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問題(Ⅱ)》筆記[169](1912年12月1日〔14日〕以后)
民族問題(Ⅱ)
關(guān)于民族問題
曉戈列夫
烏克蘭運動
司徒盧威論“烏克蘭主義”
各民族社會主義政黨代表會議記錄
c.曉戈列夫《烏克蘭運動是南俄分離主義的現(xiàn)代階段》一書的摘錄和批注
[2] c.曉戈列夫:《烏克蘭運動是南俄分離主義的現(xiàn)代階段》,1912年基輔版(2盧布50戈比)。(共588頁)。
密探的一大袋引文!唾沫四濺地咒罵波蘭的一切,而自己卻用諸如“привабпивание”(“引誘”)(第415頁及其他各頁),“кордон”(“哨所”)(第35頁及其他各頁),“виктория”(“勝利”),“ревеляция”(“強烈反應(yīng)”)(第60頁),“артеφакт”(“假象”)(第168頁)之類的來自波蘭文的用語寫文章。寫得文理不通:“工具比那個驢頜骨好的一種東西”(第227頁)。
不學(xué)無術(shù)的人:把布隆和伯爾尼混為一談(第133頁):(伯爾尼!!奧地利社會民主黨人的 民族問題)。
該書的價值在于有一大堆摘自烏克蘭書刊的引文。對歷史和現(xiàn)代烏克蘭運動作了系統(tǒng)的(密探的)概述。
瘋狂的黑幫分子:用卑鄙的話咒罵烏克蘭人(第45、47頁——“制造烏克蘭問題的老手”,第73頁——“異教頭目”格魯舍夫斯基;第124頁等——“暴徒”;第48頁——科斯托馬羅夫因“官運欠佳而惱恨”;等等)。
列了一大批名字,就是為了告密(參看第382、393頁及其他各頁)
[3]迫害:
1863年1月20日——暫時停止用小俄羅斯文出版書籍。
1863年——禁止小俄羅斯人在國民學(xué)校任教。
1876年——德拉哥馬諾夫被剝奪教授職位。
1876年5月18日——采取了反對烏克蘭人的新措施。
禁止輸入小俄羅斯文書籍;——禁止用小俄羅斯語演出,——禁止印刷和出版小俄羅斯文書籍(美文學(xué)作品和歷史文獻除外)。
{沒有正式發(fā)表!!第65頁}
{“嚴格而有效的限制”!!第61頁}
贊揚司徒盧威[注:參看1912年《俄國財富》雜志第4期和1912年《烏克蘭生活》雜志第2期葉弗列莫夫(烏克蘭人)反對司徒盧威。[170]]):司徒盧威論“俄羅斯文化”(1911年和1912年《俄國思想》雜志第1期),論“統(tǒng)一的俄羅斯民族”在俄國(政治和文化中的)“領(lǐng)導(dǎo)權(quán)”等等的提綱是“非常好的提綱”(第513頁)。
司徒盧威的演說是“對1878年和1881年各種限制的情不自禁的贊揚”——(第513—4頁)。
“我們同意有才干的政論家彼·司徒盧威的口號?!?第555頁)
[4]要指出(如果曉戈列夫的引文正確)“民主的”烏克蘭運動的領(lǐng)導(dǎo)人格魯舍夫斯基和弗蘭科的反動論據(jù)。
米·謝·格魯舍夫斯基:“有無必要提起自19世紀60年代到昨天為止參加過革命運動和恐怖運動的無數(shù)烏克蘭人的名字?有無必要列舉在這些運動中起過重要作用的人物?一種力量被剝奪了(原文如此!曉戈列夫注)成為創(chuàng)造力的可能性以后,就不可避免地會變成破壞力。”(米·謝·格魯舍夫斯基《俄國的烏克蘭運動》第25頁)。曉戈列夫援引這一段話(第504頁)時,補充寫道:“因此教授認為,烏克蘭‘運動’是馴服恐怖分子并把他們變成溫順的綿羊的一種簡便的方法。”
{見本筆記第15頁[注:見本卷第363頁。——編者注]
在同一書中,伊萬·弗蘭科(在《青年烏克蘭》第107頁)援引熱里雅鮑夫們、基巴利契奇?zhèn)兒驮S多烏克蘭人的話時說:“耗費了多少力量,犧牲了多少優(yōu)秀人物”(在反對君主制的無成效的斗爭中——曉戈列夫注)。“內(nèi)心(弗蘭科的。——曉戈列夫注)感到十分痛苦和遺憾。因為如果這些人能夠找到烏克蘭民族的理想……如果是為這個理想而犧牲自己的生命,那么關(guān)于自由的自治的烏克蘭問題現(xiàn)在在俄國和歐洲會提到日程上來了?!?曉戈列夫的敘述)
K.奧別魯喬夫(統(tǒng)計著作):《農(nóng)民和國民學(xué)?!?曉戈列夫著作第394頁)。
一系列關(guān)于民族情況的材料(大俄羅斯人,小俄羅斯人,波蘭人等)。
[5]許多材料(第407頁及其他許多頁)談到:南方的地方自治機關(guān)(尤其是哈爾科夫的和波爾塔瓦的)表現(xiàn)出形形色色的“烏克蘭主義”(第386頁及以下其他各頁),城市也如此(基輔,第409頁及其他各頁,波爾塔瓦,哈爾科夫)。
K.福爾圖納托夫在《俄國民族地區(qū)》一書[注:K.福爾圖納托夫《俄國民族地區(qū)(對1897年普查資料的統(tǒng)計研究嘗試)》,1906年勞動和斗爭出版社版?!幷咦中提供的基輔省的數(shù)字:烏克蘭人=79.1%;大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6%;猶太人=12.1%;波蘭人=1.9%(共計=99.1%)。
我們得出總和(絕對數(shù)字)=3559000。
那么=[大俄羅斯人+白俄羅斯人]213540;[猶太人]430640;[波蘭人]67620。共計=711 800。
根據(jù)奧別魯喬夫的材料(曉戈列夫著作第394頁)基輔省74所學(xué)校中有:烏克蘭人——86%;大俄羅斯人——1.9%;波蘭人——2.6%;猶太人——6.9%,而在基輔省(《拉達報》)一共有[烏克蘭人]——79.2%;[大俄羅斯人]——6.1%;[波蘭人]——2%;[猶太人]——12.1%。
但他說烏克蘭人文化程度較低,這是由于異族語的原因。
曉戈列夫?qū)@一點提出異議說:“基輔省3559000的人口中(根據(jù)1897年的材料)——445000,即大約1/8是城市人口。幾乎全部大俄羅斯居民和半數(shù)以上的波蘭人和猶太人都住在城市”(第395頁)……“75000大俄羅斯人,占波爾塔瓦省居民3%弱,主要是知識界和工商業(yè)階級的骨干。”(第395頁)
{南方城市的民族成分}
“從最近出版的巴爾托謝維奇先生關(guān)于波蘭的統(tǒng)計著作(J.巴爾托謝維奇《在羅斯。波蘭的領(lǐng)地))1912年基輔版)中可以看出,西南邊疆區(qū)3個省的人口(1200萬以上)中小俄羅斯人占76%,大俄羅斯人占4%,波蘭人占4%,猶太人占12%?!?第541頁)巴爾托謝維奇把俄羅斯文化的優(yōu)勢解釋為完全由于政府支持(俄語等)的緣故;雖然如此,他相信波蘭文化也會作出成績。
[6]烏克蘭人在濱海省——54%(第542頁)。在阿穆爾省——80%?!独_報》和烏克蘭人的其他刊物以及出版社把這里看成“遠東的烏克蘭”,但是抱怨西伯利亞的烏克蘭人喪失民族特征。
{小俄羅斯人喪失民族特征?}
《拉達報》認為國家杜馬(第三屆)中右派代表,即民族黨人和十月黨人大約55%來自猶太人居住區(qū),而這個地區(qū)參加杜馬反對派的=16%(第430頁)。1912年4月召開過烏克蘭人代表大會(拉達)。他們的綱領(lǐng)是全國性的(“立憲民主黨人、勞動派和崩得分子”——曉戈列夫的話),也是烏克蘭地方的(在小學(xué)里講授烏克蘭語文;在中學(xué)和高等學(xué)校講授烏克蘭文學(xué)、厲史等;在法庭和教堂等處自由使用烏克蘭語(第431頁))。(1912年《拉達報》第114、84、171號)。
有各城市的烏克蘭代表(第431頁)。
哈爾科夫人強求“烏克蘭教會獨立”(第432頁)等。烏克蘭的知識分子(《拉達報》的觀點),甚至連人民也傾向于教會合并(第423頁);烏克蘭司祭要求有烏克蘭正教教會,而讓白俄羅斯人有白俄羅斯正教教會(第423頁——1911年《拉達報》第89號)。在利沃夫設(shè)立了教會考古博物館,《拉達報》稱這個博物館為“民族的”(烏克蘭的)。創(chuàng)始人安德列·舍普季茨基是合并教會的總主教,“加里西亞教權(quán)派的首領(lǐng)”(曉戈列夫著作第424頁)。
“在沃倫、波多利亞和赫爾姆地區(qū)有很多小俄羅斯天主教徒?!?第463頁)波蘭的天主教教士有時講烏克蘭語(第464頁)。
M.斯拉文斯基在莫斯科作關(guān)于烏克蘭文化的講演時聲稱,小俄羅斯人“有自己的一切”:語言、領(lǐng)土和宗教(第523頁)。[《教會合并》][1912年《基輔思想報》第75號和第76號。]
[7]1908年3月底37個成員向第三屆杜馬提出“關(guān)于在小俄羅斯居民區(qū)小學(xué)里使用烏克蘭語教學(xué)的”申請書(第427頁)。
簽名人中有索盧哈神父(無黨派人士),特列古博夫神父(右派十月黨人),盧奇茨基,馬克拉柯夫等,還有布拉特等。
1910年11月(米留可夫)盧奇茨基修正案(擁護推行烏克蘭語——學(xué)校法案)得到132票(第427頁)。
1910年12月波多利亞人M.辛德爾科神父(進步黨人)在國家杜馬中發(fā)言擁護推行烏克蘭語,后來他向右轉(zhuǎn)了。
齊赫澤論烏克蘭人(“受奴役的”)和波克羅夫斯基在第三屆杜馬中(第429頁)。(1912年《拉達報》第18號和第111號。)
波蘭人為占有烏克蘭而斗爭:“查波羅什”工廠的管理人員(波蘭的)在卡緬斯科耶暗地里為職工子弟開辦了15所波蘭學(xué)校(第462頁)。
烏克蘭人重視南方的史敦達教派(第495頁及以下各頁)。曉戈列夫硬說:教派分子如海綿吸水一樣吸收俄羅斯文化,宗教分化運動在烏克蘭的斗爭中不能充當王牌。“宗教分化運動作為宗教改革的一種學(xué)說是進步的,而烏克蘭運動是極反動的;宗教分化運動引導(dǎo)自己的信徒走向基督教社會主義和福音的世界主義(“沒有希臘人,沒有猶太教人”),而烏克蘭運動停止在分離主義的加迪亞奇——皮里亞亭準愛國主義上……宗教分化運動是純理性的,而烏克蘭運動實際上是非理性的。”(第499頁)
曉戈列夫(第364—5頁)根據(jù)1897年的材料把識字人占15—27%的烏克蘭各省(波多利斯克,哈爾科夫,波爾塔瓦,沃倫,基輔,切爾尼戈夫,葉卡捷琳諾斯拉夫,赫爾松和塔夫利達)和識字人占13—21%的大俄羅斯各省(普斯科夫,奔薩,辛比爾斯克,坦波夫,斯摩棱斯克,奧廖爾,卡盧加,梁贊,圖拉和諾夫哥羅德)加以比較,以此來反駁烏克蘭人文盲較多的論據(jù)。
[8]曉戈列夫著作中有關(guān)于學(xué)校、戲劇的烏克蘭化,關(guān)于捍衛(wèi)者-波蘭人和奧地利人等等的詳細資料。(他瘋狂地反對烏克蘭語,特別是語音正詞法,認為這種語音正詞法是在加里西亞空想出來的,小俄羅斯人不懂)。俄羅斯的和加里西亞的烏克蘭運動史。
1846年?!盎麪?密?;騾f(xié)會”主張建立斯拉夫自治州聯(lián)邦和共和國(34)。(舍甫琴柯,庫利什,科斯托馬羅夫。)
舍甫琴柯對莫斯科的仇恨(第43頁及其他各頁)。
《基礎(chǔ)》雜志是科斯托馬羅夫和庫利什舉辦的刊物(從1861年1月到1862年9月),文章既用小俄羅斯語又用俄羅斯語刊登。他們的小冊子。
從1899年起10年內(nèi)圣彼得堡的“廉價書籍出版公司”用烏克蘭語出版了56種書籍共665000份(第74頁)。
1848年加里西亞的波蘭貴族支持匈牙利革命運動,而切爾沃諾俄羅斯人民卻奉公守法(第81頁)。
{加里西亞。}
從1861年起烏克蘭運動就在加里西亞(“流行”)——第85頁及以下各頁。
1867年加里西亞的議會。親莫斯科派和烏克蘭人。
1868年議會(波蘭人)通過了關(guān)于在學(xué)校用烏克蘭語教學(xué)的法律。
19世紀70年代:“激進派”的政黨(弗蘭科和巴夫利克)——烏克蘭民族民主黨人。
{加里西亞。}
19世紀80年代:他們“討好”波蘭人。
1894年:用烏克蘭語講授南俄歷史(利沃夫):米·謝·格魯舍夫斯基。烏克蘭語出版物(奧地利政府給津貼——第115頁)1900年以前出版了80多卷,研究烏克蘭人民、文學(xué)等等(格魯舍夫斯基和弗蘭科)。
1897年——加里西亞烏克蘭人的四個黨派:
(1)民族民主黨人(烏克蘭人)
(2)親莫斯科派
(3)激進派
(4)社會黨人
1899年——“民族民主主義政黨”(“лартиясоборной укрины”)(創(chuàng)始人格魯舍夫斯基)是加里西亞烏克蘭人的政黨(1+3)。(“獨立的烏克蘭羅斯”。)(烏克蘭民族統(tǒng)一運動。)
“謝奇”的群眾組織(1910年大約600個協(xié)作社)和“索科爾”小組(700多部分)。民族主義組織。
[9]俄國的革命。
1904年——為烏克蘭語言等提出申請。地方自治機關(guān)和南方城市。1905年11月24日獲準自由使用小俄羅斯語(烏克蘭語)。
科學(xué)院為捍衛(wèi)烏克蘭語和它的使用自由、為捍衛(wèi)它的語音純潔所作的報告。曉戈列夫說瘋話:第151頁及其他各頁。
烏克蘭機關(guān)刊物《拉達報》(日報)于1906年在基輔創(chuàng)刊。
大學(xué)生小組(“格羅馬達”)。宣傳使用烏克蘭語講課。烏克蘭語詞典(Б,格林琴科)(共2000頁,每面兩欄)。
1908—9年。(科學(xué)院獎金。)
現(xiàn)在(1912年)在俄國用烏克蘭語出版12種報刊:基輔有5種雜志和5種報紙,葉卡捷琳
諾斯拉夫和哈爾科夫各有一種報紙。
《拉達報》(從1906年年底起)——3000——4000——3500份(第175頁)。
《言論》——《村莊》——《莊稼地》——1500——2500——2000份(第176頁)。
《列喇琴》——1200份(第177頁)。
《文學(xué)和科學(xué)通報》——2200份(利沃夫1100;俄羅斯700)(第179頁)。
《思想報》從1910年起在赤塔用三種語言出版:俄語、烏克蘭語和蒙古語。
《俄國財富》雜志。1910年第3期——烏克蘭人宣言(葉弗列莫夫)。
烏克蘭出版物的數(shù)目
1908年——220
1909年——191
1910年——196
1911年——242
?。ㄒ荒?0—60萬份)
曉戈列夫引用葉弗列莫夫1909—10年說的話:烏克蘭民族是“著作家的民族”(第193頁)。
(葉弗列莫夫:《在恭順的人中間》)
斯里布良斯基在1910年《烏克蘭農(nóng)舍》雜志第11期中也承認這一點。
{“語言學(xué)家”!!}
基輔的烏克蘭教育協(xié)會“希望”(1906年6月—1910年4月)。它的出版委員會為本民族出版了34種小冊子共164000份(因“破壞君主制政權(quán)的威信”等罪名被查封:第197頁)。
[10] 烏克蘭報刊上關(guān)于烏克蘭國旗的爭論(《拉達報》發(fā)表了許多文章贊成用藍黃兩“色”!!)。加里西亞等地采用這種旗子。
1.鮑羅齊茨:《你看,在俄羅斯人的沙文主義統(tǒng)治之下生活多好》,1912年克拉科夫版。
摘自《拉達報》的許多引文(1910—1911年)證明,在俄國的烏克蘭人已經(jīng)俄羅斯化了?(第221—2頁)。
作者以西歐歷史為“例”,竭力設(shè)法證明烏克蘭語是人為的。企圖恢復(fù)普羅旺斯語(19世紀末)——德國民間方言(在同一時期),——布列塔尼語(19世紀40年代等),——蘇格蘭蓋爾語等等。
1912年9月涅楚伊-列維茨基(74歲的小俄羅斯作家)出版了小冊子:《哈哈鏡中的烏克 蘭語》。他責(zé)備加里西亞人的波蘭語風(fēng)(尤其是責(zé)備格魯舍夫斯基)。
南俄的“希望”(教師專修班等),圖書館等(“гуртки”——小組),俱樂部(“格羅馬達”)等。
{注意(南俄農(nóng)村協(xié)作社)}
1910年1月20日的斯托雷平的通令把烏克蘭人列為“異族人”(!)
1911年11月在分會(莫斯科的“斯拉夫文化協(xié)會的烏克蘭分會”)的年會上社會民主黨人(?)西·瓦·佩特留拉為兩個很有意義的論點辯護:“1.俄國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永遠不會明白烏克蘭運動的需要,并且也不會給它積極的幫助;這種幫助它只能指望從社會主義知識分子那里得到。”
“2.不是通過組織的途徑,而是通過論證的途徑來支持烏克蘭運動的烏克蘭人,對我們(對黨)來說是毫無用處的?!?br>
(曉戈列夫在第292頁上援引1911年《拉達報》第60、267號和其他出版物)。也就是這個佩特留拉好象在莫斯科協(xié)會烏克蘭分會的會議上承認了烏克蘭運動是微弱的潮流(“невеличкатечiя”)——1912年《拉達報》第63號,引自曉戈列夫著作第516頁。
1909年夏天在利沃夫召開“第一次烏克蘭教育經(jīng)濟代表大會”。768人參加(15人來自俄羅斯)。
[11] 曉戈列夫先生詳細地“告發(fā)”了“學(xué)校的烏克蘭化”(第14章),甚至連“企圖把孩子送往加利奇納”也告發(fā)了。
好象有些地方教師分為兩個陣營,反對“覺悟的”烏克蘭人的那一派聲明:“我不愿意用小俄羅斯腔講俄語,因為別人到處笑話我們不會正確地講俄語?!?第379頁)
順便說一下,曉戈列夫指出“南俄各省的經(jīng)濟福利每10年的增長情況,并把大俄羅斯中心的經(jīng)濟貧乏狀況與之相對比”(第391頁)。
1906年7月連格魯舍夫斯基也歡迎“自治聯(lián)邦派聯(lián)盟”的成立(第425頁)。
第二屆杜馬中有“烏克蘭格羅馬達”……
格拉納特出版的《烏克蘭人民的今昔》四卷本(1912年6月開始刊印)。
社會民主黨人查茨基和雷巴爾卡(《當前問題》,1910年利沃夫版)主張在工人中間進行烏克蘭主義的宣傳,反對俄國馬克思主義者的中央集權(quán)制(第446—7頁)。
《拉達報》(1912年)刊登了有433個工人簽名的12份賀詞,對利沃夫的烏克蘭大學(xué)表示支持。
東加里西亞:
1880年
1910年
波蘭語占人口
28.1%
39.8%
烏克蘭語占人口
64.6%
58.9%
天主教徒占人口
22.17%
25.31%
合并宗教派的
信徒占人口
63.4%
61.7%
彼·司徒盧威論“烏克蘭主義”
(《俄國思想》雜志上司徒盧威文章的摘錄)
[12]司徒盧威:《自由談》。1911年《俄國思想》雜志第1期。
“……我們面對著……一個將整個俄羅斯文化一分為二或一分為三的大陰謀,一個真正極大的〈原文如此!!〉陰謀”(第185頁)…… 有人要想“故意”制造小俄羅斯人的和白俄羅斯人的文化(同上)。
((“俄羅斯文化在俄國的領(lǐng)導(dǎo)地位是我國全部歷史發(fā)展的成果,是十分自然的事實。”(第187頁)))
“我深信,就以創(chuàng)辦用小俄羅斯語進行教學(xué)的中等和高等學(xué)校來說,這將會是對居民精神力量人為的、無謂的浪費?!?第187頁)
同一作者。(1912年《俄國思想》雜志第1期)《全俄文化和烏克蘭分立主義》。答烏克蘭人(載于1911年《俄國思想》雜志第5期)。
關(guān)于俄羅斯文化的發(fā)展及其影響的詳細材料和意見?!百Y本主義現(xiàn)在不講,將來也不講小俄羅斯語,而是講俄羅斯語”(第72頁)
末尾是:“俄國的進步輿論應(yīng)當堅決地、毫不含糊地、毫不寬容地著手同‘烏克蘭主義’,即同這種削弱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是取消我國歷史的巨大成果(全俄文化)的傾向進行思想〈黑體是司徒盧威用的〉斗爭”(第86頁)。
(司徒盧威堅決譴責(zé)反動勢力反對烏克蘭人的叫囂。)
《俄國各民族社會主義政黨代表會議記錄》一書的摘錄和批注[171]
議會圖書出版社。
[13]《俄國各民族社會主義政黨代表會議記錄》,1907年4月16—20日,1908年圣彼得堡版。
第151頁:波蘭社會黨左派的信:說不出席會議是由于“技術(shù)方面的障礙”。我們遺憾的是,沒有把社會民主黨人請來(!!)。
?、?關(guān)于保護少數(shù)民族權(quán)利的決議:
“代表會議認為,建立在按比例選舉的原則上的全國議會選舉法必須保障占人口少數(shù)的各民族的權(quán)利,只要那些旨在保護各少數(shù)民族的措施不與階級斗爭的利益相抵觸?!?第143頁)
{一致通過:第40頁。}
不是朗!!想有“民族選民團”,但又不好意思直說!
?、颉?關(guān)于民族自治和地域自治的決議
(1) 一致通過
(對問題加以討論)
(2)在社會革命黨和波蘭社會黨棄權(quán)的情況下,由四個組織通過(即:猶太社會主義工人黨、白俄羅斯格羅馬達、達什納克楚純和格魯吉亞社會主義者聯(lián)邦派贊成)。
[13—14]“會議認為,只用地域自治和地方自治的辦法不可能使沒有地域的少數(shù)民族的民族權(quán)利問題斷然解決,因此在俄國建立公法性質(zhì)的超地域民族自治機關(guān)是解決民族問題的必要前提,是使勞動階級避免因保護自己的民族權(quán)利而不得不和資產(chǎn)階級聯(lián)合起來的前提。至于這個組織的基礎(chǔ)、權(quán)限以及它的權(quán)限和地方自治、地域自治乃至全國性機構(gòu)的權(quán)限的關(guān)系,這一問題則應(yīng)當在社會主義報刊上和其他一些問題聯(lián)系起來詳細地加以討論,后者是根據(jù)各民族的勞動階級為反對資產(chǎn)階級、爭取社會主義和自由而聯(lián)合成一支卓有成效的有組織的大軍這一任務(wù)提出來的?!?第143—4頁)
代表會議上“議會派”占優(yōu)勢。來開會是為了讓自己被猶太社會主義工人黨說服!
社會革命黨人表示(猶豫不決地:參看第58頁)反對強制的民族聯(lián)盟,贊成自愿的民族聯(lián)盟:參看第65頁及其他各頁。
白俄羅斯格羅馬達的斯恰斯特內(nèi)伊也是這種主張:第62頁。
米·格魯舍夫斯基《俄國的烏克蘭運動及其需求》一書的摘錄和批注
[15]米·格魯舍夫斯基教授:《俄國的烏克蘭運動及其需求》(《烏克蘭民族史綱》中的一章,)1906年圣彼得堡版。(公益印刷廠)。25戈比。
前言標有:1906年5月1日。
“但在一些人(烏克蘭人)把自己的活動移到國外,另一些人完全沉默下來或是走‘阻力最小的道路’而置本民族的公共利益于不顧的時候……烏克蘭社會中很大一部分人認為,為本民族利益而進行活動的一切道路均被阻塞,于是便投入反對造成這些困難的制度的斗爭。他們認為在目前情況下親烏政策是兒戲,合法活動的一切嘗試都是對活動的諷刺,因而對民族問題淡漠下來,而站到旨在破壞造成他們處境的國家制度本身的運動的前列。有無必要提起自19世紀60年代到昨天為止參加過革命運動和恐怖運動的無數(shù)烏克蘭人的名字?有無必要列舉在這些運動中起過重要作用的人物?一種力量被剝奪了成為創(chuàng)造力的可能性以后,就不可避免地會變成破壞力。因為力量是不會消失的……”(第25頁)
第46—7頁上引用1905年4月俄國新聞工作者和著作家代表大會的支持“各民族享有獨立的民族文化自決權(quán)利”和“自由發(fā)展民族文化的權(quán)利”的決議(沒有引用“完全的、公民的和政治的平等權(quán)利”)——而接著(第47頁)——作者又主張“民族地域自治”。
把地域自治和超地域自治混為一談。
格魯舍夫斯基著作的版本:烏克蘭文版:倫貝格。劇院街1號。舍甫琴柯書店。
俄文版:基輔別扎科夫街14號“基輔古風(fēng)”書店。
[筆記完]
譯自《列寧文集》俄文版第30卷第8—26頁
注釋:
[169] 列寧在1912—1916年寫了7本關(guān)于民族問題的筆記,內(nèi)容有: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不久發(fā)表的文章和書籍的摘錄、提要,專題報告的提綱,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見的摘錄以及其他材料。這7本筆記中有6本(第2—7本)保存了下來,后來發(fā)表于《列寧文集》俄文版第30卷,其中3本(Ⅱ,Ⅲ,Ⅳ)由列寧編了頁碼。
這里收載的是筆記《民族問題(Ⅱ)》?!?34。
[170] C.A.葉弗列莫夫的《當前問題。關(guān)于司徒盧威先生的“親烏政策”和好戰(zhàn)的狂熱》一文,載于1912年《烏克蘭生活》雜志第2期。
《烏克蘭生活》雜志(《украинская жиэнь》)是在莫斯科出版的一種刊物?!?36。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