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圓滿完成任務平安歸來。歷經3次出艙、神舟乘組“太空會師”、在軌順利交接,神舟十四號乘組一次次往返天地之間,是一次次逐夢航天的跨越,讓世人看到“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也讓世人驚嘆“中國空間站永遠值得期待!”
滿載期待,載人飛船領跑浩瀚蒼穹;響徹寰宇,航天強國終會圓夢九天。從天宮、天和到天問,中國航天事業(yè)解碼強國“天”之問,不斷創(chuàng)造新的歷史,書寫新的奇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航天強國要靠一代代人接續(xù)奮斗。”新時代青年讀懂航天事業(yè)背后的精神密碼和奮斗力量,拿好接力棒,奮進新征程,矢志在青春賽道上奮力譜寫新的逐夢答卷。
常懷“叩問天宮”之心,在“精神永不倦怠”中轉化遠航新動能。“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的載人航天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十年櫛風沐雨,一代代航天人牢記黨和人民重托,肩負強國有我使命,將載人航天精神發(fā)揚光大,實現“問天”“夢天”到“巡天”新的偉大飛躍。“人無精神不立”,新時代青年要傳承弘揚載人航天精神,滋養(yǎng)愛國主義情懷,堅定歷史自信和趕考決心,從“叩問天宮”中汲取敢闖敢試、善作善成精神“養(yǎng)料”,錨定航標不動搖,激發(fā)“一起向未來”正能量。青年強則國家強,新時代青年當永葆“學不可以已”的干事勁頭,立足所學、立足本職,將個人鴻鵠之志融入中國夢中去實現,在知重負重、知責負責中學習研究實踐,不斷錘煉過硬本領,決不能松勁歇腳、疲勞厭戰(zhàn)。
常蓄“往返天地”之力,在“追夢永不止步”中標注科創(chuàng)新高度。往返天地間,追夢正當時。中國航天科技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是關系綜合國力的基礎性戰(zhàn)略性支撐,是關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大計。幾十年來,航天科技不斷突破、永攀高峰,一大批航天青年挑重任、當主角,成為逐夢新征程上的最閃亮的“注腳”之一。太空探索永無止境,追夢就永不止步,向夢而行,“變不可能為可能”的追夢之旅賦予了新時代青年新的使命任務。無論處于什么崗位、在什么場合、以什么身份,都當以“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為新時代好青年“標準線”,保持意志力堅忍力耐力,堅決守住清正廉潔“底線”,不懈追尋現代化建設能力“高線”,不斷滿足新時代發(fā)展需要。要立足所能、鍛長所能,準確把握科技第一生產力、創(chuàng)新第一動力的戰(zhàn)略定位,爭做基層一線的“多面手”人才、國家科技前沿的緊缺型人才、經濟主戰(zhàn)場的高精特新領域人才,在開辟發(fā)展新領域新賽道再立新功。要加強斗爭本領養(yǎng)成,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指導實踐、突破自我,在守正創(chuàng)新中積蓄斗爭經驗,在居安思危中育新機開新局,爭做高質量發(fā)展“弄潮兒”,既為一域增光、又為全局添彩。
常行“頂天立地”之舉,在“奮斗永不停歇”中塑造服務新優(yōu)勢。前方有光,路在腳下,航天夢、中國夢都要靠奮斗來實現,中國青年義不容辭、責無旁貸。中國航天事業(yè)是為民造福的偉大事業(yè),利用航空航天成果更好造福世界人民,提升人民生活品質。要秉持干事要實、標準要高、服務要好原則,堅持問題導向,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亮劍”,鍛造“頭頂天”的硬脊梁、“扛千斤”的鐵肩膀、“涉灘闖關”的硬骨頭,腳踏實地為民辦實事。要在聯(lián)系基層、聯(lián)系群眾中用好調查研究“傳家寶”,在改革攻堅、應急處突、志愿服務中錘煉群眾工作能力,多拜群眾為師,多說群眾話,始終接受人民批評和監(jiān)督,不斷贏得人民信任和擁護,為高質量發(fā)展廣泛匯聚民智民力。要在面對新形勢、適應新要求、迎接新挑戰(zhàn)中擦亮接續(xù)奮斗為民底色,厚植永久奮斗責任使命,集聚團結奮斗智慧力量,用心用情用力搭好“連心橋”、共筑“同心圓”,在堅守初心、擔當使命中繼續(xù)書寫為民造福新榮光。(來源:宣講家網)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22/1206/1187056.shtml
作者單位:淮南市大通區(qū)大通街道黨工委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