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致威廉·白拉克(1877年5月26日)
馬克思 恩格斯/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
不倫瑞克
1877年5月26日[于倫敦]
親愛的白拉克:
給庫爾茨小姐的材料今天已從倫敦寄出。下星期內(nèi),她可以收到利沙加勒還要寄給她的全部修改稿(也許只有附錄除外)。
此外,我想請您注意以下幾點:
(1)不言而喻,庫爾茨必須把她從利沙加勒那里收到的全部原稿連同自己的譯稿一起寄給您。在她以赫赫名家風(fēng)度進(jìn)行翻譯的情況下(見寫在背面的若干新例子),沒有利沙加勒的原稿,我能夠檢查她的譯文嗎?我確信,由于這樣已經(jīng)放過了各種各樣的錯誤。
(2)她還可以想一想,利沙加勒為了出他自己的法文第二版[注:普·利沙加勒《一八七一年公社史》。——編者注]也需要這一原稿。
總的說來,即使沒有根本譯錯的地方,譯文也往往是笨拙的、平庸的和枯燥的。不過,這也許在一定程度上適合德國人的口味。
致衷心的問候。
您的 卡·馬·
總之,請您堅持要這位庫爾茨本人做到:第一,把已經(jīng)譯完的利沙加勒的原稿寄給您(以便退還給利沙加勒;您可以把它連同校樣一起寄給我);第二,任何時候都要把她已經(jīng)譯完的原稿附在自己的譯稿中,以便我可以根據(jù)原文核對譯文。一般說來,補充的原稿不多。
第73頁上我勾掉的地方應(yīng)該是這樣的:
“它[人民]期待通過建立自治公社得到解放,自治公社……將在保持國家統(tǒng)一所必須的范圍內(nèi)獨立地管理自己的事務(wù)。代替能夠……的代表應(yīng)該是……。它提出應(yīng)該……的各獨立自主的公社的代表機構(gòu)來反對社會上的君主制毒瘤、吞食……的和代表特殊的階級利益……的‘國家’,以便維護(hù)整個國家的利益”。
例子
第49頁:《A l'appel de son nom il a voulu répondre》,庫爾茨小姐譯成:“他想要無愧于向他發(fā)出的號召”。純粹是胡說八道!應(yīng)譯為:“當(dāng)喊到他的時候,他想回答……”
同上:《les yeux... brillants de foi républicaine》[注:“閃爍著共和主義信念的……眼睛”。——編者注];foi在這里不是“誠實”的意思(這個字除了成語“真的!”(ma foi)外,根本沒有這個意思),而是信念、信仰等等的意思。但是我沒有改正,因為我根本不喜歡在德語中用這樣的句子,所以不管怎么譯,反正都是完全一樣的。
第51頁:《des intrigants bourgeois qui couraient après la députation》[注:“追求議員席位的資產(chǎn)階級陰謀家”。——編者注],庫爾茨譯成:“追趕代表團(tuán)的”。一年級小學(xué)生也不會翻譯得這么糟糕。
第51頁:《pour statuer en cas de doubles nominations》,庫爾茨譯成:“以便在萬不得已時〈這是什么意思?〉實行雙重任命”?。。∵@簡直不能容忍。應(yīng)譯為:“以便在雙重任命的情況下作出決定”。
第54頁:《une permanence》她譯成“常設(shè)會議”(這是什么鬼東西?)。應(yīng)譯為“常務(wù)委員會”。
第59頁:“逾期期票”她譯成“逾期商品”(!?。。?/p>
第70頁:《l'intelligence etc.de la bourgeoisie de cetteépoque》[注:“這個時代的資產(chǎn)階級的……智力”。——編者注],她譯成:“這個時刻的大資產(chǎn)階級的”(?。?。正如線不是空間的點一樣,時代不是時間上的時刻。
第75頁:《C'est que la première note est juste》她譯成:“由于第一次清算〈!〉是正確的”。應(yīng)譯為:“由于他們一開始就采取了正確態(tài)度”。
第90頁:《plumitifs》,“文丐”,她卻譯為法院記錄?。。?/p>
出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4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