國、日本和世界的大局,不容許中國人民不進步。由于阻礙進步的因素即腐敗現象之存在,這種進步是緩慢的。進步和進步的緩慢是目前時局的兩個特點,后一個特點和戰(zhàn)爭的迫切要求很不相稱,這就是使得愛國志士們大為發(fā)愁的地方。然而我們是在革命戰(zhàn)爭中,革命戰(zhàn)爭是一種抗毒素,它不但將排除敵人的毒焰,也將清洗自己的污濁。凡屬正義的革命的戰(zhàn)爭,其力量是很大的,它能改造很多事物,或為改造事物開辟道路。中日戰(zhàn)爭將改造中日兩國;只要中國堅持抗戰(zhàn)和堅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就一定能把舊日本化為新日本,把舊中國化為新中國,中日兩國的人和物都將在這次戰(zhàn)爭中和戰(zhàn)爭后獲得改造。我們把抗戰(zhàn)和建國聯系起來看,是正當的。說日本也能獲得改造,是說日本統(tǒng)治者的侵略戰(zhàn)爭將走到失敗,有引起日本人民革命之可能。日本人民革命勝利之日,就是日本改造之時。這和中國的抗戰(zhàn)密切地聯系著,這一個前途是應該看到的。

亡國論是不對的,速勝論也是不對的

 ?。ǘ┪覀円寻褟娙?、大小、進步退步、多助寡助幾個敵我之間矛盾著的基本特點,作了比較研究,批駁了亡國論,答復了為什么不易妥協和為什么政治可能進步的問題。亡國論者看重了強弱一個矛盾,把它夸大起來作為全部問題的論據,而忽略了其他的矛盾。他們只提強弱對比一點,是他們的片面性;他們將此片面的東西夸大起來看成全體,又是他們的主觀性。所以在全體說來,他們是沒有根據的,是錯誤的。那些并非亡國論者,也不是一貫的悲觀主義者,僅為一時候和一局部的敵我強弱情況或國內腐敗現象所迷惑,而一時地發(fā)生悲觀心理的人們,我們也得向他們指出,他們的觀點的來源也是片面性和主觀性的傾向。但是他們的改正較容易,只要一提醒就會明白,因為他們是愛國志士,他們的錯誤是一時的。
 ?。ǘ撸┤欢賱僬撜咭彩遣粚Φ?。他們或則根本忘記了強弱這個矛盾,而單單記起了其他矛盾;或則對于中國的長處,夸大得離開了真實情況,變成另一種樣子;或則拿一時一地的強弱現象代替了全體中的強弱現象,一葉障目,不見泰山,而自以為是。總之,他們沒有勇氣承認敵強我弱這件事實。他們常常抹殺這一點,因此抹殺了真理的一方面。他們又沒有勇氣承認自己長處之有限性,因而抹殺了真理的又一方面。由此犯出或大或小的錯誤來,這里也是主觀性和片面性作怪。這些朋友們的心是好的,他們也是愛國志士。但是“先生之志則大矣”,先生的看法則不對,照了做去,一定碰壁。因為估計不符合真相,行動就無法達到目的;勉強行去,敗軍亡國,結果和失敗主義者沒有兩樣。所以也是要不得的。
 ?。ǘ耍┪覀兪欠穹裾J亡國危險呢?不否認的。我們承認在中國面前擺著解放和亡國兩個可能的前途,兩者在猛烈地斗爭中。我們的任務在于實現解放而避免亡國。實現解放的條件,基本的是中國的進步,同時,加上敵人的困難和世界的援助。我們和亡國論者不同,我們客觀地而且全面地承認亡國和解放兩個可能同時存在,著重指出解放的可能占優(yōu)勢及達到解放的條件,并為爭取這些條件而努力。亡國論者則主觀地和片面地只承認亡國一個可能性,否認解放的可能性,更不會指出解放的條件和為爭取這些條件而努力。我們對于妥協傾向和腐敗現象也是承認的,但是我們還看到其他傾向和其他現象,并指出二者之中后者對于前者將逐步地占優(yōu)勢,二者在猛烈地斗爭著;并指出后者實現的條件,為克服妥協傾向和轉變腐敗現象而努力。因此,我們并不悲觀,而悲觀的人們則與此相反。
 ?。ǘ牛┪覀円膊皇遣幌矚g速勝,誰也贊成明天一個早上就把“鬼子”趕出去。但是我們指出,沒有一定的條件,速勝只存在于頭腦之中,客觀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幻想和假道理。因此,我們客觀地并全面地估計到一切敵我情況,指出只有戰(zhàn)略的持久戰(zhàn)才是爭取最后勝利的唯一途徑,而排斥毫無根據的速勝論。我們主張為著爭取最后勝利所必要的一切條件而努力,條件多具備一分,早具備一日,勝利的把握就多一分,勝利的時間就早一日。我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縮短戰(zhàn)爭的過程,而排斥貪便宜尚空談的速勝論。

為什么是持久戰(zhàn)?

 ?。ㄈ枺┈F在我們來把持久戰(zhàn)問題研究一下?!盀槭裁词浅志脩?zhàn)”這一個問題,只有依據全部敵我對比的基本因素,才能得出正確的回答。例如單說敵人是帝國主義的強國,我們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國,就有陷入亡國論的危險。因為單純地以弱敵強,無論在理論上,在實際上,都不能產生持久的結果。單是大小或單是進步退步、多助寡助,也是一樣。大并小、小并大的事都是常有的。進步的國家或事物,如果力量不強,常有被大而退步的國家或事物所滅亡者。多助寡助是重要因素,但是附隨因素,依敵我本身的基本因素如何而定其作用的大小。因此,我們說抗日戰(zhàn)爭是持久戰(zhàn),是從全部敵我因素的相互關系產生的結論。敵強我弱,我有滅亡的危險。但敵尚有其他缺點,我尚有其他優(yōu)點。敵之優(yōu)點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削弱,其缺點亦可因我之努力而使之擴大。我方反是,我之優(yōu)點可因我之努力而加強,缺點則因我之努力而克服。所以我能最后勝利,避免滅亡,敵則將最后失敗,而不能避免整個帝國主義制度的崩潰。
 ?。ㄈ唬┘热粩持畠?yōu)點只有一個,余皆缺點,我之缺點只有一個,余皆優(yōu)點,為什么不能得出平衡結果,反而造成了現時敵之優(yōu)勢我之劣勢呢?很明顯的,不能這樣形式地看問題。事情是現時敵我強弱的程度懸殊太大,敵之缺點一時還沒有也不能發(fā)展到足以減殺其強的因素之必要的程度,我之優(yōu)點一時也沒有且不能發(fā)展到足以補充其弱的因素之必要的程度,所以平衡不能出現,而出現的是不平衡。
 ?。ㄈ硰娢胰?,敵是優(yōu)勢而我是劣勢,這種情況,雖因我之堅持抗戰(zhàn)和堅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努力而有所變化,但是還沒有產生基本的變化。所以,在戰(zhàn)爭的一定階段上,敵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勝利,我則將遭到一定程度的失敗。然而敵我都只限于這一定階段內一定程度上的勝或敗,不能超過而至于全勝或全敗,這是什么緣故呢?因為一則敵強我弱之原來狀況就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二則由于我之堅持抗戰(zhàn)和堅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努力,更加造成這種相對的形勢。拿原來狀況來說,敵雖強,但敵之強已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減殺,不過此時還沒有減殺到足以破壞敵之優(yōu)勢的必要的程度;我雖弱,但我之弱已為其他有利的因素所補充,不過此時還沒有補充到足以改變我之劣勢的必要的程度。于是形成敵是相對的強,我是相對的弱;敵是相對的優(yōu)勢,我是相對的劣勢。雙方的強弱優(yōu)劣原來都不是絕對的,加以戰(zhàn)爭過程中我之堅持抗戰(zhàn)和堅持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努力,更加變化了敵我原來強弱優(yōu)劣的形勢,因而敵我只限于一定階段內的一定程度上的勝或敗,造成了持久戰(zhàn)的局面。
 ?。ㄈ┤欢闆r是繼續(xù)變化的。戰(zhàn)爭過程中,只要我能運用正確的軍事的和政治的策略,不犯原則的錯誤,竭盡最善的努力,敵之不利因素和我之有利因素均將隨戰(zhàn)爭之延長而發(fā)展,必能繼續(xù)改變著敵我強弱的原來程度,繼續(xù)變化著敵我的優(yōu)劣形勢。到了新的一定階段時,就將發(fā)生強弱程度上和優(yōu)劣形勢上的大變化,而達到敵敗我勝的結果。
  (三四)目前敵尚能勉強利用其強的因素,我之抗戰(zhàn)尚未給他以基本的削弱。其人力、物力不足的因素尚不足以阻止其進攻,反之,尚足以維持其進攻到一定的程度。其足以加劇本國階級對立和中國民族反抗的因素,即戰(zhàn)爭之退步性和野蠻性一因素,亦尚未造成足以根本妨礙其進攻的情況。敵人的國際孤立的因素也方在變化發(fā)展之中,還沒有達到完全的孤立。許多表示助我的國家的軍火資本家和戰(zhàn)爭原料資本家,尚在唯利是圖地供給日本以大量的戰(zhàn)爭物資⒂,他們的政府⒃亦尚不愿和蘇聯一道用實際方法制裁日本。這一切,規(guī)定了我之抗戰(zhàn)不能速勝,而只能是持久戰(zhàn)。中國方面,弱的因素表現在軍事、經濟、政治、文化各方面的,雖在十個月抗戰(zhàn)中有了某種程度的進步,但距離足以阻止敵之進攻及準備我之反攻的必要的程度,還遠得很。且在量的方面,又不得不有所減弱。其各種有利因素,雖然都在起積極作用,但達到足以停止敵之進攻及準備我之反攻的程度則尚有待于巨大的努力。在國內,克服腐敗現象,增加進步速度;在國外,克服助日勢力,增加反日勢力,尚非目前的現實。這一切,又規(guī)定了戰(zhàn)爭不能速勝,而只能是持久戰(zhàn)。

責任編輯:總編室校對:總編室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