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路過小區(qū)附近的銀行,63歲的李阿姨就會想起3個月前她向一個未曾謀面的人的銀行卡轉賬的“驚魂一刻”。這樣的事情,新聞上似乎經常能看到。“及時趕來的警察,避免了上當者的資金損失。”
但對于李阿姨來說,她至今心里依然很忐忑。她家二女婿趙剛(化名)也是一位警察。這樣輕易就上當受騙,她在女兒女婿面前多少臉面上有些過不去。因此,她把這事埋進了心里,甚至老伴也不知道她的“過往”。
大、小事都是事
有了那次經歷,李阿姨對警察工作有了更多的關注。最近她和老伴之間最多的話題,就是關于她的警察女婿的故事。
有次一起吃飯,李阿姨聽趙剛說他當民警9年以來,參與抓獲的違法犯罪分子有500多人。李阿姨以為他在凡爾賽。后來,自從趙剛來家里給她修窗戶那事起,她就堅信這一光榮業(yè)績名副其實。
那天早上天氣預報有冷空氣,剛過10點北京就開始北風呼嘯。李阿姨給樓下社區(qū)工作的女兒打電話,想讓她得空幫忙來看看她那漏風的窗戶。中午,只見趙剛急匆匆地趕來了??吹剿麧B著血跡的包扎傷口,李阿姨又著急又擔心,更不忍心讓他冒著大風來為自己修窗戶。“沒事,碰到個帶兇器的,傷口不大。”趙剛輕描淡寫。
修完窗子,他又急匆匆地趕回單位,連李阿姨準備的熱飯也沒吃上一口。看著他用纏著厚厚繃帶的手為她修窗戶,李阿姨心里感到不是滋味。后來,聽女兒說,那天趙剛一大早天不亮就去現場蹲守、跟蹤嫌疑人。三個小時后終于看到嫌疑人出現,趙剛抓住時機,立即就沖了上去把嫌疑人摁倒在地。就是這個時候,他胳膊、手腕等多處感到一陣陣刺痛,原來嫌疑人身上藏有兇器。
李阿姨每念及此事就心驚膽戰(zhàn),雖然她知道這是趙剛的本職工作,但那次使她更真切地感受到了什么是警察的工作。
守護永不缺席
近日,一段西藏地震現場的救援視頻,打動了無數網友。視頻中一位被成功救出的老奶奶緊緊拉著警察的手,感動得落淚。在自然災害的無情侵襲下,我們看到了人類的脆弱與堅韌,而現場救災的警察與受災群眾之間的溫情互動,成為了人們心中的一束光。
仔細觀察不難發(fā)現,近些年警察隊伍中涌現的感人故事不勝枚舉。
關懷與執(zhí)法同行。警察身上的光環(huán),不僅是赫赫戰(zhàn)功,柔性執(zhí)法更是體現了警察的人文關懷。
刑偵民警葛大漢工作現場
都說刑偵戰(zhàn)線一直被譽為公安工作的“尖刀利刃”。很多人熟知的安徽省當涂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教導員葛大漢,他曾榮獲“全國特級優(yōu)秀人民警察”稱號。參與勘查過各類案件現場達3000余起,直接破案200余起,協(xié)破案件1000余起。2024年8月,在一次毒品犯罪嫌疑人的抓捕過程中,葛大漢遇到了一個特殊的情況——嫌疑人當時正騎著電動車帶著7歲的兒子。擔心當場實施抓捕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心理陰影,葛大漢決定暫時放棄抓捕,而是選擇秘密跟蹤直到孩子被安全送至學校后再進行抓捕。
民警劉春以生動有趣方式向社區(qū)宣傳安全防范知識
警察的故事不僅感人,也很生動。曾獲得北京地區(qū)“北京榜樣·最美警察”稱號的劉春,是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人口管理和基層工作大隊一級高級警長。他利用自己的文藝特長,將安全知識融入小品、評書、快板等,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向群眾普及反詐信息。例如,在一次社區(qū)春節(jié)聯歡晚會上,劉春穿上粉紅小棉襖扮成大媽的形象,邊唱邊跳表演山東柳琴戲,上演了一出《社區(qū)大媽說防范》。他還組織社區(qū)文藝宣傳隊,讓居民參與到反詐宣傳活動中來,有效增強了社區(qū)居民的安全意識,改善了治安狀況。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劉春和局里同事一起,籌劃利用微博、快手、抖音、映客這些受眾廣、傳播快的新媒體,向群眾宣傳安全防范知識。
民警劉春在直播宣傳安全防范知識
“摘下警徽,我們也是老百姓”。潘東升,這位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的杰出人物,生前是福建省公安廳黨委委員、福州市政府副市長及市公安局局長。即便身處領導崗位,潘東升依然堅守在工作的第一線。不僅在職位上承擔重要的職責,他在實際行動中,同樣踐行著權為民所用。然而,長期的超負荷工作使他的身體逐漸不堪重負,57歲的他在工作崗位上突發(fā)疾病,盡管醫(yī)療團隊全力搶救,但遺憾的是,他還是離開了我們。潘東升的一生,是對服務人民這一信念的最好詮釋;而他留下的遺物,簡單卻充滿深意——一個陪伴了他13年的尼龍公文包,以及一個使用超過30年的錢包,錢包里常年珍藏著一張泛黃的家庭合影,那是他與家人共同的記憶。
警察的故事很簡單,但并不普通;他們的使命是職業(yè)要求,但更是為民擔當。如今,李阿姨深切地感受到警察工作的艱辛與崇高。1月10日是第五個“中國人民警察節(jié)”,她和老伴為趙剛精心準備了一份節(jié)日禮物。
作為一名普通百姓,在這個警察節(jié)里,我心里對默默奉獻的警察們是致以敬意的。他們不僅是法律的執(zhí)行者,也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穩(wěn)定器”。警察盡職盡責的工作,讓我們的生活更有安全保障,社會也更具公平正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