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地震災害為何如此巨大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土耳其地震災害為何如此巨大

北京時間2023年2月6日9時17分(當?shù)貢r間2月6日4時17分),土耳其卡赫拉曼馬拉什?。ū本?7.15度,東經36.95度)發(fā)生7.8級強烈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此后,6日18時24分(當?shù)貢r間6日13時24分)再次發(fā)生7.8級地震。截止到2月9日地震已造成土敘兩國超過1.6萬人遇難。

地震是地球上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但一天之內發(fā)生兩次強震,實屬少見。今天我們請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研究員孫士鋐就此次土耳其地震的特點,以及何為“雙震”、“動物行為異常”是否可以預報地震、全球的強震活動是否進入活躍期等,和大家一探究竟。

1.影響這次地震災害的主要原因

土耳其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地震災害非常嚴重。過去的一百年內,發(fā)生嚴重破壞性地震達40次,平均每兩年半一次。地震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shù)已超過40萬。

這次地震至少波及到土耳其國內33座大中型城市。其中,有數(shù)百萬人口的土耳其南部重要的工業(yè)和制造中心加濟安泰普,距震中只有33公里,受到的影響非常大。根據(jù)地震發(fā)生時的現(xiàn)場視頻畫面看,當時正值深夜,許多居民都處在睡夢中,地震來得非常突然,民眾根本就沒有任何準備。由于大量倒塌后的建筑材料堆積如山,仍有不少壓埋者沒有挖掘出來,無疑這場地震將會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損失慘重,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幾個方面值得我們關注。

1.斷層是發(fā)生此次地震的元兇

土耳其的地質構造背景主要受阿拉伯板塊(隸屬于非洲板塊的一個2級塊體)和歐亞板塊碰撞過程的控制。阿拉伯板塊相對歐亞板塊向北運動,每年約18毫米。土耳其所處的安納托利亞塊體,其北邊界為北安納托利亞斷層。北安納托利亞斷層長1500公里,呈東西方向橫貫土耳其北部,強震活動頻繁,地震災害嚴重。1939年在該斷層東段的埃爾津詹發(fā)生7.9級地震,死亡3萬余人;1999年的伊茲米特7.8級地震發(fā)生在該斷層的西段,死亡1.7萬余人。

這次7.8級地震發(fā)生在安納托利亞塊體的東南邊界,即東安納托利亞斷層的西段。東安納托利亞斷層北東走向,長約550公里,它從東土耳其東北的Karloova延伸到西南的Maras,與近南北走向的死海斷層交匯,地震就發(fā)生在交匯部位。這次相隔9個小時發(fā)生兩次7.8級地震,與斷層交匯處的復雜構造背景有關。地震時,處在東安納托利亞斷層與死海斷層上的建筑物均遭到了嚴重的毀壞。

2.建筑物質量較差是人員傷亡慘重的重要原因

土耳其自上世紀80年代開始經濟發(fā)展較快,在盲目追求建房速度的過程中,大批居民樓使用質量較差的建筑材料,并出現(xiàn)許多違章建筑,這些建筑及大量無鋼筋磚砌建筑都很不抗震。這次地震中還有大量的建筑物是由于設計不合理,底層空間較大,造成嚴重倒塌或房屋整體傾斜。由于建筑材料中摻有泥沙,地震造成各樓層的框架節(jié)點失效,填充墻開裂破碎,有的建筑物粉碎性毀壞,還有許多建筑物因地基不穩(wěn)或嚴重下沉而倒毀。至于當?shù)剞r村地區(qū)的石砌和土坯結構在強震面前更是脆弱。因而,釀成這次地震大量房倒人亡的慘劇。

3.次生災害導致災情的進一步擴大、加重

因地震引發(fā)的山體滑坡、泥石流、海嘯、水災、火災、爆炸、毒氣泄漏等統(tǒng)稱為地震次生災害。這次地震引發(fā)了多起火災、爆炸,當?shù)貢r間6日17時左右,土耳其南部港口伊斯肯德倫港裝有貨物的集裝箱突發(fā)火災,火焰迅速蔓延,使該港口遭受了嚴重破壞。另有報道稱,土耳其東南部哈塔伊省的天然氣管道在7.8級地震后發(fā)生爆炸,并引發(fā)火災,哈塔伊省處在地震區(qū)向南延伸的死海斷層上。多地發(fā)生的火災、水災及地質災害等,導致這次災情的進一步擴大、加重。

4.地震現(xiàn)場開展的救援行動困難重重

這次地震的一個特點是,余震頻繁,震級高且范圍廣,成為救災的嚴重阻礙。距第一次大地震發(fā)生僅9個小時,在震中東北方向95公里處再次發(fā)生7.8級地震。在24小時內,震區(qū)已連續(xù)發(fā)生上百次4級以上的有感余震,綿延超過300公里。在新聞畫面中可以看到,救災現(xiàn)場因地面的突然振動而暫停。同時,因天氣遭受大雪、大霧,能見度低,交通受阻,還因霍亂、電力電信等的困擾,救援人員很難在震后第一時間到達現(xiàn)場。

綜上,此次地震最應引以為鑒的是:在城市規(guī)劃和建設中,一定要注意避開活動斷層和軟弱地基,嚴格依法進行抗震設防,加強工程質量的監(jiān)管力度,提高城市的整體抗震能力,才能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2.需要搞清的兩個地震概念

上文提到,在城市規(guī)劃和建設中,一定要注意避開活動斷層和軟弱地基。那么,什么是活動斷層呢?

地殼巖層因受力達到一定強度而發(fā)生破裂,并沿破裂面有明顯相對移動的構造稱為“斷層”。“活動斷層”是指1萬年以來有活動的斷層。“地震活動斷層”則是指曾經發(fā)生和可能再次發(fā)生地震的活動斷層。

地震活動斷層具有很強的破壞力,因此要探測活動斷層的位置,使建筑盡可能地避開地震活動斷層。

此次土耳其地震有一個突出的特點——有兩個震級相當?shù)闹髡穑@種情況屬于震群型地震中的雙震型地震。要理解這些地震名詞,需要來說說什么是地震序列。

地震序列是指某一時間段內連續(xù)發(fā)生在同一震源體內的一組按次序排列的地震。一個地震序列中,最強的地震稱為主震;主震后在同一震區(qū)陸續(xù)發(fā)生的較小地震稱為余震;主震前在同一震區(qū)發(fā)生的較小地震稱為前震。

地震序列可分為3類:

主震型 主震的震級高,很突出,主震釋放的能量占全地震序列的90%以上,它又可分為“主震—余震型”和“前震—主震—余震型”兩類;

震群型 沒有突出的主震,主要能量是通過多次震級相近的地震釋放出來的,如果地震序列中有兩個震級接近的最大地震,則稱為雙震型(一般將雙震型歸為震群型);

孤立型(單發(fā)性地震)其主要特點是幾乎沒有前震,也幾乎沒有余震。

造成地震災害的因素很多,如震級的大小、地震的深度、地震發(fā)生的時間,以及發(fā)生的環(huán)境(如人口密度、經濟狀況、地形等),一般情況下,主震型與震群型的地震引發(fā)的災害都比較嚴重。我國在2008年發(fā)生的汶川8.0級地震為“主震—余震型”,其最大余震為6.4級;1976年在云南龍陵發(fā)生的7.3級、7.4級地震,屬于震群型中的雙震型地震,兩次地震只相隔2個小時。

3.動物等宏觀異常能否預報地震

據(jù)有關報道,土耳其7.8級地震發(fā)生前,有人觀測到鳥類行為出現(xiàn)異常,大量的鳥類停在高高的樹枝上,高聲鳴叫,亂作一團。還有人拍到土耳其地震前,天空出現(xiàn)“藍光”,并猜測這是大地震的前兆。

其實,每次大地震后都會出現(xiàn)一些有關震前動物等宏觀異常的信息報道,隨之也會有人問:“動物等宏觀異常能預報地震嗎?”

本文先舉一個例子:1975年遼寧海城地震前,丹東絲綢廠一工人在2月4日大震前20分鐘,看見自家養(yǎng)的熱帶魚忽然翻騰,躍出水面發(fā)出尖叫聲,立即把兩個孩子抱出屋外,離開屋不一會兒就發(fā)生了大震(這不是個案,事例很多)。熱帶魚的異常救了3個人的生命,人都救了你還能說動物不能預報地震嗎?但是,政府相關主管部門能根據(jù)這現(xiàn)象作預報嗎?肯定不行。

地震預報的后果具有很強的兩極性,非利即害。報準了,會減輕人員傷亡、取得重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報不準則會造成巨大的社會經濟損失,正常的社會秩序被打亂。因此,大地震預報是一項高風險行為,但丹東絲綢廠工人的行為,其風險幾乎是零,哪怕地震沒有發(fā)生也毫無影響。所以對個人來說,地震之前出現(xiàn)的動物等宏觀異常是至關重要的預兆,可以作為自己的避震依據(jù),幫助逃生。這也是為什么地震部門在開展地震科普時,把動物等宏觀異常作為一項內容的原因之一。

現(xiàn)實中,地震宏觀異常還是有其普遍性的。我國1966年—1976年間共發(fā)生9次7級以上大地震,都有普遍的宏觀異常出現(xiàn),尤其是動物異常。如1975年海城地震,震前出現(xiàn)了30多種近900起動物異常,個體數(shù)量超過2000例;在地震前發(fā)現(xiàn)各種地下水點異常近600處,主要表現(xiàn)為水位的顯著升降、水井發(fā)渾、變色變味、溫泉斷流等。

地震孕育過程中,會伴隨產生許多物理、化學變化及大地形變等,這些變化與動物異常、地下水異常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系??赡苡捎趶娬鹎暗穆?、光、電、地溫、地氣味等變化,導致動物生活環(huán)境改變,直接刺激動物的相關感覺器官而引起異常反應,如海城地震前,震區(qū)地溫增高2℃—3℃,這就可能引起冬眠的蛇出洞。

當然,無論是動物行為異常,還是地下水的大幅度升降變化,也可能存在著與地震無關的別的原因。例如周圍地區(qū)地下水的過量開采,氣候上的反常現(xiàn)象,動物本性的生理因素等。因此,需要通過開展地震科普引導人們去準確識別震前宏觀異常。

4.地球內部活動有明顯增強態(tài)勢

地球進入21世紀以來的20年內,其內部發(fā)生了3組巨大的能量活動。

【第一組】2004年—2011年的6年4個月內,發(fā)生了3次9級左右的巨大地震。

2004年12月26日印尼9.1級地震;

2010年2月27日智利8.8級地震;

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級地震。

其中,2004年12月26日印尼9.1級地震使地球自轉加快了6.8微秒。地震引發(fā)印度洋大海嘯,造成近30萬人死亡。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級地震使日本本州島向東移動約3.6米,使地球自轉加快1.6微秒。地震造成2萬余人死亡。

【第二組】2013年—2018年的6年內,發(fā)生了5次8級左右、深度在600公里的深源大地震。地震位于地球內部高溫高壓的上地幔。

2013年5月24日鄂霍茨克海8.2級,深度600公里;

2015年5月30日日本小笠原群島8.1級,深度690公里;

2015年11月25日秘魯7.6級、7.7級,深度600公里、610公里;

2018年8月19日斐濟群島8.1級,深度570公里;

2018年9月6日斐濟群島7.8級,深度640公里。

其中,2013年5月24日俄羅斯遠東地區(qū)鄂霍茨克海8.2級深震,相距7000多公里的莫斯科的高層建筑亦有震感。2015年5月30日日本小笠原群島西部海域8.1級深震,相距1000多公里的東京震感強烈。

【第三組】2018年發(fā)生了一組強大的火山噴發(fā)(深度在100—200公里)

5月3日至17日夏威夷基拉維厄一系列火山噴發(fā),高度9100米(相當于8級地震);

5月23日印尼日惹附近的莫拉比火山噴發(fā),高度2000米(相當于7級地震);

6月22日、27日,日本新燃岳火山噴發(fā),高度2600、2200米;

7月2日印尼阿貢火山噴發(fā),高度2000米;

8月23日千島群島埃別科火山噴發(fā),高度4000米;

10月3日印尼蘇拉威火山噴發(fā),高度4000米。

上述3組發(fā)生在地球內部,深度在10—20公里、100—200公里、600—700公里的強大的能量釋放,表明現(xiàn)今地球內部活動有明顯增強的態(tài)勢,應引起人類社會的關注。

責任編輯:王梓辰校對:翟婧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