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03)主持人(中宣部常務副部長雒樹剛):同志們:“黨在百姓心中”報告會現在開始。請全體起立,唱國歌。請坐下。
- (09:04)主持人(中宣部常務副部長雒樹剛):今年2月以來,為迎接黨的90華誕,北京市委組織開展了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黨在百姓心中”百姓宣講活動,由來自各行各業(yè)的干部群眾在基層巡回宣講,以自己的親歷、親聞、親為,講述黨的輝煌歷程和豐功偉績,講述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寶貴經驗,講述黨的基層組織和普通黨員奮斗、奉獻、為民、愛民的真實故事,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和熱烈歡迎。今天,中央宣傳部、中直機關工委、中央國家機關工委、教育部、解放軍總政治部、中共北京市委在這里聯(lián)合舉行“黨在百姓心中”報告會,請參加百姓宣講活動的部分同志為大家作報告。
- (09:05)主持人:中央政治局委員、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同志,中央政治局委員、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云山同志,以及各主辦單位負責同志出席今天報告會。參加報告會的還有:中央國家機關干部、首都高校師生、各界群眾和解放軍武警官兵,約3000人。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報告團的同志們作報告。首先,請北京建工集團利比亞項目部黨委書記夏書仁作報告。
- (09:06)夏書仁《回家》:大家好!我叫夏書仁,來自北京建工集團,是利比亞項目部的黨委書記。今年3月5日,我和我的2800多名兄弟姐妹從那戰(zhàn)火紛飛的利比亞回到了祖國,我們終于回家了!
- (09:06)夏書仁:從利比亞到中國,10000多公里,坐飛機都要14個多小時。當時的利比亞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危險無處不在,我們在利比亞的工人兄弟,他們急著要回家,您知道,有多難??!今天我就給大家說說我們是怎么回到祖國的。這條路雖然漫長,卻充滿了溫暖;這條路雖然驚險,我們卻從不孤單。
- (09:06)夏書仁:我們建工集團在利比亞承建的是一萬套民用住宅,工地離首都的黎波里50多公里。就在2月17日這一天,班加西出現騷亂,當地人上街游行了,當時我們都沒放在心上。沒過幾天,有的工地就被搶了,幾百名工人兄弟被當地武裝分子從工地趕出來,他們沒吃沒喝穿過大沙漠,走了上百里地,被迫撤離。這我們才意識到,危險時時刻刻就在我們身邊。2月19日這天,利比亞全國的手機通訊中斷了,我們和外界聯(lián)系的唯一渠道就是網絡。周邊工地被搶、被燒的事兒越來越多了,我們工地的利比亞人都嚇跑了,國際監(jiān)理公司的人和看大門的利比亞警衛(wèi)也都跑了。在這危急的情況下,黨委做出一個決定,組織了700人的護場隊。我囑咐大家,棍子是嚇人的,可不是打人的,千萬不要傷當地人。如果發(fā)生了沖突,后果不堪設想。說實話,當時的局面讓我們每個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 (09:07)夏書仁:就在這個時候,中國駐利比亞大使館通知我們立即準備撤離。我們馬上開會制定撤離方案,能帶走的重要資料帶走,帶不走的就地掩埋。當時,局勢實在太危險了,街上不斷傳來槍聲,公路上設了無數的關卡,到處是坦克裝甲車……回家的路啊,真不知道怎么走。這時,集團黨委書記打來電話:“老夏,看到你們的撤離方案了,你是書記,是主心骨,一定要保證安全撤離,一個人都不能少,盼望著你們早日回到祖國?!蔽一卮鹫f:“請領導放心,我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名義保證,一定一個人不少地把隊伍帶回家?!?/LI>
- (09:10)夏書仁:當時大使館給我們發(fā)來消息,如果從海路撤離,將有中國海軍軍艦護航。如果走公路到突尼斯,走沿海的路比較安全。突然,海路方面?zhèn)鱽硐?,談好的商船根本就沒到。危急時刻,我們果斷做出決定:全體一起走公路。
- (09:10)夏書仁:眼看著局勢越來越危急,工人們心慌了。為了穩(wěn)定工人情緒,我對大家說:“慌什么,有黨和政府呢,我們已經做好了撤離安排,希望大家聽從指揮,隨時準備出發(fā)?!蔽覀冸S即千方百計地從當地聯(lián)系了180多輛客車。
- (09:11)夏書仁:2月27日,我們焦急地等了6個多小時,車才全部到齊。我們在車窗上貼上了五星紅旗。一路上,國旗成了我們最好的護身符,幫助我們闖過了51道關卡。不管是政府軍還是反政府武裝,一看到車上的五星紅旗就開始放行。晚上十點多鐘,我們終于到了突尼斯邊境。這時,海關已經關閉,黑壓壓的人群被擋在關外,現場一片混亂。
- (09:11)夏書仁:在當時的情況下,多呆一分鐘,就多一分生命危險。我們正急得火上房呢,中國駐突尼斯大使館協(xié)調當地海關專門為我們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讓我們順順利利地進入了突尼斯。到了突尼斯境內,中國駐突尼斯大使館的同志們親自迎接我們,當天全部把我們安排到了星級酒店,給我們準備好了可口的飯菜,有的農民工兄弟還住進了總統(tǒng)套房。我們這顆懸著的心終于落了地。
- (09:12)夏書仁:從第二天開始,大使館安排我們陸續(xù)登上了回國的包機。在機場上,我看到了國航、東航、南航、海航的飛機。走進了機艙,我看到座椅上插滿了五星紅旗,就像小時候在外面受了委屈看到母親一樣,我的眼淚再也忍不住了。我為自己有這樣一個偉大的祖國而自豪!飛機起飛后,我們舉著國旗歡呼起來:祖國母親接我們回家了!我是坐最后一班飛機到達首都機場的,各級領導捧著鮮花來迎接我們。我們緊緊擁抱著,歡呼著:我們回家了,我們終于回家了。
- (09:12)夏書仁:在海外施工,經歷了戰(zhàn)火和動亂,我們對“祖國”這兩個字的感受更加深刻了——祖國強,你的腰桿子就硬,別人就不敢欺負你。這次利比亞戰(zhàn)亂,3萬多中國人能在那么短的時間安全撤回來,我從心里感受到了祖國的強大和溫暖。
- (09:12)夏書仁:后來,我了解到,這次利比亞撤離行動,黨中央、國務院先后派出了民用飛機、軍用飛機、貨輪和護衛(wèi)艦,還租用了國外的包機和郵輪。如果不是黨中央、國務院做我們堅強的后盾,我們這些滯留在利比亞的中國人,不知將會是怎樣的后果?我們每個人都發(fā)自內心地呼喊著:祖國萬歲,共產黨萬歲!
- (09:14)主持人:下民請北京市委講師團職工尉紅英同志作報告。
- (09:15)尉紅英《兩個世紀一樣情》:大家好!我叫尉紅英,來自北京市委講師團。我家住在司馬臺長城腳下,幾輩子都是地地道道的山里人。抗日戰(zhàn)爭時期,我們山里有位鄧玉芬媽媽,家里養(yǎng)了7個兒子,一家人的日子全靠丈夫扛長活,家里窮得經常揭不開鍋。眼瞅著一家人快要活不下去的時候,山里來八路了,住在村里幫著搞土改,這一家子終于吃上飯了。后來,鄧媽媽打聽到這些人不僅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還能像修司馬臺的戚繼光一樣打鬼子,知道了這只隊伍的頭頭兒叫“共產黨”。打這兒以后啊,鄧媽媽家就成了八路軍的“堡壘戶”了。
- (09:15)尉紅英:一天晚上,鄧媽媽兩口子商量:“他爹,這共產黨的隊伍真好啊,你就帶著咱4個兒子跟著他們打鬼子去吧!”那時候,鄧媽媽的小四兒才13歲,八路軍說啥也不肯收,這下兒可把鄧媽媽急壞了,好說歹說的,總算把這爺兒5個一塊兒送上了抗日前線。
- (09:16)尉紅英:到了1942年,北平的日本鬼子瘋狂地向密云山區(qū)掃蕩。八路軍要轉移了,一些傷病員留在了鄧媽媽家。那天后半晌兒,鄉(xiāng)親們正要燒火做飯呢,日本鬼子突然開進了山里。村干部迅速組織群眾轉移,鄧媽媽帶著傷員、扯著幾個兒子跟鄉(xiāng)親們一起躲進了山洞。安頓好了傷員,她忽然發(fā)現家里的小五兒在慌亂中走丟了,從此再也沒有了音信兒。
- (09:16)尉紅英:山洞里又陰又冷,本來就生著病的小七兒經過這么一折騰,渾身燒得跟火炭似的,哭著鬧著要回家。耳聽著鬼子的皮靴聲越來越重,情急之下,鄧媽媽從棉襖里扯下了一把棉花套子,一狠心塞進了小七兒的嘴里,孩子拼了命地又蹬又踹,可鄧媽媽卻使盡全身的勁兒把孩子緊緊地捂在了懷里。鄧媽媽心里煎熬著:小七兒啊!你一定要挺住哇,這要是被鬼子聽見了,八路軍傷員和鄉(xiāng)親們可就全完了……
- (09:16)尉紅英:不知過了多久,鬼子走遠了,鄧媽媽趕緊把棉花套子掏出來,她一下兒驚呆了,這個連大名兒還沒來得及取的孩子被憋得滿臉青紫,渾身已經冰涼了……
- (09:17)尉紅英:1945年9月,當抗戰(zhàn)勝利的喜訊傳進山里時,鄧媽媽也得知了爺兒5個為抗戰(zhàn)犧牲的消息。那天,她默默地來到半山腰,壘起了5個墳頭兒,擺上了香火和貢品,一個人呆呆地呆呆地守了好幾天……
- (09:17)尉紅英:最后,堅強的鄧媽媽心一橫,把唯一的兒子小六兒也送上了部隊,讓他繼續(xù)跟著共產黨打天下。小六兒入伍一年后,在一次解放戰(zhàn)役中也壯烈犧牲了。
- (09:17)尉紅英:1970年,79歲的鄧媽媽永遠地離開了我們。雖然她一輩子沒有文化,在臨終前也寫不出“共產黨”這三個字兒,但她在為革命獻出了丈夫和7個兒子之后,走得卻是那么地安詳。
- (09:18)尉紅英:時間到了21世紀,我們山里又出了一位李連芝媽媽。2002年秋天,我被借調到密云縣武裝部負責征兵工作。一天上午,李媽媽領著唯一的兒子張虎前來報名。小伙子身板兒挺魁梧的,可就是說話特愛臉紅。李媽媽搶過話茬兒說:“英子,這些年,咱山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紅火,國家還每月給咱老百姓發(fā)補貼,你說說兒子養(yǎng)這么大了不去當兵對得起咱國家嗎?”
- (09:19)尉紅英:張虎被分配到湖南武警消防總隊,兒子入伍后,李媽媽時不常兒地跟我通個電話,念叨念叨兒子在部隊上進步的事兒。大家還記得2003年11月3號湖南衡陽的那場大火吧?18歲的張虎和他的戰(zhàn)友們像猛虎一樣沖進大廈,在幫助了400多名群眾安全轉移,再次進去搶救財物的時候,大廈突然倒塌了,20名武警消防官兵全部淹沒在了火海之中……
- (09:20)尉紅英:就在張虎的骨灰運回北京那一天,天空中飄起了淅淅瀝瀝的小雨,骨灰盒上覆蓋著鮮紅的黨旗。李媽媽顫顫巍巍地接過兒子的骨灰,好像生怕驚醒他似的:“虎子,虎子!到家了,跟媽回家吧,啊……。”
- (09:20)尉紅英:幾天后,密云縣的幾十名武警消防官兵一起來到李媽媽家,爭著要給她當兒子。當縣領導問她有什么要求時,李媽媽擦掉了臉上的淚水:“您就讓我閨女去接她哥哥的班兒吧……”
- (09:20)尉紅英:綿綿燕山嶺,巍巍司馬臺,挺拔不曲的紅杉樹,奔流不息的潮白河,見證著一代又一代山里人的犧牲奉獻,見證著普通百姓對黨的一片深情,也將見證他們永遠聽黨的話,永遠跟黨走!
- (09:21)主持人:下面請北京市大興區(qū)榆垡鎮(zhèn)劉家鋪村黨支部書記李書國作報告。
- (09:22)李書國《我為村民致富忙》:大家好!我叫李書國,是北京市大興區(qū)榆垡鎮(zhèn)劉家鋪村黨支部書記。我們劉家鋪村位于北京的最南邊,往南再邁一步就到河北省固安了。
- (09:22)李書國:別看我們離北京城里遠,我們可是遠近聞名的果樹專業(yè)村。全村1300多畝土地,種的全是果樹,我們村產的梨還送到了城里的各大超市。我在村里當了9年的支部書記,看著大伙兒的收入從當年的幾千到現在的幾萬、十幾萬;看著大伙兒從過去的養(yǎng)兒防老,到現在人手一份養(yǎng)老保險;看著大伙兒從過去的小病忍著、大病扛著,到現在人手一份“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我深深地感到:是黨的富民惠民的好政策,才把我們帶上了一條幸福路。
- (09:24)李書國:說到村民致富,還得從政府免費為我們的梨樹換新品種說起。我們村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開始種果樹了,由于品種老化,一斤才賣兩三毛錢,村民們忙活了一年,每畝地能收入1000塊錢就算好把式了。2001年,為了提高果農的收入,政府出臺了補貼政策,把品種不好的梨樹全部嫁接換成了豐水梨和黃金梨。我們村就搭上了這列致富快車。嫁接一棵樹需要30多塊錢,我們一戶果農就有上千棵果樹,所有的費用全是政府補貼的,沒讓老百姓掏一分錢。
- (09:25)李書國:為了提高嫁接后的管理技術,以村黨支部為主體,我們組建了劉家鋪村果樹協(xié)會,大伙推選我當會長。這樣黨支部就有了雙重身份,一個是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另一個就是引領村民發(fā)展林果經濟的果樹協(xié)會。協(xié)會幫助村民購買生產資料、協(xié)會幫助村民請專家教技術、協(xié)會幫助村民聯(lián)系銷售渠道,為村民提供一條龍服務。協(xié)會也立了自己的規(guī)矩,就是不掙老百姓一分錢。2003年,嫁接的豐水梨和黃金梨開始結梨了,一斤賣到了一塊三四,大伙兒甭提多高興了。
- (09:26)李書國:轉過年來,果農們提出,咱們套梨用的果袋太貴,大的要9分錢一個,小的要4分錢一個。我這一戶每年要用十幾萬個,光這一項的投入就是五六千塊。可不是嗎,這賬怕算。我們村有精品套袋梨800畝,每年需要大小果袋1000多萬個,這可不是一筆小錢兒呀!我們幾個一合計,大伙兒用的果袋全都產自山東,如果能實現廠價直銷,總比大伙兒在北京買的便宜多了,干脆咱為大伙兒去趟山東吧。
- (09:27)李書國:當時村里沒啥錢,又不能收老百姓的錢,您說這事難不難,可多難也得為大伙兒辦啊。我就求一個朋友幫忙,開著他自己的車拉我們去了山東。到了青島,我們苦口婆心地和廠家談村里的情況和果農的難處,廠家被我們?yōu)槔习傩辙k實事兒的真誠打動了,最后簽單的價格您猜是多少?大袋每個5分8,小袋每個才1分8。一年下來就為全村果農節(jié)省了20多萬。大伙兒都說:“黨支部真給咱干好事?。 ?/LI>
- (09:27)李書國:嫁接后的果樹要人工授粉,雇用一個勞動力,一天要五六十塊。我們打聽到河北省青縣賣電動授粉機,一臺才七八十元。我坐了6個小時的長途車才到青縣,為大伙兒買回了80臺授粉機。回到村里一報賬,會計看了看我:“您這趟差出的,就住20塊錢一宿的小旅館,你也不怕招身虱子回來?!蔽艺f:“咱出去給大伙兒干事,餓了能填飽肚子,困了有地兒睡就行了。”
- (09:28)李書國:我們這種“支部+協(xié)會”的作法就是全心全意為果農服務。村民的梨樹遭了雹災,我們找保險公司談,談妥了再讓大伙兒來簽字領錢。我們的村民只管種梨,只管收錢,連賬都不用算,協(xié)會都監(jiān)督著呢,錯不了。現在,我們村的黃金梨最高畝產值達到了9000元,85戶果農中,收入超過10萬元的有20多戶。我們村成了榆垡鎮(zhèn)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 (09:28)李書國:村民富,村委會可不富,全村只有兩輛公車——一輛垃圾車、一輛小鏟車。我們幾個人還是騎著自己的電動自行車。有人跟我開玩笑說:都什么時代了,還騎個破電動自行車東跑西顛,丟不丟人?我說:只要老百姓認可,只要鄉(xiāng)親們能富,我們幾個就是騎驢也不丟人!
- (09:29)李書國:人心換人心,黃土變成金!這話是一點不假。2009年,村子里要修路,村民的800棵樹要移栽。黨支部要求全體黨員帶頭,號召村民要在10天之內完成任務。連我自己都沒想到,村民在黨員的帶動下,只用了五天,800棵樹全部搬了家。施工單位的領導握著我的手說:“老李呀,你們村的老百姓真是太好了!”
- (09:29)李書國:人心換人心,黃土變成金!這話是一點不假。2009年,村子里要修路,村民的800棵樹要移栽。黨支部要求全體黨員帶頭,號召村民要在10天之內完成任務。連我自己都沒想到,村民在黨員的帶動下,只用了五天,800棵樹全部搬了家。施工單位的領導握著我的手說:“老李呀,你們村的老百姓真是太好了!”
- (09:31)李書國: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你替村民著想,村民就擁護你。黨支部只要時刻把老百姓的利益擺在首位,放在心上,老百姓的心就會凝聚在黨組織的周圍,就沒有翻不過去的山,趟不過去的河!
- (09:31)主持人:下面請北京外國語大學學生努爾比耶·克里木作報告。
- (09:33)努爾比耶·克里木《我心中的太陽》:大家好!我是一個維吾爾族姑娘,叫努爾比耶·克里木(雙語),是北京市昌平二中內地新疆高中班第一屆畢業(yè)生,現在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大一學生。
- (09:33)努爾比耶·克里木:提起內地新疆高中班,大家可能不陌生吧。國家實施 “西部大開發(fā)”戰(zhàn)略以來,從2000年開始,每年都有數千名來自新疆偏遠地區(qū)的少數民族孩子經過考試,被選拔到北京等經濟發(fā)達地區(qū),進入最好的中學,完成高中學業(yè)。我就是他們中的一員。我們的吃、穿、住、行、學都不花錢,國家每年要為我們每個孩子花費1萬多塊錢。10年中,有3萬多名新疆孩子在內地新疆班讀書,我們中間9成以上都考上了大學,8成以上都考入了重點大學。
- (09:34)努爾比耶·克里木:2006年我才15歲,第一次離開家,從新疆庫爾勒來到首都北京,來到昌平二中。那天,走進校園時已經是深夜了,讓我們沒想到的是,飯桌上早就擺好了可口的飯菜,宿舍里床上用品、洗漱用品、桌椅、壁柜、空調一應俱全。第一次見面,班主任老師就能叫出了我們每個人的名字,說出了我們每個人的家庭情況,那一刻,原本緊張的我,把心放下了。
- (09:34)努爾比耶·克里木:可是很快,新鮮勁兒過去了。我們這些十五六歲的孩子開始想家了。是老師們用父母一樣的關愛,想方設法讓我們忘記離家的思念。他們帶我們去天安門、去故宮、去科技館,讓我們開闊眼界;每到一處他們都耐心地給我們照相,讓我們把美好的日子記錄下來,寄給遠方的父母好讓他們放心。
- (09:35)努爾比耶·克里木:我的媽媽也是一位教師。有一年教師節(jié),我想給她打個電話祝賀節(jié)日,可是當時我們正在軍訓,軍營里不允許打電話,是鄭老師陪著我走了好幾公里路到外面去打。街上的車水馬龍讓我有點緊張,一路上,鄭老師就像媽媽一樣牽著我的手,邊走邊跟我聊著家常。等我打完電話,天都黑了,鄭老師把我送回了軍營。看著她的背影消失在夜幕中,我突然想起來,她,也是老師呀,我居然忘記了對她說一聲“節(jié)日快樂”。
- (09:36)努爾比耶·克里木:我的好朋友阿依先古麗,家在農村,每次想家的時候我們都會在一起說悄悄話。她跟我說:“你知道嗎,要不是上了新疆班,我現在都嫁人了。初中快畢業(yè)時,我爸爸就跟我說,我供不起你上高中,你要么上新疆班,要么就回家嫁人??墒牵蚁肷蠈W呀,我拼命學習,終于考上了新疆班?,F在啊,我爸爸走在村里,頭都抬得高高的。離開家了,我想媽媽,我想讓她嘗嘗我們食堂里好吃的飯菜,我想吃她做的馕……”可是阿依先古麗不知道,這時她媽媽已經是尿毒癥晚期,再也不能給她做好吃的馕了。聽到媽媽去世的消息,阿依先古麗幾次哭暈了過去,班主任老師把她緊緊摟在懷里,對她說:“孩子,以后我就是你的媽媽?!?/LI>
- (09:37)努爾比耶·克里木:阿依先古麗回家料理完母親的喪事后,是她父親把她送回了學校。班主任老師和我們幾個好朋友早早地等在校門口迎接他們。她父親說:“***”,意思是求老師好好照顧這沒媽的孩子,這個40多歲的維吾爾族大叔哭成了淚人,班主任老師流著淚連聲答應著:“您就放心吧!我們都是她的親人,這里就是她的家?!睆哪且院?,班主任老師每月都從自己工資中拿出一部分錢來資助阿依先古麗,還經常利用業(yè)余時間給她補課。后來,阿依先古麗終于考上了重點大學。
- (09:37)努爾比耶·克里木:新疆班有維吾爾、哈薩克、柯爾克孜等幾個民族的學生,學習基礎參差不齊,剛來時,很多人連ABC都不會寫。教英語的趙老師就一對一地為我們補課,一年后,我們預科班的學生在全年級英語考試中取得了第一名。我在尚老師的指導下參加了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獲得了北京市三等獎。在老師們的鼓勵下,我參加了學生會的競選,當選為學生會文藝部部長。
- (09:39)努爾比耶·克里木:我知道是黨的好政策讓我們有機會來到北京讀書,那些給我?guī)椭⒆屛腋袆拥睦蠋焸?,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共產黨員。我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2010年3月16日,在我年滿18歲的時候,我和12名新疆班的同學一起在黨旗下莊嚴宣誓,我們這些天山兒女的心和黨緊緊地連在了一起。那一刻,我真想對家鄉(xiāng)的父老鄉(xiāng)親們說:是黨和政府給了我們新疆兒女美好的未來,讓我們在祖國母親溫暖的懷抱里健康快樂地成長。天山青松根連根,各族人民心連心;我們要像愛護眼睛一樣熱愛我們的黨和國家、愛護我們各民族的團結,共同創(chuàng)造新疆的繁榮和幸福!
- (09:39)努爾比耶·克里木:我們的進步讓遠在家鄉(xiāng)的父母高興得不得了。暑假時,新疆班的老師坐了三天火車,又坐汽車,翻山越嶺去做家訪。我媽媽和我的老師媽媽一見面,就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
- (09:40)努爾比耶·克里木:去年7月,我們第一屆新疆班學子告別了昌平二中,走向大學校園。大巴車徐徐開動了,我們和老師們的手久久地久久地不愿意松開。再見了,我們的老師媽媽!我們從這里出發(fā),一定會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 (09:40)主持人:下面請北京市衛(wèi)生局黨校職工于曉姝作報告。
- (09:42)于曉姝《玉蘭花開》:大家好!我叫于曉姝,來自北京市衛(wèi)生局黨校。2003年,在抗擊“非典”的斗爭中,首都衛(wèi)生系統(tǒng)付出了巨大的代價,500多名醫(yī)護人員因公感染,其中有9名同志不幸以身殉職。2006年6月24日,為紀念在抗擊“非典”中犧牲的白衣烈士們,“救死扶傷”紀念壇在我們北京市衛(wèi)生局黨校的半山坡上落成了,而我則光榮地成為一名兼職講解員。每一次講解,我的心靈都得到一次洗禮,而讓我一生難以忘記的,是那一次特殊的講解。
- (09:44)于曉姝:那一天,我記得那是玉蘭花剛剛開放的時候,領導交給我一個任務,讓我為一名烈士家屬進行單獨講解。當我氣喘吁吁地登上紀念壇的時候,那個人已經站在那兒了,他正面對著烈士雕像呆呆地看著。我像往常一樣,從介紹紀念壇講起,一一介紹犧牲的9名烈士。當我講到武警北京總隊醫(yī)院的主治醫(yī)師李曉紅事跡的時候,我看到眼前的這個人已經淚流滿面了。我停了下來,給他遞了張紙巾,看著他。還沒等我說話,他開口對我說:“沒事兒,你剛剛講的李曉紅,她是我的妻子?!闭f著,他走到李曉紅的雕像前,深情凝望著她的臉,輕聲說道:“曉紅!我來看你了,你好嗎?咱爸咱媽都好著呢,你盡管放心,??!咱們倆都是醫(yī)生,都是黨員,我一定會繼續(xù)完成你沒有完成的事業(yè)?!笨吹竭@一幕,我驚呆了,眼淚也不由自主地流了出來。我說:“您能給我講講曉紅嗎?”他看著我,點點頭。接著他便斷斷續(xù)續(xù)的給我講起了曉紅在那段非常時期的故事。
- (09:45)于曉姝:李曉紅醫(yī)生是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那一年,她只有28歲,是犧牲的9位烈士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并且是個已經懷有身孕的母親。當時,她申請休假的報告已經得到組織的批準。但是當她聽說她分管的病人有可能被病毒感染時,她不僅沒有退卻,卻堅持要上班。她說:“這個時候我怎么能當逃兵呢!”這期間,領導和戰(zhàn)友們再三勸她休假。她卻說:“我和這個病人已經密切接觸了,還是讓其他同志回避,讓我留下來吧!”就這樣,她一直戰(zhàn)斗在臨床一線,由于過于疲勞,不幸被病毒感染了。
- (09:46)于曉姝:病情加重后,領導多次勸她盡快轉到國家指定醫(yī)院接受治療,但她說:“轉院治療的名額有限,我年輕,能挺住,先把重癥病人轉走吧!”她就這樣先后三次把轉院治療的名額讓給了其他患者。當病情惡化后,李曉紅已經說不出話了,她在紙上給醫(yī)生留言說:“如果有什么新藥,就在我身上做試驗吧,我愿意用自己的身體來作新藥的嘗試!”2003年4月15日,已經生命垂危的李曉紅,竟然強撐著用筆在紙上歪歪扭扭地寫下自己關于病情的體驗和分析,累計達上千字。這是她用生命書寫的最珍貴的治療方案啊!就是這個治療方案,后來對挽救患者的生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 (09:47)于曉姝:在生命的最后時刻,她在短信里跟自己的丈夫說:“親愛的,嫁給你,我不后悔。當醫(yī)生,我更不后悔。因為我挽救過那么多病人的生命……”這也是她留給這個世界最后的遺言。2003年4月16日凌晨,病魔最終還是無情地奪走了她那如花般的生命。也是這個時候,玉蘭花兒靜悄悄地開放了……
- (09:48)于曉姝:聽完了李曉紅醫(yī)生用自己的生命換取患者生命的故事后,我的心在顫抖,很疼很疼。但我知道,眼前的這個人,他是堅強的,他和愛人李曉紅一樣,有著堅定的信仰,一個共產黨員的信仰,一個為了祖國和人民可以犧牲一切,甚至是生命的信仰!此刻,我真想對天上的曉紅說:你不會孤單,因為我們會延續(xù)你的大愛和堅強,我們會傳承你“救死扶傷”的執(zhí)著和理想!純潔的玉蘭花又開了,不單單開在烈士們的雕像前,也開在了我的心上……。
- (09:49)主持人:下面請北京應用科學研究院院長紀世瀛作報告。
- (09:49)紀世瀛《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的今天》:大家好!我叫紀世瀛。是中關村第一代創(chuàng)業(yè)者,也是中關村第一家民辦科技機構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31年來我一直堅持在中關村創(chuàng)業(yè),連續(xù)三屆擔任北京民營科技實業(yè)家協(xié)會會長,我親身經歷了中關村從一個農村小鎮(zhèn),發(fā)展成為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的全過程,是中關村發(fā)展的歷史見證人。
- (09:50)紀世瀛:我今年已經快70歲了?;仡櫸业囊簧?,可謂是歷盡磨難,每一次都是黨幫我闖過了難關。我發(fā)自肺腑的一句話就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紀世瀛的今天。
- (09:51)紀世瀛:解放前,我出生在北京昌平九里山下,一個非常貧苦的農民家庭,4歲隨父母逃荒到了張家口外,過著流離失所、風餐露宿的苦日子。1949年,是共產黨解放了我的家鄉(xiāng),我才回到了北京老家,背起書包走進了學校。1962年我考上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畢業(yè)后分配到了中國科學院。如果沒有共產黨,我這個當年逃荒口外的苦孩子怎么可能登上中國最高的科學殿堂!
- (09:52)紀世瀛: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在改革開放精神的鼓舞下,1980年10月,我和陳春先等人創(chuàng)辦了中關村第一家民辦科技機構——北京等離子體學會先進技術發(fā)展服務部。雖然服務部當時只有半間舊庫房,7、8個人、500塊錢,可是我們卻干得熱火朝天?!懊褶k民營”這個新生事物很快遭到了質疑和非難,強大的社會壓力使服務部舉步維艱??晌乙呀涋o去公職,沒有任何退路,眼前一片茫然,我再一次陷入人生困境。就在這最危難的時刻,又是黨和政府把我們從困境中解救出來。
- (09:53)紀世瀛: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1983年1月25日清晨,我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老紀,快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中央肯定了咱服務部的大方向完全對頭,應予鼓勵!”那真是天大的喜訊哪!大家可能沒法體會我們當時的那種激動,我在心底里一遍遍呼喊著:英明啊!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黨中央的一聲呼喚,中關村沸騰了!民營科技企業(yè)像雨后春筍,很快布滿了中關村大街。到了1987年底,這里聚集了148家民營科技企業(yè),形成了聞名遐邇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如果不是黨中央及時肯定了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yè),就不會有中關村的今天!
- (09:53)紀世瀛: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1983年1月25日清晨,我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驚醒:“老紀,快聽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新聞!中央肯定了咱服務部的大方向完全對頭,應予鼓勵!”那真是天大的喜訊哪!大家可能沒法體會我們當時的那種激動,我在心底里一遍遍呼喊著:英明??!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萬歲!黨中央的一聲呼喚,中關村沸騰了!民營科技企業(yè)像雨后春筍,很快布滿了中關村大街。到了1987年底,這里聚集了148家民營科技企業(yè),形成了聞名遐邇的中關村電子一條街。如果不是黨中央及時肯定了第一家民營科技企業(yè),就不會有中關村的今天!
- (09:55)紀世瀛:此后,中關村的每一個進步也都取決于黨中央、國務院的英明決策和親切關懷。1988年國務院批準在中關村成立了“北京市新技術產業(yè)開發(fā)試驗區(qū)”。1999年國務院批準建立了“中關村科技園區(qū)”。2009年國務院又批準建立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chuàng)新示范區(qū)”。
- (09:55)紀世瀛:現在的中關村,已經擁有18000多家高新技術企業(yè),可謂是“百萬科技大軍”,正在向十萬億產值進發(fā)。一個世界級的高新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和研發(fā)中心不久將出現在中關村。在黨的親切關懷下,我也和中關村一起成長起來。黨的十六大開幕的當天夜里,聽說民營企業(yè)家也可以入黨了,我激動得一夜沒有睡覺,連夜寫了一份長達25頁的入黨申請書。在我62歲那年,我終于被批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當我在黨旗下莊嚴宣誓的時候,我的眼晴濕潤了,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一輩子堅定不移跟黨走。
- (09:57)紀世瀛:可是就在2006年7月,我被診斷為“胰頭癌”。大家知道,“胰頭癌”是癌中之王,醫(yī)生判斷我最多只能活八個月。我的朋友們看我將不久于人世,就在中秋節(jié)那天晚上,舉辦了一場朋友聚會,為我送行。我當場朗誦了自己寫的一首“人生告別詩”《燭光頌》,最后幾句是:我愿做一支蠟燭,燃燒自己 照亮人間 即使燃燒到最后 也無悔無怨 留給人世間的最后一個囑托是:“用我最后的余火把下一支蠟燭點燃!”這時為我送行的朋友們和我一一擁抱、默默含淚告別。
- (09:58)紀世瀛:在我病危期間,黨和政府一直十分關心我的病情,特別派了專家組為我會診治療,企業(yè)家朋友給我送來中關村自主研制的抗癌新藥。在黨的親切關懷和企業(yè)家朋友的幫助下,我終于戰(zhàn)勝了病魔,我從黃泉路口回來了!五年啦,我還沒有倒下!這期間,在黨和政府的支持下,我還創(chuàng)辦了北京企業(yè)管理學院,我至今還戰(zhàn)斗在中關村的第一線。
- (09:59)紀世瀛:回顧近70年的人生歷程,在我心中充滿了對共產黨的無限感激!為了我在黨旗前宣讀的錚錚誓言,只要生命沒有停息,我就會繼續(xù)奮斗!“用我生命的燭火把千萬支蠟燭點燃!”
- (10:00)主持人:下面請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教授梅品超作報告。
- (10:00)梅品超《選擇》:大家好,我叫梅品超,來自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3年前我從美國哈佛大學醫(yī)學院回到了祖國。當時很多人對我的選擇感到驚訝。我對他們說:我的老師和我老師的老師他們當年都做出過同樣的選擇。我的老師叫沈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我國著名的醫(yī)學分子遺傳學家,前不久剛剛當選為中國科協(xié)副主席。沈巖的老師叫吳冠蕓,是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教授,是中國開創(chuàng)產前基因診斷的第一人。
- (10:02)梅品超:我在協(xié)和讀書的時候,吳冠蕓教授經常給我講起她小時候的事。那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杭州淪陷了,13歲的吳老師和家人躲進了難民所。難民所一墻之隔就是槍炮聲不斷的淪陷區(qū),大人孩子凄慘的哭叫聲和漫天的火光是她少年時最深刻、最痛苦的記憶。時隔半個多世紀,每當她講起這段往事還會潸然淚下。當時她幼小的心里就埋下了一顆種子:我要為國家富強而奮斗。18歲時她考入上海圣約翰大學,在那里她第一次接觸到共產黨人,很快就成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上海解放前夕,許多同學都出國了,她和丈夫卻決定留在了祖國,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就是老一代知識分子的選擇!
- (10:03)梅品超:時間到了上世紀80年代,吳冠蕓教授的實驗室里來了一位刷試管的技術工人。這小伙子28歲了,只有初中二年級學歷,還患有小兒麻痹后遺癥,幾乎沒人相信他能干成什么大事。吳老師卻從幾件小事上看到了他寶貴的品質:小伙子走路不方便,可是40斤重的蒸餾水桶他總是自己拿一個還搶著替別人再拿一個。他每天刷試管刷得最多最快最干凈。別人做實驗他總是在一旁用心學。每天下了班他還堅持上夜大。這個小伙子就是我的老師沈巖。
- (10:04)梅品超:夜大畢業(yè)后,沈巖攻讀在職研究生,畢業(yè)時他憑著精彩的論文被破格授予了碩士學位。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破格”。 1990年在吳教授的推薦下,沈巖去法國深造。臨走前吳老師囑咐他:“你到國外多學點知識,學完一定要回來。”沈巖鄭重地點點頭。3年后沈巖準備回國了。法國導師孟德爾博士誠懇地挽留他:“你還是留下來吧。在這里你的薪水可以買別墅、買雪鐵龍,回到中國,你可什么都沒有?!鄙驇r說:“不,您說的不對!北京有我的父母妻兒,有我的老師,有我的研究所。只有在那兒,才有我的舞臺!”就這樣沈巖回到了祖國。這就是我老師的選擇!回國后,靠著國家選拔人才的好政策,沈巖又先后兩次被破格提升為副研究員、研究員??偣?次“破格”,沈巖實現了人生的3次跨越。他用一項項國際前沿的優(yōu)秀科研成果回報了黨和祖國的厚愛。2003年,沈巖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 (10:05)梅品超:在一次頒獎典禮上,沈巖和吳冠蕓教授緊緊地擁抱,他動情地說:“吳老師啊,如果沒有黨的好政策,如果沒有您這樣無私的老黨員,我說不定還是一名刷試管的工人呢。這份情我要用一生來回報?!?/LI>
- (10:05)梅品超:在一次頒獎典禮上,沈巖和吳冠蕓教授緊緊地擁抱,他動情地說:“吳老師啊,如果沒有黨的好政策,如果沒有您這樣無私的老黨員,我說不定還是一名刷試管的工人呢。這份情我要用一生來回報?!?/LI>
- (10:06)梅品超:師從沈老師學習三年后我赴美國留學深造。2007年,我在闊別祖國7年后第一次回來探親。一下飛機,我就被北京巨大的變化震驚了。走在北京街頭心底油然而生的那份驕傲和自豪,是我走過美國的任何一個地方都不曾有過的感覺,它真真切切地告訴我,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根在這里,我的心也在這里?;氐奖本┑牡诙欤液蜕驇r老師一見面,他就熱情地握著我的手:“品超啊,現在國家發(fā)展了,科技投入增加了,這是我們科學家前所未有的機遇呀,我希望你回來。我相信你會做出最好的選擇。”我沒什么可猶豫的,返回美國以后我立即遞交了辭呈,帶著滿滿的思鄉(xiāng)情報國志,我回家了!
- (10:06)梅品超:現在我承擔著國家重大科研課題,有信心有能力做出比我在美國更優(yōu)秀的科研成果。這就是我的選擇!為了實現科技強國的偉大夢想,我愿意貢獻我的全部力量!
- (10:07)主持人:下面請北京日昌麟記餐飲有限公司董事長曾昭日作報告。
- (10:08)曾昭日《我心向黨》:Hello!大家好!我叫曾昭日,是日昌餐飲集團的董事長,一個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大家別看我今天在北京做老板,可我們過去在香港,就是個二等公民。別的不說,香港人要是在國外遇到什么困難,英國政府從來就沒管過我們,這不叫二等公民是什么?
- (10:09)曾昭日:1986年,我來北京之前,一個香港朋友就這樣說我:“阿曾,你干嘛非要跑北京發(fā)展啊?要是在大陸出了什么事兒,英國人說了,我們香港人不享有英國領事保護。到那時候,香港政府不管你,英國政府也不管,看你怎辦?!蔽艺f:“你們放心好啦, 我到大陸又不干什么犯法的事,再說,我這也是為祖國建設做貢獻嘛!”話雖這么說,那時候我還真有點擔心??僧斘乙幌嘛w機,幫我辦理入境手續(xù)的海關人員一句話,就讓我放心了。他笑著對我說:“您是香港回來的?歡迎您來到北京!”多親切的話!這是我在香港生活20多年從來沒有感受過的溫暖。這就是傳說的中國共產黨嗎?比起港英政府的海關,看誰都當走私販,要友善得多??!
- (10:10)曾昭日:1997年以前,許多香港人因為不了解共產黨,害怕回歸以后的生活,心里沒底,就大批移民到其他國家,但我卻在這個時候,準備在北京長期扎根。有人說我:“你啊,就是不聽勸!干嘛不先辦移民,等香港沒事了,你可以再回來嘛! ”我說:“共產黨說了,香港50年不變,100年也不變,我還擔心什么?”1997年7月1號,我在北京觀看了香港回歸的現場直播。當我第一次看見五星紅旗在香港這片土地上冉冉升起時,我的朋友紛紛過來和我握手。一個朋友還抱著我說,歡迎回家啊! 那一刻我眼睛濕潤了。我有家了,我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了!
- (10:11)曾昭日:事實證明,共產黨是講信用的。香港回歸十多年,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香港高度自治、繁榮穩(wěn)定,香港市民安居樂業(yè)。當年那些害怕回歸,一心要移民到其他國家的香港人,最近幾年陸續(xù)回到香港。我慶幸自己當年沒有選擇移民,大家看,我多聰明??!至今我在北京生活已經20多年了,從一個香港的西餐廚子到擁有5家連鎖企業(yè)、幾百員工的老板,我算是在北京安家了。
- (10:11)曾昭日:忘了跟大家說,我老婆也是個北京人,按北京俗話說,我可是咱北京的姑爺!往后還得請大家多多關照?。e看我是個香港人,可北京人從來沒把我當外人。這些年,每當我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有很多人幫助我支持我。
- (10:12)曾昭日:記得在我第三家分店即將開業(yè)的時候,我突然接到了拆遷的通知。那一刻,我心都涼了。我好不容易才把開業(yè)手續(xù)全辦齊,又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裝修和招工,眼看就要開業(yè),今天卻突然說要拆。先別說我的投資,我那幾十個已經跟我簽了合同的員工怎么辦。聽到這個消息,員工都急了,大家圍著我問:“老板,你要趕緊想辦法呀,不然我們連飯都沒得吃了?!睘榱诉@事,我急得好幾天都沒睡好覺,腦子里,盡是員工追著我要賠償的情景??晌疫B店都沒了,我哪有錢賠???
- (10:13)曾昭日:在我絕望的時候,區(qū)里領導聽說了我的困難,主動找到我說:“你啊,先別著急!政府搞拆遷,是為了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同時也不會把你們企業(yè)扔下不管。區(qū)里已經研究同意了,會給你們安排一個更合適的地方繼續(xù)經營。你是香港同胞,祖國歡迎你們回來創(chuàng)業(yè),更希望你們能夠在北京扎根。放心吧,再大的事,有黨、有政府呢!”后來,在區(qū)政府的協(xié)調幫助下,我們在西城的平安大街開辦了日昌的總店。這個店,那氣派!地理位置,那叫好!要不是有黨和政府的幫助,沒準今天我已經回香港還當我的廚子了。要不是有黨和政府這顆定心丸,我那些員工至今還能一直跟著我干嗎?
- (10:14)曾昭日:回歸前在香港辦企業(yè),我們是單打獨斗,拼個你死我活。在這兒,黨和政府關懷我們,鼓勵我們相互合作,支持我們非公經濟健康發(fā)展,我還有什么后顧之憂呢!2008年汶川發(fā)生了特大地震,我在第一時間帶頭給災區(qū)捐款。朋友問我,你對救災捐款為什么那么上心呢?我說:“我同樣也是這個國家的主人啊! 黨和政府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幫助了我,支持了我,現在國家有困難,親人有痛,我做點事又算得了什么?”
- (10:15)曾昭日:來北京那么多年,我從一個普通的打工仔,到擁有自己的事業(yè);從不了解中國共產黨,到認識黨、感謝黨、相信黨、熱愛黨!今后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地把我的企業(yè)搞好,把我的員工帶好,一心一意地愛祖國,跟黨走!
- (10:15)曾昭日:來北京那么多年,我從一個普通的打工仔,到擁有自己的事業(yè);從不了解中國共產黨,到認識黨、感謝黨、相信黨、熱愛黨!今后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地把我的企業(yè)搞好,把我的員工帶好,一心一意地愛祖國,跟黨走!
- (10:15)主持人:下面請北京市電氣工程學校團委書記袁天天作報告。
- (10:16)袁天天《用愛傳遞希望》:大家好!我叫袁天天,來自北京市電氣工程學校。在我們學校有這樣一位老師:她本人曾經是一名職高生,可她的學生中卻有公司的高層領導、使領館工作人員,還有高校畢業(yè)生、海外留學生。調皮貪玩的孩子,經過她的教誨都能變得彬彬有禮。基礎差、自信弱的學生在她的班里都能夠成長進步。她就是我的同事、共產黨員權福苗老師。
- (10:16)袁天天《用愛傳遞希望》:大家好!我叫袁天天,來自北京市電氣工程學校。在我們學校有這樣一位老師:她本人曾經是一名職高生,可她的學生中卻有公司的高層領導、使領館工作人員,還有高校畢業(yè)生、海外留學生。調皮貪玩的孩子,經過她的教誨都能變得彬彬有禮?;A差、自信弱的學生在她的班里都能夠成長進步。她就是我的同事、共產黨員權福苗老師。
- (10:18)袁天天:權老師有一張?zhí)刂频膱D表,表上密密麻麻寫滿了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在校表現、學習知識技能等情況。有個叫張龍的孩子,表上是這樣寫的:張龍,性格內向,但是動手能力較好,穩(wěn)重踏實。目前為其定位適合的崗位是某部機關樓宇管理員。培養(yǎng)目標:高一上學期擔任專業(yè)課代表;高一下學期在區(qū)技能大賽上獲獎,高二在市級技能大賽上獲獎……。這個張龍我也見過,他是一個來自延慶山區(qū)的孩子,靦腆內向,連在走廊里向老師問聲好,都會害羞地盯著自己的鞋尖,這樣的學生能夠達到權老師的培養(yǎng)目標嗎?權老師看著我笑了笑說:“給他們信心,他們就會飛得比你想的還要高。”
- (10:18)袁天天:今年4月,我外出學習1年后回到學校。這時權老師帶的這屆學生已經升入了高二。一天我在走廊遇到了張龍,他很大方地跟我打招呼:“老師您好,您回來了,在外學習一切都好吧?”這幾句話讓我愣了半天。我問他:“你現在怎么樣,學習忙嗎?”他興奮地說:“老師,我現在可忙了,要準備參加全國技能大賽了?!彼脑捲俅巫屛毅蹲×?。是什么讓張龍發(fā)生了這么大的轉變?我去請教權老師。權老師笑著告訴我說:“你可以去看看他的博客日志呀?!钡巧蠌堼埖牟┛停也坏x到了一個孩子的成長,也讀到了權老師的一片心血。
- (10:19)袁天天:就在張龍入學的第一個教師節(jié),權老師深情地對同學們說:“我曾經是一名職高生,是職業(yè)教育成就了我,我堅信我所帶的學生也將是最出色的職高生,我以你們?yōu)轵湴??!睆堼堅谌罩局袑懙溃骸皬膩頉]有老師這樣對我說過,我會讓老師引以為驕傲嗎?”后來,權老師了解到張龍是個要求上進的孩子,便讓他擔任了電子課代表。這可是張龍從小到大第一次當班干部呀,上進心更強了。
- (10:20)袁天天:張龍家在山區(qū),來回一趟路費就要50多塊,權老師幫助他申請了周末在校住宿,還鼓勵他參加校電子技術競賽,結果張龍拿了第一名!緊接著,在區(qū)級電子技術競賽中,他又獲得了一等獎!
- (10:22)袁天天:班里開家長會,一直對張龍獲獎將信將疑的父親,終于相信他的兒子拿了區(qū)里比賽的第一名。權老師還宣布由張龍擔任班里的學習委員。張龍的父親真高興啊,回延慶的路上一直緊緊攥著兒子的手,父子倆聊了一路。張龍寫到:“我好久沒跟爸爸這么聊天了,這是我從小到大第一次爸爸為我這樣驕傲啊。”讀到這里,我忍不住流下了眼淚,一個看似平常的中職學生,就是權老師在背后輕輕地、卻是實實在在地一推,給這個學生帶來了變化,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歡樂,給這個社會帶來了和諧!權老師對我說:“老師對學生的愛就是責任,就是不拋棄、不放棄!”
- (10:22)主持人:下面請北京市房山區(qū)霞云嶺鄉(xiāng)堂上村村民李洋作報告。
- (10:23)李洋《山窩窩飛出不朽的歌》:大家好!我叫李洋,來自北京市房山區(qū)?!皼]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首歌,大家都熟悉吧,我爺爺就是當年最早學唱這首歌曲的兒童團員,現在也是這首歌曲誕生的歷史見證人。
- (10:24)李洋:1943年9月,晉察冀邊區(qū)劇社到平西抗日根據地發(fā)動群眾宣傳抗日,19歲的曹火星被派到了房山區(qū)的堂上村。聽我爺爺說呀,那時的堂上村可是個遠近聞名的抗日根據地。曹火星在村里住了一個多月,白天搞宣傳,晚上忙創(chuàng)作。我爺爺當時是兒童團員,給八路軍站崗放哨。我爺爺經常跟我說,共產黨八路軍啊,真是好樣的,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敢跟小鬼子玩命地干,真是咱老百姓的好隊伍?。“滋煳覡敔斀洺D軌蚵牭讲芑鹦亲炖锖吆咧∏?,非常好聽。到了晚上,村里人都睡了,只有曹火星住的那間小屋還點著油燈。一天,曹火星讓我爺爺召集村里所有的兒童團員,說要教唱他新創(chuàng)作的這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
- (10:25)李洋:曹火星張口一唱,我爺爺他們一聽,哎?怎么這么耳熟啊,那曲子不就是當地民歌《霸王鞭》嗎!那歌詞兒啊,我爺爺覺得寫得特別好,“他建設了敵后根據地,他實行了民主好處多”,這些都是根據地老百姓的心里話呀!我爺爺他們很快就學會了這首歌。打那兒以后,兒童團員站崗放哨,劈柴放羊,嘴里老是哼哼著這首歌。后來,曹火星就刻印了歌篇發(fā)給大家。一傳十、十傳百,這首歌一下子在平西就傳開了。
- (10:26)李洋:后來,這首歌就像插上了翅膀,伴隨著八路軍、解放軍前進的步伐,唱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我爺爺跟我說,那年解放軍包圍了正定縣城,戰(zhàn)士們就在城門外唱這歌,可是城門里的國民黨反動派卻把歌詞改成了“沒有國民黨就沒有中國”,還逼著老百姓一起唱。可咱老百姓呢心里有數啊,還是要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中國”。您瞅瞅,這就是咱老百姓對黨的衷心擁護啊!后來,毛主席還親自給它加了個字,叫《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 (10:27)李洋:1994年,也就是這首歌誕生半個世紀以后,曹火星回到了堂上村。他和我爺爺老哥倆兒一見面,就緊緊地擁抱在了一起。曹火星說:“當年寫歌的地方,我這一輩子也忘不了啊!”我爺爺呢,一直跟在他的身旁,嘴里邊兒不停嘮叨著村里這些年的變化:“火星啊,你知道嗎?當年你那家兒的房東,家里的孩子都到國外留學去了。解放前,村兒里出不了一個大學生,現在可好啦,都有洋學生了。那時候,十幾歲的孩子窮得沒衣服穿,可你瞧瞧,我們現在吃的、穿的、住的,啥都不缺了。真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呀!”
- (10:27)李洋:2001年6月27日,這天我記得特別清楚,《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詞曲創(chuàng)作地紀念雕塑在這一天揭幕了。誰也沒招呼,十里八村的鄉(xiāng)親們都來了,山坡上面都站滿了。大家共同唱起了這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嘹亮的歌聲久久地回蕩在山谷之中。
- (10:28)李洋:《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詞曲創(chuàng)作地成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了,我爺爺也當上了義務講解員。參觀的人一撥接著一撥,常常是這撥剛走,那撥又來了。我爺爺呀總是二話不說,撂下剛剛端起的飯碗,又興致勃勃地給大家伙兒講起了他學唱這首歌的經歷。村里人呢都怕他累著了,可我爺爺眼睛一瞪:“你們咋不明白呢,我跟這首歌兒有感情啊。沒有共產黨,哪能有咱們村子現在這么好的日子???這首歌唱到我老頭子心里去了,我這一輩子也忘不了啊!”
- (10:29)李洋:正是因為黨和政府的富民政策,我們堂上村的日子眼瞅著是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啊——從板房到磚房、從土路到柏油路。村里地少,過去主要靠煤礦和運輸賺錢,后來為了響應國家號召,關停了小煤礦。為了給鄉(xiāng)親們找一條致富新路,黨和政府派專家來做就業(yè)指導。以前呢都說咱農民是靠天吃飯,可現如今啊,政府給俺們村里的人安排工作,發(fā)就業(yè)補貼,還上了醫(yī)療保險吶!
- (10:29)李洋:俺們堂上村的人永遠忘不了共產黨的恩情,俺們堂上村的孩子學會的第一首歌就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現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詞曲創(chuàng)作地紀念館在我們堂上村兒落成了,我也當上了一名義務講解員,為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講述這段難忘的歷史。就讓這首歌在中國大地上世世代代永遠傳唱!
- (10:34)主持人:剛才,報告團的同志們?yōu)槲覀冏髁艘粓鰳銓嵏腥?、動人心弦的報告。從他們的講述中,我們再一次深深地感受,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選擇了改革開放,深深感受到北京市基層黨組織和廣大共產黨員為黨分憂,為黨奉獻,永遠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和高尚情懷,也深深感受到北京市委開展的“黨在百姓心中”這種講身邊事,講身邊人,群眾自我教育活動杰出的豐碩成果,我們要以報告團成員為榜樣,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立足自己的崗位,從本職工作做起,為實現十二五規(guī)劃,為奪取全面健康小康社會新勝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再一次以熱烈的掌聲向報告的同志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 (10:34)主持人:現在,請全體起立,共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 (10:35)主持人:報告會到此結束,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向報告團的同志們表示衷心感謝。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