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大眾,是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落腳點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作為人民群眾對馬克思主義由認知、接受到力行的過程,也是人民群眾自我提高的過程。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應切實發(fā)揮科學理論對社會實踐的先導和引領作用。
人民群眾對于與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不僅關心是什么、為什么,而且關心如何對待、如何解決。因此,在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過程中,對待人民群眾的關切,不能僅停留在對問題的闡釋說明上,而要在幫助人民群眾確立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的基礎上,為其指明解決問題的方向和目標、途徑和前景。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通過延安整風運動,提高了全黨的馬列主義水平,統(tǒng)一了全黨思想,為抗日戰(zhàn)爭和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新中國成立初期,毛澤東同志及時發(fā)出在全黨全社會學習馬克思主義特別是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號召,使廣大黨員干部對即將到來的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過渡的偉大歷史實踐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積極學習和宣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fā)展觀等重大戰(zhàn)略思想,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轉(zhuǎn)化為人民群眾堅定的理想信念、共同的價值取向。
黨的十六大以來,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大眾化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陸續(xù)推出一批優(yōu)秀通俗理論讀物及電視理論作品,如《理論熱點面對面》、《六個“為什么”》等。這些優(yōu)秀讀物或作品都有一個突出特點,就是不僅說給人民群眾“怎么看”,而且教給人民群眾“怎么辦”。指出“怎么辦”,是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具體體現(xiàn),是用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指導實踐的內(nèi)在要求。
深入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必須落腳到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修養(yǎng)、文明素質(zhì)和精神境界上來,實現(xiàn)“化”大眾與“大眾”化的統(tǒng)一。只有這樣,才能使人民群眾保持崇高的理想追求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