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后來到桂林、柳州、南寧等地,深入革命紀念館、農村、企業(yè)、民族博物館等,就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推動“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等進行調研。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西紅色資源豐富,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要用好這些紅色資源,做到學史增信。學史增信,就是要增強信仰、信念、信心,這是我們戰(zhàn)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走過百年奮斗歷程,我們黨領導人民書寫了舉世矚目的輝煌篇章,繪就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也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寶貴經驗和精神財富。如今,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點,廣大黨員干部要努力從黨的百年光輝歷史中探尋成功密碼、汲取奮進力量,進一步筑牢信仰之基、高揚信念之旗、凝聚信心之力,用信仰、信念、信心照亮未來的奮斗之路。
在學史增信中筑牢信仰之基。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信仰,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新境界,為中國人民照亮了擺脫苦難、走向強盛的前進道路,使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譜寫了一曲曲自強不息、實現復興的奮斗凱歌。從“怕死不當共產黨”到“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從“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到“我是黨員我先上”……一百年來,信仰的力量歷久彌新,從駕駛輕舟穿越迷霧到引領巨輪破浪前行,始終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前赴后繼。學史增信,就是要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信仰,從黨的百年奮斗中汲取發(fā)思想先聲、明歷史大勢的精神滋養(yǎng),感悟開拓進取、繼往開來的精神力量,以頑強意志戰(zhàn)勝各種重大困難和嚴峻挑戰(zhàn),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砥礪前行。
在學史增信中高揚信念之旗。“革命理想高于天。理想信念之火一經點燃,就永遠不會熄滅。”中國共產黨之所以歷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歸根到底就是在于中國共產黨人對遠大理想和革命信念的堅定追求。從石庫門到天安門,從興業(yè)路到復興路,我們黨百年來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進行的一切斗爭、作出的一切犧牲,都是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復興。百年的歷史證明,堅定的理想信念是黨和人民事業(yè)成功的“勝利之匙”,是共產黨人經受住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學史增信,就是要高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之旗,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里來的、新中國是怎么建立起來的,更加珍惜我們黨開創(chuàng)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從靈魂深處厚植愛黨愛國情懷,進一步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創(chuàng)造經得起人民和歷史檢驗的實績,交出無愧于黨和人民的新答卷。
在學史增信中凝聚信心之力。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經過百年的艱苦斗爭和艱辛探索,中國共產黨人把一個曾經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建設成為今天日益富足強大的新中國,黨和國家事業(yè)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了更加光明的前景。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那樣,“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然而,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fā)展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huán)境正在發(fā)生深刻復雜變化,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任務愈加艱巨。學史增信,就是要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牢記初心使命、增強必勝信心、勇于迎難而上,繼續(xù)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無愧新時代的歷史功績。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越是接近民族復興越不會一帆風順,越會充滿風險挑戰(zhàn)乃至驚濤駭浪。走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廣大黨員干部唯有以史為鑒、以史明志,從百年黨史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才能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tài)和奮斗姿態(tài),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來源:宣講家網)
作者單位:國家稅務總局武漢市新洲區(qū)稅務局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