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認識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的深刻內涵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深刻認識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的深刻內涵

4月1日出版的第7期《求是》雜志發(fā)表了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xiāng)村振興》。文章指出,“要牢牢把住糧食安全主動權。糧食多一點少一點是戰(zhàn)術問題,糧食安全是戰(zhàn)略問題。”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關系國家經濟的大賬本、國家安全的大戰(zhàn)略,不能有絲毫松懈。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糧食安全形勢愈發(fā)嚴峻,更要念茲在茲、高度重視。

糧食安全不僅是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抓糧食安全,就是講政治,就是謀發(fā)展。自古以來,關注老百姓的吃飯問題,始終是個“民信”工程。歷朝各代賢士的先進性主張,都強調執(zhí)政者要想方設法儲備更多糧食,以應天災人禍,不能讓老百姓餓死??鬃拥牡茏幼迂?,曾經向孔子請教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說了四條,其中“足食”位居第一,“民信”處于第二。意思是說,執(zhí)政者要想取得老百姓的信任,首先要關注糧食安全,保證能夠“養(yǎng)民”。沒有這一條做基石,政策說得再好,也難讓人相信。“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不能得到老百姓的信任,江山社稷就立不起來,執(zhí)政也必然垮臺。“仁”的政治主張融化在“養(yǎng)民”意識中,而“養(yǎng)民”意識又恰當?shù)伢w現(xiàn)了“仁”的主張。“君(國家)要養(yǎng)民,民靠君養(yǎng)”,作為一種政治主張正式形成后,對后世的政治文化和國民心態(tài)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許多思想家、政治家,出于維護本階級利益的需要也紛紛以此為主線進行闡釋。從西漢的黃老學說“無為而治”,到后來歷朝歷代不斷興起的改革,無一不是“君要養(yǎng)民”的具體行為。曹魏屯田,盡管“于官便,于客不便”(《三國志·魏志·任峻傳》),也是一種“養(yǎng)民”。西晉在頒布占田制同時還規(guī)定了課田制度,仍然是一種“養(yǎng)民”。從北魏的均田令授百姓以露田和桑田,到唐初的均田令授百姓以永業(yè)田和口分田,從王安石的均輸法、農田水利法、青苗法、方田均稅法,到張居正的“一條鞭法”,無一不是在探索“君要養(yǎng)民”的有效舉措。這就告訴我們,作為一個農耕人口大國,糧食不僅是餐桌上的食物,而且是與政治、經濟、社會、人文緊密相連的治國安邦的“圣品”,必須放在首要位置高度重視。“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我國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決定了我們必須要把關系十幾億人吃飯大事的耕地保護好,絕不能有閃失。”“農田就是農田,農田必須是良田。決不允許任何人在耕地保護上搞變通、做手腳,‘崽賣爺田心不疼’。”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些諄諄話語,為我們深刻理解和切實抓好糧食安全“國之大者”提供了重要遵循。各級黨員干部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抓好發(fā)展和安全兩件大事,深刻認識保護耕地和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強化底線思維,加強依法管理,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自覺把抓糧食安全與講政治、謀發(fā)展統(tǒng)一起來,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糧食安全不僅是個戰(zhàn)術問題,更是一個戰(zhàn)略問題。抓糧食安全,就是靶向精準,就是戰(zhàn)略遠見。自古以來,中國就是人口大國。吃飽肚子是中國老百姓孜孜以求的夢想,但歷朝歷代都沒能圓上這個溫飽夢。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中國是世界上最貧窮落后的國家之一。美國原國務卿艾奇遜斷言:中國歷朝歷代都沒有解決老百姓的吃飯問題,中國共產黨也解決不了。然而,雄辯的事實作出了有力的回答:新中國成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億萬農民用汗水和智慧,開展了波瀾壯闊的偉大實踐,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yè)現(xiàn)代化道路。從1949年全國糧食產量僅有2264億斤,到2021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13657億斤,已經連續(xù)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我們用占世界9%的耕地養(yǎng)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是世界農業(yè)史上的奇跡。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脫貧攻堅擺在治國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脫貧攻堅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組織開展了聲勢浩大的脫貧攻堅戰(zhàn)。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zhàn)取得了全面勝利,現(xiàn)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qū)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創(chuàng)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同時,習近平總書記提醒各級領導干部:“要牢記歷史,在吃飯問題上不能得健忘癥,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這表明了解決“國之大者”的長期性,反映了我們黨長期執(zhí)政的清醒,昭示了中華民族子孫后代的責任擔當和戰(zhàn)略遠識。在糧食問題上,我們不能盲目樂觀,不能因為連年增產而忽視今后保障糧食安全的難度和壓力。歷史經驗表明,食為政首,谷為民命。我國作為農業(yè)大國和人口大國,始終要把糧食安全放在“國之大者”的戰(zhàn)略高位,始終保持憂患意識,始終作為嚴峻現(xiàn)實問題施以精準戰(zhàn)術抓落地,始終將其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領導干部要有戰(zhàn)略思維,抓工作落實要精準靶向。在糧食安全問題上,“咬住青山不放松”,確保出成績、出實績。

糧食安全不僅是個吃飯問題,也是一個社稷問題。抓糧食安全,就是保民生,就是保國本。在以農為本的古代中國,土神和谷神乃為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土載育萬物,谷養(yǎng)育民眾,土、谷是人們首要的最基本的生活條件,也是古代中國的立國之本、立政之基,社稷是土神和谷神的總稱,成為國家的代稱,主觀上講是忠告統(tǒng)治者必須重視和保證百姓的土地和糧食問題。“社稷之憂”“社稷之患”“社稷之危”“謹奉社稷而以從”,指的都是“國家”的憂慮、隱患、安?!,F(xiàn)在“社稷”一詞已經很少用,但糧食安全始終是“國之大者”,并作為一種政治文化延續(xù)至今。中國古代老百姓往往安于“民靠君(國家)養(yǎng)”,一旦遇到統(tǒng)治者“竭澤而漁”,百姓難以生計就會因“不養(yǎng)”而揭竿而起,嘯聚山林。透視中國歷史上規(guī)模大、數(shù)量多的農民起義,以儒家思想中的“養(yǎng)民”意識作分析,農民戰(zhàn)爭無一不是為了解決“君(國家)養(yǎng)”問題,“養(yǎng)”與“不養(yǎng)”始終是統(tǒng)治者與老百姓矛盾的焦點。以此觀察當今中國,廣袤的華夏大地政通人和、國泰民安,一個根本原因在于我們黨有效解決了14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我國之所以能夠實現(xiàn)社會穩(wěn)定、人心安定,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和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人類前進的推動力量,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唯一宗旨。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從民不聊生到美好生活、從絕對貧困到全面小康,中國人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富裕富足、揚眉吐氣,這一切充分詮釋了我們黨取信于民的不爭事實。歷史和現(xiàn)實告訴我們,把糧食安全作為“國之大者”,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黨和政府的重大政治責任以及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把個人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yè)之中,堅定地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積極與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永葆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lián)系,始終獲得源源不竭的力量支持,不斷夯實和鞏固黨的執(zhí)政之基。

(作者系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理事,原濟南軍區(qū)司令部直工部副部長、教授)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責任編輯:王靜靜校對:吳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