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吃梨的習(xí)俗很多人還都遵循著,梨是中秋團圓宴上必不可少的水果。
梨是我們常見的水果,同時它也可入藥。中醫(yī)認為,它具有生津、潤燥、清熱、化痰等功效,適用于治療熱病傷津煩渴、消渴癥、熱咳、痰熱驚狂等癥。梨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它的熱量和脂肪含量很低,特別適合愛吃甜又怕胖的人食用。但是梨性寒,一次吃1-2個為宜。
關(guān)于梨緩解肺癆癥的功效,民間還流傳著一個有趣的傳說。
從前有個老頭,他的兒子得了癆病。醫(yī)生判斷,病人的肺快爛完了,所以不肯再治。病人沒有辦法,只好等死。
老頭非常吝嗇,平日不但在錢財方面摳得很緊,而且還差使兒子們。如今,雖說這個兒子病得要死了,老頭還是不讓他歇息。說:
“有病也不能吃閑飯,你去看梨園吧!”
這年秋天,來了一場暴風(fēng)雨,梨園里沒熟的梨掉了滿地。賣吧,沒人要;丟了吧,太可惜。老頭就把梨煮熟當飯。他算計,這樣可省些大米賣掉,把梨的損失補回來。他那癆病兒子一連好多天也只得頓頓吃梨。
過了些日子,病人碰見了醫(yī)生。醫(yī)生一看病人的氣色,大吃一驚,說:
“來,讓我看看你的脈。”
醫(yī)生切過脈,叫道:“哎呀,你的病怎么減輕啦?這些日子吃什么藥來的?”
“沒吃藥啊,就是天天拿梨當飯。”
“吃梨?”醫(yī)生問明情況,想了想說:“也許這梨能治病。我看你就再吃些梨吧?”
第二天,醫(yī)生從老頭家買了許多梨。又把害癆病的人都找來,讓他們回去煮梨吃。這樣過了一個多月,病人都有好轉(zhuǎn)。醫(yī)生怕鮮梨不好保存,就把它制成“梨膏〔當藥,讓病人繼續(xù)吃。半年過后,原來推手不治的病人全好了。
從此,人們知道了梨對治療癆病很有幫助。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