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明來源的鏈接,點擊后手機中毒;輕易向別人透露自己的驗證碼,銀行賬戶里的資金瞬間“清零”;陌生號碼打過來說你中獎的,一般都是騙人的,千萬不能貪小便宜相信,不然可能吃大虧……近年來,電信網(wǎng)絡詐騙手段不斷翻新,有人愛貪圖小便宜、對新型詐騙認識度和警惕性有所放松,時常陷入虛構的詐騙“劇本里”,輕信對方所謂的客服等身份,對不法分子言聽計從、從而使不法分子的計謀成功。正所謂“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其實,反電信網(wǎng)絡詐騙需要事后打擊,但不如事先防范;需要事后追贓,但不如事先識破。能否看穿騙子的把戲,關鍵看能不能把持住貪心和不甘心。只有拒絕不明來歷的誘惑,才能為自己設置一道安全門。
今年暑假,電影《孤注一擲》掀起了觀影熱潮,截至目前票房還在不斷上漲。這部以電信詐騙為題材的電影,成為反詐宣傳的好載體。詐騙集團運作設計可謂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其實邏輯簡單明了,就是利用吃瓜群眾的貪婪心理,主動上鉤,或者半推半就,就這樣,不僅給騙子留下可乘之機,也為自己上當受騙埋下伏筆……觀者在感慨劇中人物命運的同時,真正接受了一次反詐教育和“精神洗禮”。
打防挽損“一盤棋”,反詐經(jīng)驗要升級。在行騙與防騙的博弈中,一方面,公安機關要堅持全鏈條縱深打擊,健全涉詐資金查處機制,推動強強聯(lián)手,強化法律支撐,不斷提升對電信網(wǎng)絡詐騙違法犯罪的打擊效能。另一方面,要注重源頭治理,強化技術反制和預警監(jiān)測等技術“攻防戰(zhàn)”,建立健全安全評估、責任追究、信用懲戒等制度,進一步明確金融、電信、互聯(lián)網(wǎng)行業(yè)的監(jiān)管責任,推動相關行業(yè)強化屬地管控綜合治理,加強犯罪源頭地綜合整治,就能夠合力擠壓涉詐犯罪分子的生存空間,讓電信網(wǎng)絡詐騙無處遁形。
反詐宣傳不停歇,守護群眾“錢袋子”。針對網(wǎng)絡安全新特點新挑戰(zhàn),各地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在網(wǎng)絡安全宣傳周宣傳活動中,一方面,要通過講解、發(fā)放宣傳資料、張貼反詐海報,小喇叭播放、入戶宣傳等形式,全方位、多角度向群眾宣傳電信網(wǎng)絡詐騙的特點和犯罪分子的慣用手法,對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刷單兼職類詐騙、貸款類詐騙、冒充客服退款類詐騙、冒充領導轉賬類詐騙等電信詐騙手段,通過小喇叭等方式進行“灌輸式”宣傳。提高群眾識騙防騙能力,切實保障群眾財產(chǎn)安全。另一方面,要幫助轄區(qū)居民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并正確開啟各種“預警”功能,準確識別詐騙信息,最大限度減少被騙可能性。我們相信,只要全社會都積極行動起來,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齊抓共管、群防群治,就一定能夠筑牢反電詐“防火墻”,捂緊老百姓“錢袋子”。
狐貍再狡猾也斗不過好獵手。需要指出的是,盡管不法分子行騙花樣層出不窮,但最終還是為了套取受害人的銀行卡號、密碼、轉走資金。公民個人既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一旦接到不明電話要詢問親友或及時報警,也不要輕易透露個人身份或銀行卡信息,更不能輕易向陌生賬戶匯款。只有提高警惕,才能筑牢“第一道反詐騙防線”,守護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讓互聯(lián)網(wǎng)更好地造福群眾。(來源:宣講家網(wǎng))
作者單位:安徽省潁上縣盛堂鄉(xiāng)人民政府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wǎng)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wǎng)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span>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