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食品的食物鏈原則和可追溯性原則得到了很好的貫徹。以消費者在超市里見到雞蛋為例,每一枚雞蛋上,都有一行紅色的數字。比如說:2-DE-0356352,第一位數字用來表示產蛋母雞的飼養(yǎng)方式,“2”表示是圈養(yǎng)母雞生產;DE表示出產國是德國;第三部分的數字則代表著產蛋母雞所在的養(yǎng)雞場、雞含或雞籠的編號。消費者可以根據紅色數字傳遞的信息視情況選購。
如果出現食品安全危機,也可以根據編碼迅速找到原因。2010年12月底,德國安全食品管理機構在一些雞蛋中發(fā)現超標的致癌物質二惡英,引起德國上下的極大關注。通過對有毒雞蛋的追查,有關機構順藤摸瓜將焦點快速鎖定在了石勒蘇益格一荷爾施泰因州的一家飼料原料提供企業(yè)身上。這家公司將受到工業(yè)原料污染的脂肪酸提供給生產飼料的企業(yè),才導致了其下游產業(yè)產品二惡英超標。隨后,德國政府迅速隔離了4700個受波及的養(yǎng)豬場和家禽飼養(yǎng)場,強制宰殺了超過8000只雞。
英國食品標準署對食品的追溯能力也在去年的克隆牛風波中得到展示。去年有媒體披露,一些英國農場主表示飼養(yǎng)了克隆牛及其后代,并將其牛奶和牛肉制品拿到市場上銷售。由于公眾對克隆動物食品還存在一些不同看法,特別是不少人在食用安全問題上存有疑慮。食品標準署很快查明報道中的牛是一頭從美國進口的克隆牛的后代,并據此確認了其后代8頭牛所在的農場,以及是否有相關奶制品或肉制品進入市場。這些結果公布后,公眾掌握了相關事實,一場風波逐漸消散。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