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多年前,一個西方古國創(chuàng)辦奧林匹亞競技會,拉開了人類尋夢的序幕。100年前,一個東方弱國仰天長嘆,夢追奧林匹克。2008年,北京踏著29個足印,演繹“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當“鳥巢”里的圣火再次點燃人類激情,放飛人類夢想的時刻,橄欖枝綻放出染綠世界的新芽。
華夏圓夢,人類共享。中國奉獻,世界共享。
一、北京奧運會演繹世界之夢
同一個夢想———用奧林匹克精神牽手世界
19世紀末葉,被稱為“現(xiàn)代奧林匹克之父”的顧拜旦提出了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的夢想。歷經(jīng)風雨百年,現(xiàn)代奧林匹克超越了體育運動本身,成為人的體質(zhì)與心靈、精神與品質(zhì)、力量與意志均衡和諧發(fā)展的一種人生哲學。
“致力于建設一個和平美好的世界”是奧林匹克的宗旨,也是奧林匹克運動追求的目標?,F(xiàn)代奧林匹克運動團結(jié)、友誼、和平的精神,對人類有著崇高的感召力。在這里,差異成為促進人們互相交流的動因,矛盾成為互相學習的動力。2001年,當北京作為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舉辦城市接過五環(huán)旗的時候,注定這座城市將聳立一座象征奧林匹克大家庭空前融合的豐碑。在這座豐碑上,大寫著“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昭示著北京用奧林匹克精神牽手世界。
“同一個夢想”記載著華夏子孫問天的渴望,記載著中華體育健兒孑然一身步履奧運的足音,記載著中國軍團蒙特卡羅申奧失利后的堅強,記載著13億人民“給北京一個機會,還世界一個奇跡”的心聲。正如國家主席胡錦濤所說,“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口號,集中體現(xiàn)了奧林匹克精神,生動反映了北京奧運會宗旨。這個口號表達了我們的真誠愿望,就是中國人民愿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在奧林匹克精神感召下,加強交流合作,共同譜寫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新篇章,共同創(chuàng)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同一個夢想”訴說著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意愿,向全世界熱愛和平的人們發(fā)出心靈的呼喚和強烈的精神感召。全球1萬多名運動員厲兵秣馬,匯集在東經(jīng)116度、北緯40度的坐標上;世界3萬多記者涌向北京,奔波在激情飛揚的城市中;兩萬多名各國志愿者大軍,奉獻在五環(huán)旗下;國際奧委會大家庭的204個成員在圣火前留下了曠世空前的“全家福”。
同一個世界———用時代語言對話世界
7年前,北京提出了“新北京、新奧運”的主題和“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的理念,并于2005年提出了“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口號。北京奧運的主題、理念和口號,反映了中國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獨特理解,體現(xiàn)著中國特色和時代精神。當閃耀人類文明之光的奧林匹克與走過五千年歷史的東方古國相遇時,中國人民對奧林匹克運動的積極探索與實踐,迸發(fā)出了新的思想火花,形成了展示時代大趨勢的理念。“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北京用時代的語言對話世界,世界用同樣的感受回應北京。
人文奧運理念將古老中國“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價值思索,與“團結(jié)、友誼、和平”的現(xiàn)代奧林匹克精神對接,揭示了奧林匹克精神蘊含的深厚人文底蘊。人文奧運理念的提出,為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樹立了一個創(chuàng)造人文環(huán)境的標桿,在奧林匹克發(fā)展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追尋綠色、承諾綠色、實現(xiàn)綠色,彰顯著13億中國人民對改善人類生存環(huán)境的倡導和爭作貢獻的境界。作為一種戰(zhàn)略選擇,綠色奧運的承諾與踐行不僅為奧運會的成功舉辦獻上了一份厚禮,而且引領著北京乃至中國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和發(fā)展方向;作為一種生存智慧,一個占世界人口1/5的最大的發(fā)展中國家選擇了綠色之路,必將深刻地影響世界發(fā)展的進程。北京奧運會展現(xiàn)出的綠色,不只是中國的,更是世界的。
科技是人類發(fā)展的引擎。奧運發(fā)展史同樣也是一部科技成果在體育運動中逐漸滲透與應用的歷史。北京依靠科技的魅力打造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把智慧奉獻給了人類?;I辦7年,北京在諸多領域,展示著中國創(chuàng)造,催生著億萬國人的創(chuàng)新意識。
從申辦成功到全力籌辦,從莊重承諾到努力踐行,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從無形到有形,帶來了北京的成長、中國的進步,帶來了一個全新的奧運會。
二、北京奧運會成就美好追求
經(jīng)歷了百年之旅的奧運會,在人類開啟新世紀大門的時候,選擇了東方的中國。全世界幾十億雙眼睛通過北京奧運會的信息傳播,共同感受到了古老中國和現(xiàn)代中國的非凡魅力。
北京奧運展示了發(fā)展的中國
中華民族百年奧運圓夢,是一個古老國度由積貧積弱走向偉大復興的見證;是一個民族大家庭命運變遷的縮影。中華兒女曾想用自己的心靈叩開奧林匹克的大門,曾想用自己的身軀挑戰(zhàn)人類的競技,然而這一切,卻因國運的衰敗飽嘗了切膚之痛。
國運興,體育興。20世紀下半葉,奧林匹克運動會迎來了一個從屈辱中站起來的巨人。1952年,世界人民看到了飄展在赫爾辛基奧運村里的五星紅旗;1984年,就在52年前劉長春孤身走進的那座城市、那個體育場,200多名中國奧運健兒帶著一個東方大國的嶄新面貌在洛杉磯奧運會的開幕式上昂首;2001年,當薩馬蘭奇那定錘之音在莫斯科清朗敲響,北京徹夜歡騰,中國徹夜無眠;2008年8月8日,當雄偉壯觀的“鳥巢”燃起熊熊奧運圣火的時候,人們看到了一個走過59年建國的光輝歷程,走過30年改革開放的光輝歷程的人民共和國,釋放出和平發(fā)展的巨大能量!
和平發(fā)展的中國,讓華夏兒女揚眉吐氣!和平發(fā)展的中國,讓世界人民分享歡樂!
北京奧運展示了開放的中國
開放的北京迎奧運,北京奧運會的大舞臺超越了種族、超越了文化、超越了制度,不僅使中國張開臂膀去擁抱世界,更使中國敞開心扉容納世界。
多方位、寬領域地開放辦奧運,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國,從未有過的零拒絕采訪,全社會向媒體開放,這是中國的自信和坦然:博采眾長辦奧運,吸收全人類的智慧,使用全世界的人才,共同演繹國際水準的奧運盛典;虛懷若谷辦奧運,學習國際社會的成熟經(jīng)驗,吸納有識之士的獨到見解,北京站在更高的起點上,彰顯自己的特色,彰顯自己的水平;海納百川辦奧運,笑對分歧、笑對偏見、笑對非難、笑對碰撞,雍容大度、恢弘氣度,開放的中國贏得國際尊重。
北京奧運展示了誠信的中國
北京奧運會從申辦、籌辦到舉辦,向世人展現(xiàn)出一個講信譽的大國形象,一種言必信、行必果的民族品格:
申奧時,北京向全世界鄭重承諾,建設高水平的比賽場館群、高質(zhì)量的基礎設施網(wǎng)、完美的奧運村、一流的媒體傳播平臺、最先進的通訊網(wǎng)絡系統(tǒng)……7年艱辛,7年拼搏,北京如期兌諾。
申奧時,北京向全世界鄭重承諾,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空氣質(zhì)量,提供道路保障,完善城市管理……7年探索,7年奮力,北京依然如期兌諾。
申奧時,北京向全世界鄭重承諾,將把奧林匹克圣火傳遞到世界之巔。2008年5月8日,珠穆朗瑪峰見證了奧運圣火的到來。
申奧時,北京向全世界鄭重承諾,實施《奧林匹克教育與交流計劃》、《奧林匹克文化計劃》,保護奧林匹克知識產(chǎn)權(quán)、在13億中國人民中廣泛傳播奧林匹克精神、在4億青少年中進行奧林匹克教育、讓奧林匹克志愿精神在中國綻放絢麗的光彩……
7年多的籌辦歷程,16天的賽事盛典,世人看到了中國的誠信,體驗了中國的誠信,堅信了中國的誠信。
北京奧運展示了創(chuàng)新的中國
奧林匹克運動的發(fā)展需要創(chuàng)新,北京致力于在創(chuàng)新中舉辦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
文化創(chuàng)意點亮中國特色:中華民族文化與現(xiàn)代科技完美結(jié)合的開幕式;極富中國文化魅力的奧運會徽“中國印”、奧運吉祥物“福娃”、奧運火炬“祥云”、奧運獎牌“金鑲玉”,無不閃耀著藝術(shù)創(chuàng)新的靈光??萍紕?chuàng)新支撐北京奧運:一個個創(chuàng)新的靈光放射著“科技奧運”的內(nèi)涵,更彰顯出一個蓄勢待發(fā)、充滿創(chuàng)新靈感的中國。
北京奧運展示了奉獻的中國
奧林匹克運動的精神和理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得到了一次空前廣泛的傳播和普及。7年間,奧林匹克詞匯在中國家喻戶曉,奧林匹克精神在13億人民中發(fā)揚光大,奧林匹克行動在男女老幼中蓬勃展開。如果說,北京奧運會賽事舉辦獲得圓滿成功,是一個偉大民族對奧林匹克運動作出的應有貢獻,那么,奧林匹克精神在一個偉大民族中如此空前的深入人心,則是一個偉大國家對奧林匹克事業(yè)作出的非凡貢獻。
回首奧運之旅,人們看到北京奧運會在鋪就成功之路上,不僅打造了體育運動的新文明,同時打造了一座城市的新文明。這是奧林匹克精神在中國結(jié)下的碩果,也是中國對奧林匹克精神的巨大推力做出的最好詮釋。7年前,中國在北京申奧報告中說到,“無論你們今天做出什么樣的選擇,都將載入史冊,但只有一種決定可以創(chuàng)造歷史”。世界選擇了中國,中國豎起了弘揚奧林匹克精神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三、北京奧運會啟迪中國未來
2008年8月24日,隨著奧運圣火的緩緩熄滅,舉世矚目的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落下了帷幕。北京奧運會的非凡成功,傾倒了無數(shù)熱愛奧林匹克的人們。盛典的狂歡漸漸冷靜,深入的思考隨之頓生。
啟示一:北京奧運的舉辦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
奧運百年夢圓的歷程,是一部記錄中國百年悲喜的史書。在這里,人們讀到了國運興衰給一個民族帶來的悲歡。今天,人們既是在為北京奧運會的勝利鼓掌,也是在為一個國家的百年夢圓歡呼。
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的根本原因,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不懈地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發(fā)展道路,并成功地開拓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道路。正是新中國59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的全面進步與發(fā)展,為北京奧運會的申辦、籌辦和成功舉辦奠定了堅實的物質(zhì)和精神基礎,提供了強大的物質(zhì)和精神支撐。人們通過北京奧運會的成功,將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將更加堅定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指引下實現(xiàn)又好又快發(fā)展目標的決心。
堅持以經(jīng)濟建設為中心,以又好又快發(fā)展的眼光、思路、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才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才能實現(xiàn)中國人民的雄心壯志。而只有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真正實現(xiàn)又好又快的發(fā)展。這是我們對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的最深刻的領悟。
今天,面對世界一片的喝彩,我們需要的是更加清醒的頭腦。中國依然是一個發(fā)展中的國家,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不能在世界的競爭中上演“龜兔賽跑”的悲?。恢袊廊皇且粋€比較貧窮的國家,務必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不能在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征途中“功虧一簣”。我們?nèi)沃囟肋h。
啟示二:北京奧運的魅力緣于以人為本
奧林匹克運動之神圣,在于它包含了人類對自身發(fā)展的一種追求,一種人文關懷。北京奧運會提出的“人文奧運”理念,是科學發(fā)展觀以人為本核心的深刻體現(xiàn)。
北京奧運會以人為本體現(xiàn)在尊重人、服務人、依靠人。
人們看到也體驗到,傾倒世人的“鳥巢”,不僅有奪人眼球的壯美身姿,更有一顆“尊重人”的心。“鳥巢”內(nèi)沒有一根立柱,賽場內(nèi)不論哪個座位與賽場中心點之間的視距都在140米左右,使所有觀眾在觀看比賽的同時,感到了一種平等的待遇。
奧林匹克公園射箭場人性化的“V”字形創(chuàng)意,將觀賽席設在兩旁和后方,觀眾既能看到射箭的全過程,又能感受安全的保障。
百萬農(nóng)民工為建設奧運場館揮汗北京,工程結(jié)束后,“中國奧運工程建設者紀念章”掛在了他們的胸前,一些人的名字被鐫刻在功勞碑上……
北京奧運會無論硬件建設還是軟環(huán)境建設,都努力去充分體現(xiàn)對人的尊重和關愛,緊緊依靠人的參與,使人人分享奧運的成果。這是一屆真正意義上的“讓國際社會滿意,讓各國運動員滿意”,也“讓人民群眾滿意”的運動會。
啟示三:北京奧運的成功系于統(tǒng)籌兼顧
舉辦奧運會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在整個籌辦過程中,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北京奧組委始終堅持了統(tǒng)籌兼顧的科學方法,保證了重點工作和各項工作整體發(fā)展、協(xié)調(diào)并進。
奧運會籌辦進入攻堅階段的時候,南方雨雪肆虐、四川發(fā)生特大地震。北京市委、市政府在黨中央領導下,胸懷全局、統(tǒng)籌安排,妥善處理主要工作和全局工作的關系,全力以赴支援抗災重建,有條不紊籌辦奧運,做到了援助災區(qū)和辦好奧運兩不誤。
北京奧運會在場館建設和布局上,充分考慮賽事使用便利和賽后長久利用的關系,與北京城市發(fā)展總體規(guī)劃相協(xié)調(diào),將一些新建的體育設施規(guī)劃在運動場館比較少的西部地區(qū),形成了西部場館群;將6座場館安排在大學校園內(nèi),便于賽后向廣大師生和周邊居民開放,很好地處理了當前建設與長遠發(fā)展的關系。
北京奧運會采用了一城主辦、多城協(xié)辦的格局。北京奧組委發(fā)揮各地資源優(yōu)勢,統(tǒng)籌兼顧地區(qū)之間、北京與其它城市之間的關系,讓更多的城市和民眾直接參與到北京奧運會中來,推動這些城市的體育運動和城市建設的發(fā)展,推進北京與這些城市之間的交往與合作,把北京奧運會真正辦成全國人民的盛會。
在北京奧運會申辦、籌辦、舉辦的全過程中,北京奧組委妥善處理與國際奧委會和其他國家地區(qū)的關系,始終遵循奧運會的有關規(guī)則規(guī)定,始終得到國際奧委會的指導幫助,始終堅持與其他國家地區(qū)的交流溝通,及時化解籌辦過程中所遇到的各種分歧矛盾,使北京奧運會成為有80多個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王室成員出席,有204個國家和地區(qū)的運動員參加的歷史上最盛大的奧運會。
讓今天告訴未來。輝煌的北京奧運會,為科學發(fā)展、和諧發(fā)展、和平發(fā)展的中國,延伸了發(fā)展的戰(zhàn)略機遇期,增添了實現(xiàn)民族偉大復興的巨大動力!
(課題組成員:劉陳德 黃亞玲 李葦 史秋秋 辛國安 盧穎華 許星 秋實)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