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是美國華裔作家張純?nèi)绲募扇眨斕焐衔?,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在館內(nèi)的張純?nèi)绲裣袂芭e行“勇敢的天使”花語祭奠活動,用鮮花緬懷這位無法忘卻歷史的作家。
活動現(xiàn)場,代表張純?nèi)缬⑽拿鸌ris的鳶尾花和寄托哀思的白菊圍繞在雕像四周,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帶領全館工作人員在雕像前默哀,并獻上菊花。當年曾陪同張純?nèi)缫黄鹪谀暇┎稍L的紀念館原副館長段月萍,為張純?nèi)鐡畏g的江蘇省行政學院教授楊夏鳴,為她搜集文字資料的江蘇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王衛(wèi)星也參加了活動。
張純?nèi)?968年3月出生于美國,在她小的時候,父母就向她講述南京大屠殺歷史,后來,張純?nèi)缭诿绹膱D書館里沒有找到一本可供大眾了解這段歷史的書籍,決定自己來寫這樣一本書。她曾說:“真相是不可毀滅的,是沒有國界的,是沒有政治傾向的。我要讓全世界的人了解1937年在南京發(fā)生的事情,讓南京大屠殺這樣的悲劇不再重演。”
1995年7月,27歲的張純?nèi)鐏淼侥暇K龑⒁恍r為人知的關于南京大屠殺的史實材料帶到了南京,她復印的材料中有《魏特琳日記》節(jié)選,這是國內(nèi)學界第一次知道魏特琳在南京大屠殺期間寫了許多日記。在南京期間,張純?nèi)绨汛蟛糠謺r間都用在了采訪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尋訪日軍暴行發(fā)生地、翻閱國內(nèi)外資料上,每天工作10個小時以上。
歷時三年,數(shù)易其稿,1997年12月1日,《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在北美推出。這本書在西方社會引起轟動,蟬聯(lián)《紐約時報》最暢銷排行榜榜首長達三個多月,使南京大屠殺的真相得到西方主流社會的關注。
活動中,南京民間抗日戰(zhàn)爭博物館館長吳先斌向紀念館捐贈了張純?nèi)?995年在南京拍攝的影像資料。(徐紅霞 楊升輝)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