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五年九月二十三日)
同志們:
這次黨的全國代表會議開得很好,圓滿完成了預定的任務?,F在,我講四點意見。
第一點,關于形勢和改革。
大家都看到,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將近七年,是建國以來最好的、關鍵性的時期之一。這確實來之不易。我們主要做了兩件事,一是撥亂反正,二是全面改革。
多少年來我們吃了一個大虧,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了,還是“以階級斗爭為綱”,忽視發(fā)展生產力?!拔幕蟾锩备叩搅藰O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全黨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集中力量發(fā)展社會生產力。這是最根本的撥亂反正。不徹底糾正“左”的錯誤,堅決轉移工作重點,就不會有今天的好形勢。同樣,不認真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就不能保持安定團結的局面,還會把糾“左”變成“糾正”社會主義和馬列主義,也不會有今天的好形勢。
改革的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也已經提出來了。改革從農村開始,一度議論紛紛。經過三年,解決了許多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取得成效,認識也就比較一致了。當然也還有新問題,還需要繼續(xù)解決。十二屆三中全會⑴以后,改革的重點轉移到城市。在多年醞釀和農村改革成功的基礎上,經濟體制的全面改革逐步展開。改革促進了生產力的發(fā)展,引起了經濟生活、社會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狀態(tài)的一系列深刻變化。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在一定的范圍內也發(fā)生了某種程度的革命性變革。這是一件大事,表明我們已經開始找到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路子。
在改革中,我們始終堅持兩條根本原則,一是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一是共同富裕。有計劃地利用外資,發(fā)展一部分個體經濟,都是服從于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這個總要求的。鼓勵一部分地區(qū)、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也正是為了帶動越來越多的人富裕起來,達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偟恼f來,除了個別例外,全國人民的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當然,在改革過程中,難免帶來某些消極的東西。只要我們正視這些東西,采取針對性的堅決步驟,問題是不難解決的。
我國經濟體制的全面改革剛剛起步,總的方向、原則有了,具體章法還要在試驗中一步步立起來。我們要抓住當前的有利時機,堅定不移,大膽探索,同時注意及時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力爭在不太長的時間內把改革搞好。我相信,凡是符合最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廣大人民擁護的事情,不論前進的道路上還有多少困難,一定會得到成功。
第二點,關于“七五”計劃。
這次會議通過的制定“七五”計劃的建議,方針政策是正確的,確定的目標是切合實際的,是一個好文件。
“七五”期間,工農業(yè)總產值的年增長率定在百分之七左右,這是政治局常委一致同意的,執(zhí)行中可能超過。百分之七的速度并不低。速度過高,帶來的問題不少,對改革和社會風氣也有不利影響,還是穩(wěn)妥一點好。一定要控制固定資產的投資規(guī)模,不要把基本建設的攤子鋪大了。一定要首先抓好管理和質量,講求經濟效益和總的社會效益,這樣的速度才過得硬。
“七五”這五年很重要。如果經過這五年,使改革基本就緒,經濟又能夠持續(xù)、穩(wěn)定、協調地發(fā)展,我們實現十二大⑵提出的本世紀末的目標就有了充分的把握。
現在人們說中國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我對一些外賓說,這只是小變化。翻兩番,達到小康水平,可以說是中變化。到下世紀中葉,能夠接近世界發(fā)達國家的水平,那才是大變化。到那時,社會主義中國的分量和作用就不同了,我們就可以對人類有較大的貢獻。
第三點,關于精神文明建設。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很早就提出了。中央、地方和軍隊都做了不少工作,特別是群眾中涌現了一大批先進人物,影響很好。不過就全國來看,至今效果還不夠理想。主要是全黨沒有認真重視。我們?yōu)樯鐣髁x奮斗,不但是因為社會主義有條件比資本主義更快地發(fā)展生產力,而且因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消除資本主義和其他剝削制度所必然產生的種種貪婪、腐敗和不公正現象。這幾年生產是上去了,但是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流毒還沒有減少到可能的最低限度,甚至解放后絕跡已久的一些壞事也在復活。我們再不下大的決心迅速改變這種情況,社會主義的優(yōu)越性怎么能全面地發(fā)揮出來?我們又怎么能充分有效地教育我們的人民和后代?不加強精神文明的建設,物質文明的建設也要受破壞,走彎路。光靠物質條件,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可能勝利。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zhàn)斗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鐵的紀律。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都是我們的真正優(yōu)勢。這個真理,有些同志已經不那么清楚了。這樣,也就很難重視精神文明的建設。
當前的精神文明建設,首先要著眼于黨風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
端正黨風,是端正社會風氣的關鍵。整黨要遵照十二屆二中全會的決定,統一思想,整頓作風,加強紀律,純潔組織,四者缺一不可。黨章對這些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每個黨組織應該要求每個黨員逐條對照,開展自我批評和相互批評,必要的時候要采取紀律措施。每個黨員都能以身作則,我們的一切事情就都好辦了。
改善社會風氣要從教育入手。教育一定要聯系實際。對一部分干部和群眾中流行的影響社會風氣的重要思想問題,要經過充分調查研究,由適當的人進行周到細致、有充分說服力的教育,簡單片面武斷的說法是不行的。群眾關心的實際生活問題和時事政策問題,各級領導一定要經常據實講解,告訴大家客觀的情況以及黨和政府所作的努力,并且對群眾所反映的不合理現象及時糾正。群眾從事實上感覺到黨和社會主義好,這樣,理想紀律教育,共產主義思想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才會有效。
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隊伍都必須大大加強,決不能削弱。同樣,對嚴重犯罪活動的防范和打擊,也必須繼續(xù)加強。對一些嚴重危害社會風氣的腐敗現象,要堅決制止和取締。一切企業(yè)事業(yè)單位,一切經濟活動和行政司法工作,都必須實行信譽高于一切,嚴格禁止坑害勒索群眾。
思想文化教育衛(wèi)生部門,都要以社會效益為一切活動的唯一準則,它們所屬的企業(yè)也要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思想文化界要多出好的精神產品,要堅決制止壞產品的生產、進口和流傳。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宣傳,也就是走資本主義道路的宣傳,一定要堅決反對。毫無疑問,我們仍然堅持“雙百”方針⑶,堅持憲法和法律所保障的各項自由,堅持對思想上的不正確傾向以說服教育為主的方針,不搞任何運動和“大批判”。對堅持錯誤拒絕改正的黨員要執(zhí)行黨紀,但是在處理這些問題的時候不允許重犯任何簡單化、擴大化的“左”的錯誤。
做好以上幾方面的工作,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也就有了保證。
第四點,關于干部的新老交替和理論學習。
幾年來新老干部的合作和交替,進行得比較順利。從中央到地方的黨政軍各級領導崗位,都補充了一批德才兼?zhèn)淠旮涣姷膬?yōu)秀干部。這次三個委員會成員的進退,工作做得很好,特別是中央委員會的年輕化,前進了一大步。一批老同志以實際行動,帶頭廢除領導職務終身制,推進干部制度的改革,這件事在黨的歷史上值得大書特書。
這次增選的中央委員,新近上任的部長、省委書記,都比較年輕。一般是五十多歲,有的才四十出頭。我們開國時的好多部長、省委書記,也就是這個年齡。中青年干部接班,最重要的是接老同志堅持革命斗爭方向的英勇精神的班。希望通過你們的努力,把黨的好傳統、好作風發(fā)揚起來。我曾經說過,干部不是只要年輕,有業(yè)務知識,就能解決問題,還要有好的作風。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深入群眾傾聽他們的呼聲;要敢說真話,反對說假話,不務虛名,多做實事;要公私分明,不拿原則換人情;要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
我們常說,干部的新老交替,是從組織上保證我們黨的政策的連續(xù)性。究竟什么是我們黨的政策的連續(xù)性呢?這里當然包括獨立自主、民主法制、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等內外政策,這些政策我們是不會改變的。而所有這些政策的基礎,就是四項基本原則,對此我們更是不會改變,不會動搖的。不然的話,我們的社會就將是一個亂的社會,就談不上安定團結,什么建設改革、振興中華,都將成為空話。
現在我還想提出一個新的要求,這不僅是專對新干部,對老干部也同樣適用,就是要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蛘邥型締枺含F在我們是在建設,最需要學專業(yè)知識和管理知識,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有什么實際意義?同志們,這是一種誤解。馬克思主義理論從來不是教條,而是行動的指南。它要求人們根據它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方法,不斷結合變化著的實際,探索解決新問題的答案,從而也發(fā)展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俄國的十月革命和我們中國的革命,不就是這樣成功的嗎?我們現在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時代和任務不同了,要學習的新知識確實很多,這就更要求我們努力針對新的實際,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我們運用它的基本原則基本方法,來積極探索解決新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基本問題的本領,既把我們的事業(yè)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推向前進,也防止一些同志,特別是一些新上來的中青年同志在日益復雜的斗爭中迷失方向。因此,我希望黨中央能作出切實可行的決定,使全黨的各級干部,首先是領導干部,在繁忙的工作中,仍然有一定的時間學習,熟悉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從而加強我們工作中的原則性、系統性、預見性和創(chuàng)造性。只有這樣,我們黨才能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建設和發(fā)展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一直達到我們的最后目的,實現共產主義。
注釋:
?、胖敢痪虐怂哪晔露赵诒本┡e行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這個決定,總結了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城鄉(xiāng)經濟體制改革的經驗,根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原則,提出進一步貫徹執(zhí)行對內搞活經濟、對外實行開放的方針,加快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步伐。決定指出改革的基本任務,是從根本上改變束縛生產力發(fā)展的經濟體制,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它突破了把計劃經濟同商品經濟對立起來的傳統觀念,指出中國社會主義經濟是公有制基礎上的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這個決定,是指導中國經濟體制全面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全會還通過了《關于召開黨的全國代表會議的決定》。
?、浦袊伯a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于一九八二年九月一日至十一日在北京舉行。鄧小平致開幕詞,胡耀邦作《全面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的報告,李先念致閉幕詞;葉劍英、陳云作重要發(fā)言。大會根據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制定了全面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綱領和方針政策,確定了從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紀末的二十年,爭取工農業(yè)的年總產值翻兩番的戰(zhàn)略目標和具體步驟。大會通過了新黨章,選舉了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中央顧問委員會和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
⑶“雙百方針”即毛澤東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八日,毛澤東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看這應該成為我們的方針。藝術問題上百花齊放,學術問題上百家爭鳴?!睆拇?,它成為促進我國藝術發(fā)展和科學進步,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一項基本方針。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