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上海12月29日電(中青報·中青網(wǎng)記者 魏其濛)今天下午,由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華東師范大學、上海團校、上海市學生聯(lián)合會聯(lián)合策劃推出的《四史天天學》文創(chuàng)讀物在上海團校發(fā)布。
團上海市委副書記鄔斌,華東師范大學黨委副書記楊昌利和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黨委書記、院長戴冰共同發(fā)布了《四史天天學》文創(chuàng)讀物,并向各高校師生代表贈書,勉勵青年師生要深入思考、聯(lián)系實際學習“四史”。華東師范大學學生代表進行了現(xiàn)場賞讀。來自華東師范大學社會主義歷史與文獻研究院、美術學院學者,上海團校青年研究中心、上海市青年運動史研究會的專家學者及上海高校師生代表參加了活動。
《四史天天學》文創(chuàng)讀物倡導“青春學史”,是2020年團上海市委學校系統(tǒng)“四史”學習教育重點項目,是在團上海市委統(tǒng)籌協(xié)調下,上海團校與華東師范大學相關單位配合完成的項目。
其中,華師大團委成立專項工作團隊,通過歷史文獻查閱,對大量史料進行收集匯總、整合初選,聯(lián)合華師大社會主義歷史與文獻研究院,對史料進行文獻梳理、專家論證。華師大美術學院承擔設計制作工作;校外歷史學研究專家負責對文稿內容的學術性、權威性和準確性進行把關和審核。
上海團校青年學者團隊、青運史研究專家對讀物文稿材料進行修改、選定、統(tǒng)稿和校對,從青年運動歷史研究角度進行了脈絡梳理、材料補充和學術支持。下一步,團校將結合青年干部和人才教育培訓、青年研究的主責主業(yè),發(fā)揮好讀物的教育和研究功能。
該讀物具有易學、易用、易攜三個特點。例如,該讀物內容選取充分體現(xiàn)“四史”教育價值的365個史料,講好青年在歷史中的積極貢獻,易于學習、理解;具有“四史”和青運史研究的史料成果價值,可以成為團干部和廣大青年學習“四史”和青運史的教材、開展紅色尋訪的工具書,易于使用、踐行;設計為手持樣式,具有筆記備忘錄等功能,易于攜帶、記錄。
此前,上海共青團自今年4月起開展“四史”在校園項目,面向全市高中、高校征集150余項品牌項目,其中36項聚焦黨史、41個項聚焦新中國史、36項聚焦改革開放史、38項聚焦社會主義發(fā)展史,以校史志愿講解團、校史系列課程、校史劇、校史宣傳影像等形式演繹,為青年學生“四史”學習教育提供豐富的內容供給。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