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問題導向是我們黨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四下基層”一個鮮明特征,就是堅持問題導向、增強問題意識,敢于正視問題、善于發(fā)現問題,以解決問題為根本目的。第二批主題教育在基層開展,同群眾聯系更直接、面對的矛盾問題更復雜、群眾期待解決的問題更具體。把“四下基層”要求貫徹落實到主題教育各項重點措施之中,就要用好“四下基層”這個推動解決問題的新抓手,不斷提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新思路新辦法,實實在在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11月17日拍攝的江蘇揚州瘦西湖風景區(qū)景色(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照片,北京,2023年11月18日。 新華社發(fā)(孟德龍攝)
“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下基層”從“聲邊”到“身邊”,貴在直面疑惑、聚集民力。理論宣講不是為了講而講,而是為了推動理論大眾化通俗化,讓廣大干部群眾不斷加強思想理論武裝,進而能夠解決實際問題、推動各項工作。用好“四下基層”這個新抓手,就要推動黨員干部從滿足群眾需求入手,堅持“你需要我講什么就講什么”,既思考“講什么”,也創(chuàng)新“怎么講”,既聚焦“接地氣”,也考慮“有靈氣”,切實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活講透,把黨的為民宗旨、惠民利民政策講清楚講明白,把“黨的政策主張”變?yōu)?ldquo;群眾自覺行動”。
“調查研究下基層”由“腳力”及“能力”,貴在掌握實情、精準施策。調查研究是謀事之基、成事之道,聽民聲方能解民憂、訪民意方能辦實事、察民情方能促發(fā)展。用好“四下基層”這個新抓手,就要推動黨員干部勤下基層調研,腳底多沾泥土、收集好民意,心里多想百姓、掌握好最急事最難題,及時制定科學合理、切實可行的措施。對發(fā)現的矛盾問題,不能因為問題小就“選擇性處理”,更不能因為一些問題屬于歷史欠賬就“放一邊”“看不見”,也不能因為難度大就“繞著走”,而是以釘釘子精神破解難題,并通過解剖一個問題推動解決一類問題。
“信訪接待下基層”變“坐診”為“出診”,貴在將心比心、化解訴求。信訪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窗口。變群眾“上訪”為干部“問訪”是信訪接待下基層要義之一。用好“四下基層”這個新抓手,就要推動黨員干部帶著感情腳步向下,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多到矛盾相對集中、問題相對復雜、歷史遺留問題較多的地方去,點對點分析群眾反映問題的癥結,對受理的群眾訴求,一件接著一件干,做到事事有回聲,件件有落實,切實把矛盾化解在源頭和萌芽狀態(tài),真正把群眾工作做到“家門口”。
“現場辦公下基層”從“機關會場”到“基層現場”,貴在注重實效、講究時效。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用好“四下基層”這個新抓手,就要把破難題、促發(fā)展,辦實事、解民憂作為現場辦公的重要內容,緊盯發(fā)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層所盼、民心所向的問題,現場研究、現場指導、現場協(xié)調,既重實效、又求時效,努力把問題解決在一線、矛盾化解在一線、工作落實在一線,著力解決民生領域突出問題,讓人民群眾在高質量發(fā)展中共享高品質幸福生活。
主題教育的成效最終要落實到自覺踐行中。用好“四下基層”這個新抓手,不斷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持續(xù)解決困擾群眾的難點問題,不斷打通制約社會發(fā)展的矛盾堵點,在為民辦實事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成長成才,就能不斷開創(chuàng)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來源:宣講家網)
作者單位:安徽省委組織部研究室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