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精神之源

在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之際,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總書記著眼于民族復興的百年主題,在黨的歷史上首次提出并闡釋了體現(xiàn)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標識性概念——偉大建黨精神,進一步回答了“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重大問題,這是對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的新發(fā)展,豐富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精神原點。為什么要建立中國共產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中國共產黨開辟的偉大道路、開創(chuàng)的偉大事業(yè)、創(chuàng)造的偉大成就,來源于“堅持真理、堅守理想,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偉大建黨精神。中國共產黨是扎根于中華5000年文明、擁有9500多萬黨員、領導著14億多人口大國、具有重大全球影響力的世界第一大執(zhí)政黨,偉大建黨精神的提出,表明我們對黨建規(guī)律和執(zhí)政規(guī)律的認識達到新高度,彰顯了大黨風范和大國自信。偉大建黨精神作為中國共產黨的精神源頭,與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一樣,構成強國必先強黨、強黨必強精神的重要力量。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思想建黨的源頭。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各種政黨蜂擁林立,但300多個政黨和政治力量沒有找到科學的指導思想,民族復興的夢想只能是空想。在各種主義和方案的探索中,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共產主義為遠大理想,使中國人的精神由被動轉為主動,給中華文明注入了新的生機,促進了中華民族的新覺醒。這種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精神,既體現(xiàn)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又體現(xiàn)為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擺脫了封建主義和西方文化的雙重依附。從此,中國共產黨把民族復興與共產主義聯(lián)系在一起、把國家現(xiàn)代化與馬克思主義統(tǒng)一在一起。今天我們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加強理論強黨,就是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組織建黨的源頭。中國共產黨不僅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品格,而且有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組織能力。近代以后中國社會四分五裂、一盤散沙,有些政黨和政治團體盡管也有振興中華的初心,但黨內組織渙散、紀律松弛,沒有能力凝聚群眾。中共一大在浙江嘉興南湖紅船上閉幕,通過了第一個黨綱,規(guī)定了黨員的組織生活和組織活動,避免了舊政黨綱紀松弛的歷史教訓。中共五大第一次正式確立黨的組織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在中國政黨史上,中國共產黨不僅第一次把民族復興建立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基礎上,而且建立在“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上、建立在緊緊依靠群眾、組織群眾的社會基點上,成為組織優(yōu)勢突出、組織能力最強的政黨。今天,我們在組織建黨的基礎上推進制度治黨,就是為了永葆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確保黨始終成為堅強領導核心。

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紅色血脈的源頭。中國共產黨與西方議會中產生的政黨不一樣,從建黨籌備開始就遇到生死考驗和重重磨難,正是依靠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頑強意志,我們黨才從苦難走向輝煌。中共一大開會時,平均年齡28歲的代表全都是知識分子。建黨先驅很多人衣食無憂,卻犧牲了個人利益和家庭利益,甚至獻出了生命。據不完全統(tǒng)計,從1921年至1949年,全國有名可查和其家屬受到優(yōu)撫待遇的黨員烈士達370多萬人。抗美援朝犧牲197000多人,脫貧攻堅中犧牲的黨員干部達1800多人。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從紅船精神到脫貧攻堅精神,奉獻犧牲貫穿于黨的精神譜系當中,紅色因此成為黨的鮮明底色。在新的趕考路上,面對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我們要飲水思源,傳承紅色基因,守好紅色根脈。

偉大建黨精神是建立黨的精神,也是建設黨的精神。思想理論建設是黨的根本建設,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立場。建黨時以知識分子為主的中國共產黨,沒有把自己定位為知識分子活動的俱樂部,而是定位為“群眾黨”。偉大建黨精神,首先偉大在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不是小團體的利益和少數人的利益。不負人民是對黨最大的忠誠,對黨忠誠的落腳點是為人民服務、不負人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從這個意義上說,推進新的社會革命,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一以貫之進行自我革命,把偉大建黨精神繼承下去、發(fā)揚光大。

(作者:肖純柏,系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嘉興學院教授、全國黨建研究會特邀研究員)

責任編輯:劉宇同校對:劉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安備京公網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