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新時代高校鑄魂育人,就是要鑄造有堅定理想信念、高尚的靈魂,培育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日前,《求是》雜志刊發(fā)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文章再次明確了高校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立德樹人的使命。廣州各大高校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守正創(chuàng)新辦好關鍵課程,致力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科學性和可持續(xù)性,以實現(xiàn)“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貫徹黨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領導
“我們的高校是黨領導下的高校,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高校。”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堅持加強黨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大優(yōu)勢,也是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根本保證。廣州高校各級黨委切實抓住“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個問題,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擺在重要的位置,通過打造馬克思主義學院為“第一學院”、評選思政工作質(zhì)量提升優(yōu)秀案例,加強思政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等一系列舉措,嚴把思政課的建設方向,確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履行鑄魂育人的神圣使命。
堅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我們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就是要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廣州高校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教育理念,圍繞學生的需要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性開展思政課程:各大高校相繼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與青年使命擔當”精品課程等;通過開展特色系列講座深化學生認識:開展不同主題的“思政第一課”、華南理工大學開設“粵美中國”和“形勢與政策”系列講座、暨南大學“百年暨南文化素質(zhì)教育講堂”等。廣州各大高校均推出多項國家精品課程獲得強烈反響。
順勢而為開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
在此次新冠疫情影響學生返校學習的情況下,廣州各大高校貫徹“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的會議精神,采取靈活形式,發(fā)動組織教師進行備課工作,梳理整合在線教學資源,綜合運用慕課、微信、雨課堂、騰訊會議、釘釘?shù)榷喾N教學平臺和工具,創(chuàng)新開展疫情防控期間的思政課教學。通過云思政、云黨建、云課堂、云班會、云升旗等一系列云活動將疫情危機轉化為教育契機,把中國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生動素材融入思政課的教材,引入思政課的課堂,轉化為思政課實踐活動的動力,引導青年學生增強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責任擔當和家國情懷。
將德育元素融入專業(yè)課程,打造課程思政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
廣州高校堅持將思政教育融入到課程教學之中,通過挖掘德育元素與專業(yè)內(nèi)容相結合,將專業(yè)價值觀、理想信念以及家國情懷在課堂教學中潤物細無聲地傳遞給學生:中山大學設立課程思政建設行動方案、華南理工大學“明道育德”課程思政改革、暨南大學開展“課程思政”課題研究、廣州大學組織征集“課程思政”的優(yōu)秀案例以及示范學院/專業(yè)/教學團隊建設項目的活動等,充分挖掘各類課程的思想政治資源,發(fā)揮好每門課程鑄魂育人的作用,突破思政課教育與專業(yè)課教育“兩張皮”的瓶頸。
重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要配齊建強思政課專職教師隊伍,建設專職為主、專兼結合、數(shù)量充足、素質(zhì)優(yōu)良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并且對全國廣大思政課教師提出了“六要標準”。青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jié)孕穗期,最需要引導,思政課教師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廣州各高校根據(jù)教育部出臺的《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guī)定》要按照不低于1:350的師生比例設置思政課專職教師崗位,加大優(yōu)秀人才引進力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各大高校相應設立了思政教師隊伍建設實施方案,致力于探索健全科學合理的思政課教師的選聘培養(yǎng)、教學考核、評價激勵、職稱評定等教學和人事管理制度,系統(tǒng)性謀劃改進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有效措施,加大學科建設資金投入,以期切實發(fā)揮好思政課教師的主力軍作用,進一步提升思政課教師的綜合素質(zhì)。
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實踐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chuàng)新,要堅持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tǒng)一,用科學理論培養(yǎng)人,重視思政課的實踐性,把思政小課堂同社會大課堂結合起來,教育引導學生立鴻鵠志,做奮斗者。廣州各高校破除傳統(tǒng)思想政治教育固有授課的模式,走出教室和圍墻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深入社會實地調(diào)查活動,以此增強思政教育的實效性,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更加明確自己的使命擔當。廣州各大高校還在建構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體系方面進行了探索,比如暨南大學組織紅色文化實踐基地學術論壇和教育活動,華南農(nóng)業(yè)大學打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綜合平臺——思創(chuàng)園,等等。
面對當前的新形勢、新任務,必須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扎實推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建設與課程思政協(xié)同并進,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不斷推進“三全育人”體系的完善,讓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真正成為大學“金課”,指引青年學生成長成才。
(作者陳聯(lián)俊,系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溫斐系暨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