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強國”北京9月8日電 為愛“減負”,幸福家風。黨的十八大以來,民政部門多措并舉治理天價彩禮、大操大辦、低俗婚鬧等婚嫁陋習,倡導文明嫁娶,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9月8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fā)布會,民政部副部長詹成付在會上介紹,民政部從自身職能出發(fā),從2018年起,將婚俗改革納入日程重點推進,并于2021年4月和9月,先后兩批確定了32家全國婚俗改革實驗區(qū),各地也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確定了一些地方性婚俗改革實驗區(qū)。目前,各個實驗區(qū)開展的改革工作確有成效,得到了社會方方面面的好評。最突出的是各個實驗區(qū)的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陋習得到有力遏制。
詹成付表示,總結各地的工作實踐,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治理天價彩禮等婚嫁陋習。有的以案說法,加大對天價彩禮、大操大辦等婚嫁陋習危害的宣傳力度,營造社會氛圍;有的簡化、創(chuàng)新婚禮形式,以簡約適度、“零彩禮”、集體婚禮等形式引領時代風尚;有的把抵制高價彩禮、鋪張浪費等納入村規(guī)民約、居民公約,對彩禮的標準、婚宴的標準、隨禮標準、參加人數(shù)等作出規(guī)定。
二是倡導文明家風。采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好家風、好家教、好家訓進家庭、進社區(qū)、進村莊、進校園、進企業(yè)活動,用身邊人、身邊事宣傳帶動,感化鄰里,和睦家庭。一些地區(qū)通過開展“家風銀行”活動收集好家風家訓,挖掘和弘揚優(yōu)秀家風、家教、家訓文化,開展“文明家庭”“好婆媳”活動,群眾精神風貌得到了明顯改觀。
三是加強婚姻家庭輔導工作。各地依托婚姻登記機關向婚姻當事人宣傳婚姻法律法規(guī),進行婚前教育、夫妻矛盾調適,提高當事人維護婚姻家庭的綜合能力,減少沖動離婚行為。目前,全國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婚姻輔導室設置比例超過75%,離婚調解成功率大幅提升。
談及下一步的工作部署時,詹成付表示,從民政工作角度看,婚姻改革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最近這兩年推行婚姻登記“跨省通辦”,在七個省進行改革試點,得到了很多老百姓的高度評價。
下一步,民政部將積極推進擴大婚姻登記“跨省通辦”試點范圍,讓更多群眾受益。加強婚姻登記設施設備建設,特別是不斷提高婚姻登記信息化水平,盡快把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婚姻登記信息數(shù)據(jù)全部電子化,不斷地擴大試點范圍。民政部會進一步加快進度,讓婚姻登記改革的成果惠及更多人。(“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記者張智萍)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