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語學社”:第一所培養(yǎng)革命干部的學校

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外國語學社”:第一所培養(yǎng)革命干部的學校

1920年9月,上海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外國語學社,成為中國共產(chǎn)黨創(chuàng)辦的第一所外語學校,也是我黨第一所培養(yǎng)革命干部的學校。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學社因陋就簡,將外語教育和馬列主義教育相結合,探索實行半工半讀的教育方式。劉少奇、任弼時、汪壽華、羅亦農(nóng)、肖勁光、曹靖華等從這里走出,踏上了赴俄留學的道路。

上海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直接創(chuàng)辦和領導

1920年4月,俄共(布)和共產(chǎn)國際派維經(jīng)斯基為首、楊明齋(俄共黨員)為翻譯的代表團赴華,與李大釗、陳獨秀等進行接觸,商議幫助中國籌建共產(chǎn)黨組織和建立外語學校,為輸送學生赴俄留學提供有利條件。1920年8月,上海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決定在新漁陽里六號創(chuàng)辦社會主義青年團,并創(chuàng)辦一所外國語學校“以避耳目”,進行較為公開的活動。1920年9月,外國語學社公開掛牌成立,楊明齋任社長(校長),俞秀松任秘書。學社在《民國日報》刊登招生啟事,稱“本學社擬分設英、法、德、俄、日本語各班”,“名額無多”,廣招有志學習者速來報名。

上海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高度重視學社的外語教學。代理書記李漢俊教法文,李達教日文,袁振英、沈雁冰教英文,俄國記者斯托比爾教世界語。俄文教員有楊明齋、維經(jīng)斯基夫人庫茲涅佐娃以及19歲的老同盟會會員王維祺之女王元齡。肖勁光在回憶錄中對王元齡評價頗高:“教我們俄文的是一個王小姐,俄文說得也非常好。”

用馬列主義教育學員

作為培養(yǎng)留俄學生的學校,外國語學社開設了馬列主義課程,講授十月革命和無產(chǎn)階級的解放斗爭,教員有李漢俊、李達、陳望道等。李漢俊翻譯的《馬克思〈資本論〉入門》、陳望道翻譯的《共產(chǎn)黨宣言》,成為學員必讀書籍。為了給學社籌建一個圖書室,大家踴躍捐款捐書,其中沈雁冰捐稿費80元。學習條件是艱苦的。肖勁光在回憶錄中寫道:“我們幾個人住在法租界貝勒路的一個亭子間里,吃著最便宜的包飯,沒有床,睡在地板上。”學員的學習熱情很高。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每周在新漁陽里六號舉行一次政治報告會或演講會,大部分報告由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書記兼學社秘書俞秀松作,有時也會邀請陳望道、李達、李漢俊作輔導。為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習慣與分析能力,經(jīng)常安排學員發(fā)言,分享學習心得。在約60名學員中,除廖化平、抱樸等少數(shù)無政府主義者外,多數(shù)學員都成為社會主義青年團團員。

半工半讀的教育方式

外國語學社探索實行新型的半工半讀的教育方式。學員一般半天上課,半天自修或做工,成立了工讀互助團,參加創(chuàng)辦工人夜校、辦工會、辦工人刊物、油印與散發(fā)革命傳單等進步活動。1921年4月,學社學員參加了上海法商電車工人舉行的大罷工,很受教育。1921年五一勞動節(jié),許多學員參與了油印、運送、散發(fā)傳單的工作。肖勁光回憶說:“我們一般是上午學俄文,下午除學習外,有時刻鋼板、印傳單,有時還要到工廠聯(lián)絡,上街散發(fā)傳單。遇有紀念日,就參加游行。每當游行時走在前面舉旗桿的經(jīng)常是我們這些人。”

學員在課余為《勞動界》周刊和“華俄通訊社”繕寫和校對稿件。彭述之曾回憶:“每天上完課,楊明齋一宣布放學后,李啟漢和他的同伴們就箭一般地離開外國語學社,去印刷廠結束‘他們的’下一期周刊的最后一道工序,或是去城里的某個工廠區(qū)‘現(xiàn)場’。”劉少奇課余也在《勞動界》周刊做收發(fā)和繕寫工作。

“革命幼芽舒根展葉”

我黨第一批蘇俄留學生主要來自外國語學社。從1921年春開始,學社學員分批赴俄學習。五一后,學社通知曹靖華做赴俄的準備,讓他興奮不已。肖勁光曾說,那時“俄國”是希望和光明的象征,對我們的吸引力太大了。為消除父母對游子遠行的擔憂,任弼時在家書中寫道:“既專心去求學,一年幾載,并不可奇,一切費用,交涉清楚,只自己努力,想斷無變更。”梁柏臺新婚后僅七天即赴俄,行前告訴親人,“待世界大同之日回家團聚”。

1921年8月,由于經(jīng)濟困難,新漁陽里六號房子退租,學社結束辦學。外國語學社隨上海共產(chǎn)黨早期組織創(chuàng)建而成立,又隨中國共產(chǎn)黨正式成立而結束,出色地完成了黨交給的辦學任務。曹靖華稱自己“革命幼芽舒根展葉”,首次接受了黨的教育。在學社培養(yǎng)的學員中,涌現(xiàn)了劉少奇、羅亦農(nóng)、任弼時、汪壽華、李啟漢、王一飛、肖勁光、吳芳、任作民等革命家。

(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史學研究中心副教授)

相關閱讀
責任編輯:吳成玲校對:劉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選專題

領航新時代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