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兩度勉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一年發(fā)揚“為民服務孺子牛、創(chuàng)新發(fā)展拓荒牛、艱苦奮斗老黃牛”精神,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奮勇前進。作為家喻戶曉的中華文化意象,“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蘊含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精神密碼。“三牛精神”既是對以往黨和人民不畏艱險、銳意進取的熱情禮贊,也是對未來黨和人民腳踏實地、攻堅克難、實干前行的深情囑托,具有鮮明的時代意蘊和深刻的思想內涵。
“為民服務孺子牛”,意味著時刻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理念,自覺同人民想在一起、走在一起、干在一起。“孺子牛”精神自古便為中國人民所傳頌,據《左傳》記載,齊景公與兒子嬉戲,嘴里叼著繩子當牛,讓兒子牽著走,這便是“孺子牛”的來歷;爾后,魯迅先生在“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名句中,賦予了“孺子牛”精神更深刻的內涵,指代一種不怕吃苦、敢于奉獻、直面犧牲的崇高品質。人民是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中國共產黨黨章》明確規(guī)定:黨除了工人階級和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回首2020年,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zhàn),經受了一場艱苦卓絕的歷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重大戰(zhàn)略成果,創(chuàng)造了人類同疾病斗爭史上又一個英勇壯舉!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的征途上,廣大黨員干部更應時刻保持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鮮明的精神底色,發(fā)揚“孺子牛”精神,腳踏實地謀發(fā)展、任勞任怨為民憂,聽群眾之所呼,察群眾之所苦,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解群眾之所困,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創(chuàng)新發(fā)展拓荒牛”,意味著永葆“闖”的精神、“創(chuàng)”的勁頭、“干”的作風。中國人民之所以贊頌牛,也在于牛擁有一種勇于開拓的勁頭。而這種勁頭,也是中華民族在攻堅克難中奮進、在披荊斬棘中前行的力量所在,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所創(chuàng)造的發(fā)展奇跡和穩(wěn)定奇跡,正是“拓荒牛”精神的生動實踐。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和新征程開啟之際,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承擔著更大的歷史使命,要以“拓荒牛”的氣魄在挑戰(zhàn)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無論是應對深刻復雜的外部環(huán)境變化,還是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無論是推動產業(yè)轉型升級,還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都是在破局開路、攻堅克難。大量的開拓性工作,需要一大批敢闖敢試的改革實干家和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者,需要全黨、全國各族人民保持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干勁,堅持以創(chuàng)新作為引領發(fā)展的第一動力,勇當新征程上的“拓荒牛”。
“艱苦奮斗老黃牛”,意味著將奮斗落到實處,以苦干實干、任勞任怨鑄就美好幸福生活??照務`國、實干興邦,從古至今,“老黃牛”精神始終受到中國人的敬仰和推崇。“老黃牛”是勤勤懇懇、埋頭苦干的代名詞,是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的象征,更是中國共產黨人吃苦在前、甘于奉獻的生動寫照。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的光輝成就,正是中國共產黨和無數中華兒女發(fā)揚艱苦奮斗的“老黃牛”精神,一件接著一件干,一代接著一代拼,一點一滴累積而來的。改革發(fā)展無止境,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全新的事業(yè),也是一項長期、艱苦的事業(yè),沒有現成的經驗,沒有固定的模式,除了為民服務的誠摯情懷和敢闖敢試的牛勁。在新的征程上發(fā)揚“老黃牛”精神,就是要不馳于空想、不騖於虛聲,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勤勤懇懇、埋頭苦干、默默耕耘,踏踏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圓滿完成每一個節(jié)點任務。功崇惟志、業(yè)廣惟勤,國家的繁榮昌盛和人民的美好幸福生活,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困難面前,只要咬住目標不拋棄、不放棄,鉚足一股勁,像釘釘子一樣鍥而不舍,一錘接著一錘敲,就一定能突破困局,取得最終勝利。
“破領耕不休,何暇顧羸犢”,惡劣的環(huán)境、艱辛的勞動,都無法阻止耕牛負重前行,拓荒前進。以“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為代表的“三牛精神”,傳承的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砥礪奮進的“牛勁牛力”,也蘊含著中國共產黨人恪盡職守、夙夜在公的崇高品格。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繼續(xù)傳承和發(fā)揚“三牛精神”,開拓進取、擔當實干,以優(yōu)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以接續(xù)奮斗的昂揚姿態(tài)激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
作者:王塵子(中共北京市委黨校政治學教研部講師)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