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慈悲庵,穿越時空感受崢嶸歲月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走進慈悲庵,穿越時空感受崢嶸歲月

在陶然亭公園,有一座距今700多年歷史的古剎——慈悲庵,在100多年前,這座古剎曾是中共北京組織的秘密據(jù)點,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始人和先驅(qū)者都曾在此秘密開展革命活動。

今年6月1日,經(jīng)過為期約一年的維護,慈悲庵正式對公眾預約開放,“先驅(qū)者的奮斗——慈悲庵黨的早期革命活動”專題展同步舉辦,市民游客可以從文物、展品、老照片等多方面了解慈悲庵的紅色基因。

1

端午小長假期間,不少游客選擇走進這處紅色遺跡,追尋慈悲庵那段充滿革命激情的紅色記憶。

700年古剎被選為革命活動秘密地點

從陶然亭公園南門入園,沿著水清岸綠的公園南湖步行過橋,在中央島的高臺上,有一組古香古色的建筑,這就是始建于元代的慈悲庵。陶然亭公園最有名的陶然亭,就坐落在慈悲庵中。歷史上,慈悲庵是文人墨客薈集賦詠之地,曾留下許多傳誦一時的詩篇。到了近代,這里則成為了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北京革命活動地點。

2

為何選擇慈悲庵作為活動地點?這要從李大釗說起。

據(jù)史料記載,當時,李大釗要為剛剛建立的中共北京早期組織選擇一個秘密工作的場所,在分析各方面條件后,他把目光投向了陶然亭。那時的陶然亭位置偏僻,附近墳冢眾多,如果以上墳為掩護,不容易引起懷疑。

3

1921年夏天,少年中國學會會員陳愚生的夫人病故,葬于陶然亭。李大釗便讓陳愚生以守墓為名,在慈悲庵內(nèi)租借了兩間南屋,在此建立了中共北京黨組織一處秘密據(jù)點。1921年至1923年間,李大釗、鄧中夏、高君宇都曾在慈悲庵進行過秘密革命活動。

百年紅色遺跡 記錄紅色故事

“你看,這張照片和后面的場景一模一樣。”慈悲庵山門前,游客劉女士領著10歲的女兒對著門前大樹下的一張老照片端詳了半天,一會兒看看照片,一會兒又看看山門。“這個是毛主席嗎?”女兒指著黑白照片中的一個年輕人詢問母親。

4

女孩說的沒錯,那就是毛澤東。1920年1月18日,毛澤東與羅章龍、鄧中夏及當時在京的輔仁學社成員共同來到慈悲庵,商討驅(qū)逐湖南軍閥張敬堯的斗爭,并在山門外的古槐下留下了這張合影,這也是青年毛澤東在北京留下的為數(shù)不多的幾張珍貴照片之一。

5

這段與毛澤東同志有關的珍貴歷史,在慈悲庵正在舉辦的“先驅(qū)者的奮斗——慈悲庵黨的早期革命活動”專題展中有詳細介紹。在第一展廳,有許多與毛澤東相關的珍貴歷史資料,比如青年毛澤東與母親和兄弟的合影、與湖南省第一師范學校同學的合影等。而這個展廳重點介紹的,就是毛澤東領導的“驅(qū)張運動”。

6

當時,軍閥張敬堯在湖南任督軍期間作惡多端,尤其在“五四運動”以后,他對湖南的教育事業(yè)和學生愛國運動進行了殘酷的鎮(zhèn)壓。1919年12月18日,毛澤東率領北京驅(qū)張代表團到達北京,在北京的驅(qū)張運動期間,毛澤東組織平民通訊社并親任社長。1920年1月18日,毛澤東到慈悲庵與輔仁學社成員聚會討論驅(qū)張問題,開展請愿等進步活動,留下了佇立在慈悲庵山門前的那張珍貴的黑白合影。

在慈悲庵還有一個尾廳,在這里,公園以群像照片墻的形式集中展示在陶然亭開展革命活動的早期共產(chǎn)黨人。同時用多媒體的形式對中國共產(chǎn)黨早期黨史、進步團體、相關人物及陶然亭公園歷史進行拓展展示。

原景復原 原汁原味定格歷史

為了讓游客能真切感受100多年前慈悲庵發(fā)生的紅色故事,公園在維護過程中下足功夫。走進慈悲庵北配殿,迎面而來的就是一處場景復原。屋內(nèi)陳設極其簡單,只有一溜長桌和幾排碼放整齊的方椅,這些物件記錄下100多年前李大釗、周恩來、鄧穎超、鄧中夏等人在此召開會議的情景。這就是著名的“五團體會議”召開地,墻上所掛的黑白舊照正是召開會議時的歷史定格。

7

1920年初,為營救抵抗日貨被捕學生,周恩來等人在天津遭到警察廳拘捕。出獄后,周恩來一再反思,提出所有社團應該聯(lián)合起來采取共同行動的主張。當年8月16日上午,李大釗領導的北京少年中國學會和周恩來領導的天津覺悟社,以及工讀互助團、曙光社、人道社等5個團體的20余位代表,在北配殿召開茶話會,共同商討救國運動方向等問題。

兩天后,五團體代表齊聚北大通信圖書館,討論并通過《改造聯(lián)合宣言》和《改造聯(lián)合約章》。這次會議發(fā)出了“團結聯(lián)合”“改造舊中國”的吶喊,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推動了革命事業(yè)的發(fā)展。

8

“我們征求文物專家的意見,根據(jù)這張照片,恢復了這間會議室的原貌。”陶然亭公園管理處基建科科長郝剛云帶著記者走進北配殿,手里拿著一張拍攝于1920年8月16日的“五團體會議”老照片。對比這張老照片,這間舊址幾乎復原了照片上的建筑原貌。“以前這里是個吊頂,我們根據(jù)照片恢復成了人字形木結構屋頂。窗戶也都換成了當時的支摘窗,盡量恢復到原來的模樣。”

為了復原慈悲庵山門前毛澤東同志和輔社同仁的合影,公園還對山門和配房進行了原狀復原。郝剛云說,此前配房的門裝的是鐵藝欄桿,維護過程中根據(jù)這張照片進行了改造,拆掉鐵藝門,更換成了寶瓶門。“我們盡量原汁原味地還原,讓游客能體驗到舊址的歷史原貌。”郝剛云說。

9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慈悲庵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輝煌歷程的見證者,講述著它所經(jīng)歷的崢嶸歲月,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參觀指南

慈悲庵參觀時間:

(一)旺季(4月1日-10月31日):8:00開門,17:30停止進入,18:00關門。

(二)淡季(11月1日-3月31日):8:30開門,17:00停止進入,17:30關門。

(三)全年逢周一關閉(法定節(jié)假日除外)。

預約方式:

(一)游客(含政策性免費游客)需提前在微信公眾號“陶然亭慈悲庵預約”(公園唯一預約平臺)分時段實名預約7天以內(nèi)票券。每日線上預約分4個入館時間段,人數(shù)為3300人,約滿為止。

(二)確有參觀需求、無法正常預約的游客(含兒童、老年人、殘疾人、港澳臺及外籍人士等),憑本人身份證或護照等有效證件現(xiàn)場登記或撥打預約電話63535670( 8:30-17:00 ),進行預約參觀。線下預約人數(shù)1000人,約滿為止。預約成功后,游客持身份證原件或有效預約證件原件,按照預約日期和時間點參觀。

(三)20人(含20人)以上團隊可通過微信公眾號“陶然亭慈悲庵預約”進行線上預約講解服務。全天共6場次義務講解,分為上、下午各三場。

責任編輯:張弛校對:王妗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