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在暖陽和風中,我們迎來了“五四”青年節(jié)?;仡櫄v史,1919年巴黎和會的結果傳到國內,舉國憤慨。5月4日,來自北京大學等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隨后舉行示威游行,“五四運動”自此拉開帷幕。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愛國主義,就這樣孕育了“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五四精神”。青年是社會力量中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104年以來,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賡續(xù)五四精神,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歷史洪流中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的青春樂章。
新征程上,廣大青年定當扛起時代使命,傳承五四精神,鉚足勤于學習的鉆勁、敢于擔當的拼勁、善于攻堅的闖勁、甘于奉獻的韌勁,將青春“小我”融入強國“大我”,高揚信仰之“帆”、掌穩(wěn)為民之“舵”、勤劃奮斗之“槳”,為中國式現(xiàn)代化“巨輪”破浪前行、行穩(wěn)致遠注入更多青春“動能”。
一是要牢固樹立理想信念。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定理想信念是終身課題,需要常修常煉,要信一輩子、守一輩子。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強國復興是職責,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奮進新征程,廣大青年要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抱負,永葆“赤子之心”,胸懷“國之大者”,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決心意志,深植“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始終做到旗幟鮮明講政治,不改心、不移志。要以主題教育為契機,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在理論教育中砥礪“烈火丹心鑄忠誠”的政治品格,真正讓理想信念融入血液、刻入骨髓,才能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中真正擔起家國大義,譜寫新時代青年的愛國奉獻之歌。
二是要保持時刻學習的勤奮態(tài)度。青年正處于人生“扎根”“壯苗”“長個”的關鍵階段。104年前,無數有志青年堅持追求真理、探索救亡道路、播撒革命種子,在“讀萬卷書”中“行萬里路”,學習傳播馬克思主義,用科學理論為國人指明了一條康莊大道。奮進新征程,廣大青年要賡續(xù)“五四精神”,永葆終身學習熱情,持之以恒,勤學苦練,能吃學習的苦、歷練的苦、成長的苦,置身于政治歷練、理論武裝、黨性錘煉中,發(fā)揚“擠”的精神和“鉆”的勁頭,主動學習理論知識,不斷在實踐鍛造中增志氣、強骨氣、硬底氣,構筑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三是要堅持知行合一,同人民齊奮斗。同人民一起奮斗,青春才能亮麗;同人民一起前進,青春才能昂揚;同人民一起夢想,青春才能無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代中國青年要有所作為,就必須投身人民的偉大奮斗。”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fā)展的最好時期,既面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yè)的人生際遇,也面臨著“天將降大任于斯人”的時代使命。奮進新征程,廣大青年要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要做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模范,帶頭站穩(wěn)人民立場,腳踏實地、求真務實,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甘于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征途漫漫,惟有奮斗。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才能在新征程上作出無負時代、無負歷史、無負人民的業(yè)績。(來源:宣講家網)
(作者:胡曉嵐 共青團安徽阜陽市潁東區(qū)委員會兼職副書記、阜陽市潁東區(qū)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主任; 儲鈺 阜陽市西站客運有限公司 )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span>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