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下午,意大利歐洲研究中心(CER)研究主管兼總經理斯特凡諾·凡塔科內(Stefano Fantacone)先生訪問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就數字金融、城市治理與能源轉型等議題開展交流。學術交流會前,院黨組書記謝輝會見凡塔科內,對凡塔科內先生到訪表示歡迎并簡要介紹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基本情況,期待雙方繼續(xù)深化合作,為中意智庫合作作出新貢獻。院長賀亞蘭出席會議并講話,副院長范文仲主持,院相關職能部門、研究所人員參加。

賀亞蘭表示,作為首都重要科研和智庫單位,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始終以開放包容的態(tài)度推動國際學術交流。今年6月中旬,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團組前往意大利歐洲研究中心,圍繞智庫建設與管理、國際傳播、數字經濟、智慧城市、區(qū)域協同發(fā)展等主題進行了坦誠交流和深入研討,并簽署了合作框架備忘錄,凡塔科內先生的回訪是落實合作框架備忘錄的重要體現,也是攜手邁向更深、更實合作的嶄新起點。她感謝凡塔科內先生接受邀請出席2025年北京文化論壇并作精彩發(fā)言,他的發(fā)言從全新視角闡釋科技對文化多樣性的影響以及文化與科技的關系,這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和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提供了有益啟示。她表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在數字技術尤其是經濟領域的應用研究上與凡塔科內專業(yè)領域高度契合,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專家學者可以與其在金融、經濟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通過國際比較研究,形成對經濟、政治、社會發(fā)展有價值的建議。她提出,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正面臨數字技術、AI對學術研究的挑戰(zhàn),如構建可靠模型、拓展文獻檢索和定量分析等,希望雙方以合適方式開展交流共享,并從歐洲視角反饋對中國和北京發(fā)展的觀點。

范文仲表示,此次交流活動是雙方深化交流合作的重要體現,將為雙方帶來新的思想啟迪,希望雙方進一步加強交流往來,實現合作共贏。在交流中,凡塔科內先生分享了對北京和北京文化論壇的深刻印象。他表示,北京作為一座歷史與現代交融的城市,讓人印象深刻,它不僅保留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還展現出鮮明的創(chuàng)新性、包容性和多樣性,短短三天在北京之行讓他收獲頗多。他指出,北京的國際交往中心建設效率以及對綠色低碳發(fā)展的重視,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典范,尤其在大氣污染治理方面的成就。他高度評價2025年北京文化論壇,認為論壇的專業(yè)性和深度令人震撼,它成功地將文化多樣性與科技創(chuàng)新相融合,為專家學者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臺,有助于國際人士更好地理解中國在全球文化對話中的領導作用。他認為,論壇的組織水平一流,邀請了眾多中外嘉賓進行高質量討論,特別是關于文化生態(tài)和科技融合的議題,激發(fā)了他對中意兩國合作潛力的新思考,希望未來能以此為基礎開展更多聯合研究。他在交流中介紹了意大利歐洲研究中心的歷史沿革和業(yè)務領域,并就"中國創(chuàng)新模式對意大利和歐盟的啟示""意大利促進文化遺產保護相關技術經驗"等議題分享了見解,提出雙方以城市經濟為主題開展合作研究的建議。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劉波研究員介紹了北京推進國際交往中心建設情況,經濟研究所、國際問題研究所與管理研究所專家學者圍繞人工智能、數字金融、城市治理、新能源轉型和產業(yè)鏈、供應鏈風險等方面與意方嘉賓進行了深入研討。會后,雙方領導互贈學術著作和紀念品。

凡塔科內先生是參加2025年北京文化論壇后專程訪問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在雙方歷次交流中,意大利歐洲研究中心提供的理念思路和經驗案例,對于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推動國際智庫交流合作、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建設、加快推進"國內一流、國際知名"地方社科院建設目標具有積極的借鑒意義和思想啟發(f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