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獨伊:賡續(xù)紅色血脈 矢志不渝奮斗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瞿獨伊:賡續(xù)紅色血脈 矢志不渝奮斗

11月8日是第二十二個中國記者節(jié)。就在幾天前,黨的早期領(lǐng)導(dǎo)人瞿秋白的女兒、新華社原國際新聞編輯部干部瞿獨伊,迎來了百歲生日。

這位賡續(xù)紅色血脈的革命先烈后代,立足本職崗位,勤勤懇懇奉獻(xiàn),書寫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精神品格和崇高風(fēng)范,也為廣大新聞工作者做出了示范、樹立了標(biāo)桿。

1928年,年僅6歲的瞿獨伊隨瞿秋白夫婦赴莫斯科參加中共六大,會后他們留在蘇聯(lián)。1930年7月,瞿秋白和楊之華回國工作,為了躲避國內(nèi)的白色恐怖,他們?nèi)掏磳Ⅵ莫氁亮粝隆?/p>

1941年,瞿獨伊和母親離開莫斯科,從新疆回國,卻被新疆軍閥盛世才滯留、軟禁以至投入監(jiān)獄。敵人審訊楊之華等共產(chǎn)黨員,未能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材料,他們轉(zhuǎn)而盯上了年紀(jì)尚小的瞿獨伊。面對敵人威逼利誘,她絕不屈服。1946年,中共中央把她們救出來送到延安。

1949年10月1日,瞿獨伊通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用俄語向全世界播報了毛澤東主席在開國大典上的講話。瞿獨伊說,這是她一生中永遠(yuǎn)的驕傲,一種民族自豪感讓自己激動不已,“我是含著眼淚翻譯解說大會盛況的”。

1950年,又一重任落在瞿獨伊和她的丈夫李何肩上,他們作為我國第一批駐外記者赴莫斯科建立新華社記者站。

一天,瞿獨伊夫婦像往常一樣乘公交車送稿件到蘇聯(lián)外交部新聞司,下車后突然暴雨如注,夫婦倆全身都被淋透。“蘇聯(lián)工作人員笑著問他們,怎么不雇個人送材料?怎么不自己開車?母親回答說,現(xiàn)在新中國剛成立,凡事都要為國家節(jié)省一點。我們自己送,不麻煩。”瞿獨伊的女兒李曉云說。

李曉云回憶,對國家給的工資待遇,父母主動要求降了工資。他們所得稿費絕大部分都交了黨費,還自費購置記者站所用的收音機和照相機等。

1982年,瞿獨伊正式離休。2018年,96歲高齡的瞿獨伊在微紀(jì)錄片《天地英雄氣》中出鏡,她清唱起《國際歌》,感染了許多觀眾。

2011年,瞿獨伊撰文說,父親瞿秋白唱著《國際歌》從容就義,這首歌是由他翻譯成中文的,這種為信仰視死如歸、忠貞不屈的精神很感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但有些精神是永恒的,希望今天的人們能夠繼承先輩的革命精神,讓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事業(yè)越來越興旺。

責(zé)任編輯:張弛校對: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lǐng)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biāo)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