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紀委五次全會上強調,要“以慶祝建黨100周年為契機,引導黨員、干部加強黨性鍛煉、黨性修養(yǎng)”。黨性是黨員干部的靈魂,是黨員干部立身、立業(yè)、立言、立德的基石。加強黨性鍛煉,是共產黨人改造主觀世界的永恒課題。每個黨員干部,不論黨齡多少、職務高低,都要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把黨內各項法律法規(guī)、準則條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心胸開闊、志存高遠,始終心系黨、心系人民、心系國家,涵養(yǎng)堅強而有力的政治人格,與黨和人民同心同德。
在加強黨性鍛煉上,老一輩革命家為我們做出了榜樣。1949年10月,兼任華東軍政大學校長的陳毅出席學校的開學典禮。當時,軍政大學從備戰(zhàn)需要出發(fā),要求所有男學員剃光頭,不少學員怕影響自己的形象不肯剃。為了疏通學員的思想,陳毅對大家說:“小同志們,你們今天當兵,就是決心參加革命,而為人民服務是終身的,可不是一時一事的,今天想起就革命一下,哪件事愿意就服務一次。我是老革命了,仍在時時事事提醒自己。小戰(zhàn)友們,我們在這件事上一樣:既然下了決心,終身不渝,那就常要從頭開始!”陳毅把帽子摘下來,指著自己的頭大聲復述:“從頭開始!”一語雙關的解釋,言傳身教的榜樣,讓學員們報以雷鳴般的掌聲。“從頭開始”,看似平淡無奇,卻蘊涵著深刻的道理,具體在黨性問題上,就是黨性修養(yǎng)沒有老本可吃,必須“常要從頭開始”,自我砥礪、自我激勵、自我鞭策。
黨性修養(yǎng)“常要從頭開始”,體現(xiàn)了黨性修養(yǎng)的真諦。共產黨人的堅強黨性,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隨著黨齡增加、職務升遷而保持的,而是一個不斷砥礪自我、不斷洗禮自我、始終保持新我的修養(yǎng)過程。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深刻指出的:“好干部不會自然而然產生。成長為一個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組織培養(yǎng)。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思想覺悟、道德水平不會隨著黨齡的積累而自然提高,也不會隨著職務的升遷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終生努力。”從黨的十八大以來查處的違紀違法案例來看,很多黨員領導干部都有過一個美好的開端,曾在一段時間內是“優(yōu)秀分子”,獲得過這樣或那樣的榮譽,后來卻經受不住誘惑和“圍獵”,忘記了初心,丟棄了黨性,走上了不歸路。這表明,如果不注意加強黨性錘煉和修養(yǎng),躺在過去的榮譽和功勞簿上,先進性和純潔性不僅得不到提高,反而會降低,甚至可能完全喪失。因此,黨性修養(yǎng)“常要從頭開始”,既是堅守黨性的要求,也是不斷增強黨性的保證。
黨性修養(yǎng)“常要從頭開始”,不是外力的而是自覺的,這是一種忠誠的黨的意識和組織觀念。就是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始終做到忠誠于組織,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這在本質上是一種浸入血液滲于骨髓的思想上的認同。這種認同,不是掛在嘴上的,而是發(fā)自內心的信仰;不是寫在臉上的表達,而是體現(xiàn)在行動上的實踐,尤其當黨和人民需要的時候能夠挺身而出,能夠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真正做到“平常時間能看得出來,關鍵時刻能沖得上去,危難關頭能豁得出來”。這種認同,不是一時一事的,而是需要終生的、足以經受住各種考驗的。也就是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要始終在黨愛黨、在黨為黨,心系人民、情系人民,忠誠一輩子,奉獻一輩子。”就像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心里始終裝著人民,唯獨沒有自己;就像老英雄張富清,無論什么時候,都始終把共產黨員作為第一身份,“黨指向哪里,我就打到哪里,走到哪里”,一以貫之高度自覺。組織上入黨一生一次,思想上入黨一生一世。一名黨員干部只有常“從頭開始”,始終不忘初心,才能不斷以先鋒模范作用無愧對組織和群眾信任的目光,才稱得上真正的“有黨性觀念”。
黨性修養(yǎng)“常要從頭開始”,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需要有強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劉少奇在《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中深刻指出,每個黨員都是從中國社會中來的并生活在這個社會中,還經常和社會中不好的東西接觸,“我們應該把自己看作是需要而且可能改造的。不要把自己看作是不變的、完美的、神圣的,不需要改造的、不可能改造的”。習近平總書記也強調:“初心不會自然保質保鮮,稍不注意就可能蒙塵褪色,久不滋養(yǎng)就會干涸枯萎,很容易走著走著就忘記了為什么要出發(fā)、要到哪里去,很容易走散了、走丟了。”這就提醒我們,共產黨人的黨性修養(yǎng)也是活態(tài)的,重在經常、難在常長。既需要“在艱苦的、困難的以至失敗的革命實踐中來鍛煉自己”加強黨性修養(yǎng),也需要“在順利的、成功的、勝利的革命實踐中來鍛煉自己”加強黨性修養(yǎng)。尤其是在革命勝利和成功的時候,在群眾對自己的信任和擁護不斷提高的時候,更要提高警惕,防止思想上的飄飄然,防止榮譽、名利面前的迷失自我,防止地位、權力面前的忘乎所以,自覺用共產黨人的堅強黨性砥礪自我,隨時準備修正錯誤,持之以恒地加強黨性修養(yǎng)和錘煉,一刻不停地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永葆黨性之樹常青。
黨性修養(yǎng)“常要從頭開始”,本質上是一個以宗旨為依歸永無止境、永遠在路上的自我革新過程。黨性說到底是個立場問題。共產黨人的立場,就是人民的立場,始終堅持人民利益至上。這種立場發(fā)自于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的清醒認識,建立在“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初心使命上的自覺。這就決定了共產黨人黨性鍛煉和黨性修養(yǎng)的唯一目的是為了人民,為了革命的實踐,為了“適合老百姓的要求”。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需求也日益提高,并且呈現(xiàn)出多樣化、復雜化的趨勢。任何“適合”都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過去適合老百姓的要求,不一定代表現(xiàn)在依然適合,更不意味著將來也能適合。為人民服務、人民利益至上、一切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和準則,要求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要牢記“兩個務必”,始終保持與時俱進、奮發(fā)有為的精神狀態(tài),不斷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創(chuàng)新局面,在經濟社會不斷發(fā)展的基礎上為人民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這也規(guī)定了共產黨人的黨性修養(yǎng),從根本上是一個終生孜孜以求的奮斗過程,任何時候都是在新的起點上的“從頭開始”。正像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是一陣子的事,而是一輩子的事,每個黨員都要在思想政治上不斷進行檢視、剖析、反思,不斷去雜質、除病毒、防污染。”只有這樣,經常把增強黨性修養(yǎng)作為共產黨員終身必修課,保持永遠在“趕考”的路上,才能不斷交出不負黨和人民期望的新時代答卷。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53867568。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