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是習近平總書記賦予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的基本職責和重要任務。近年來,衢州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在理論宣講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實踐,特別是牢牢把握青年這一關鍵群體,創(chuàng)新組建了“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在青年學理論、講理論上找到了突破口,開創(chuàng)了新時代青年理論宣講工作的新格局,凝聚了同心共建“重要窗口”的青春力量。
堅持體系化推進,突出把握青年群體,讓宣講更有“年輕味”
當前的理論宣講,在依靠誰來引領走好“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上,一直需要創(chuàng)新突破。從我黨的發(fā)展歷史看,青年歷來是推動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關鍵力量。衢州“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的實踐表明,如今的青年一代知識結構新、思維方式新、觀念理念新,更有旺盛的精力和充沛的時間,完全可以承擔起、承擔好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歷史重任。實踐中,衢州市委提出全市域體系化推進“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工作,按照“理論進萬家、‘最后一公里’、走群眾路線、育時代新人”的總體目標,制定出臺18條指導意見,著重完善隊伍體系、服務體系等“五大體系”,堅持“體制內+體制外”“黨內+黨外”“市內+市外”一體推進,吸引各行業(yè)、各領域的青年才俊進入宣講隊伍,包括寓外鄉(xiāng)賢、企業(yè)家、創(chuàng)業(yè)者、農村致富能人、“網紅主播”等,形成市縣鄉(xiāng)村聯(lián)動、更大范圍參與的青年理論宣講格局。同時,配套出臺服務保障的“硬核十條”,在考核、資金、后勤等方面為宣講團提供最大的服務保障和支撐擔當。目前,全市已建立“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11支,組織宣講員5000余名,開展宣講4900余場,受眾達26.7萬余人次。
堅持一體化鍛造,著力培育時代新人,讓宣講更添“思政味”
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塑造青年才能塑造未來。當前,年輕人走出校門后,系統(tǒng)接受黨的理論教育的機會相對較少,主動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自覺和習慣也相對不夠,這已成為青年思政工作的一塊短板。如何激發(fā)青年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內生動力,實現(xiàn)真學、真懂、真信、真用,是一個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推動的重大課題。衢州“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就開辟了一條新路子,通過建立固定時間、地點的集中學習以及骨干宣講員輪訓等制度,實現(xiàn)理論學習常態(tài)化;以基層宣講的實際需要,倒逼推動青年理論學習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通過青年講給青年聽,讓更多年輕人從“粉絲”變“講師”,形成了學習與傳播理論的“乘數(shù)效應”;通過學中干、干中信,以自主的學習和真實的體驗,讓青年感悟理論的力量、看到真理的光芒,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忠實踐行者。同時,從“鍵對鍵”到“面對面”,從“屏對屏”到“心連心”,青年在宣講中,增進了對基層和群眾的了解,磨練了做好群眾工作的本領,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支持,既懂業(yè)務、懂理論,又懂基層、懂群眾,逐漸成長為能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堅持多樣化闡釋,促進理論通俗易懂,讓宣講更具“新鮮味”
理論并不是令人望而卻步的空中樓閣,也絕非曲高和寡的陽春白雪,只要摸準群眾對于理論的需求點、興奮點,做好理論宣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用群眾熟悉的話語體系、喜歡的表達形式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說清楚、講明白,就能夠讓基層群眾坐得住、聽得進、記得牢、信得過,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煥發(fā)持續(xù)而強大的生命力,并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強大力量。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通俗化、大眾化,衢州“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做了許多探索。比如堅持小切口,在群眾的身邊人、身邊事中找準宣講的切入點,以小切口反映大政策,以小故事講好大發(fā)展,讓宣講更接地氣、更有情感、更有溫度。比如善用大白話,鼓勵引導青年學習使用群眾語言,通過拉家常、說方言等闡述黨的“好聲音”,增強宣講的親和力、感染力,進一步拉近了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與群眾的距離。再如挖掘新形式,將宣講內容改編成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作品,像快板、三句半、歌曲、小品等,用舞臺演出把政策理論送到老百姓身邊;設計問答、游戲等參與互動環(huán)節(jié),讓老百姓參與進來、沉浸其中,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洗禮。
堅持場景化設計,真正走到群眾中間,讓宣講更顯“生活味”
基層理論宣講,本質上是一種基層群眾服務,要求我們有服務的意識、態(tài)度和行動,不能“坐等觀眾來”,而要“走到群眾中”,堅持“群眾在哪里,陣地就設在哪里,宣講就開展到哪里”。青年理論宣講,只有跟著群眾走、奔著群眾去,才能真正打通“最后一公里”。衢州“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在實踐中做到了“三個奔著去”:奔著群眾愛去的地方去宣講,全面打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農村文化禮堂、鄉(xiāng)村振興講堂、企業(yè)職工之家等基層陣地,開設常態(tài)化理論“小講堂”,不定期舉辦各類宣講活動,打造“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的“固定陣地”;奔著群眾常去的地方去宣講,跟隨群眾的腳步,把宣講臺搬到田間地頭、村社廣場、農家院壩、工廠車間、墟會集市、鄉(xiāng)村舞臺等,打造“流動講臺”,相繼開展了大樟樹下話初心、在習禮亭里談清廉、在田坎邊上說變遷、在南孔書屋講有禮、在企業(yè)車間談創(chuàng)新、在學校操場話青春等主題宣講,讓黨的“好聲音”洋溢在城市、農村的時時處處;奔著群眾關注的平臺去宣講,以宣講團為單位,在“兩微一抖”、快手、B站等新媒體上開辟宣講陣地,創(chuàng)建團隊官方賬號,積極開展“網上宣講”,讓青年講師成為“網紅主播”,聚集了人氣、擴大了影響,搶占了新陣地、開辟了新平臺。
堅持精準化傳播,摸清把準基層需求,讓宣講更富“泥土味”
理論宣講,內容為王。但具體講什么,需要把握好“天線”和“地氣”這對關系。不能只講理論,也不能沒有理論;既要把理論講準講對,也要把理論講活講清;既要講好大局故事,也要融入地方元素,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與群眾所想所盼、基層工作實際結合起來,讓理論宣講發(fā)揮引領思想、凝聚民心、推動工作的多重作用。衢州“8090新時代理論宣講團”著重對“講什么”進行把握,將“高大上”的理論演繹為一個個通俗易懂、生動鮮活的“本地事”“農家事”“國家事”。在思想上把關定向,建立了重點宣講文稿審核把關機制,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作為第一標準,堅持人民立場、服務大局,確保宣講“不跑偏”,杜絕“低級紅”“高級黑”。在選題上問需于民,建立“線上+線下”的選題收集機制,通過衢州市“三通一智(治)”技術支撐平臺,收集民意、暢通信息,真正打通信息壁壘;定期或不定期召開選題座談會,聽取顧問團和基層群眾意見建議,搜集選題內容和案例;通過“三聯(lián)工程”“周二無會日”等入戶走訪、問需于民,精準確定選題。在內容上融會貫通,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與基層實踐、各級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結合起來,通過宣講增進群眾對各級黨委、政府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以實打實的成效來印證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正確和有效,從而匯聚起258萬衢州人民的強大合力,推動衢州大發(fā)展、快發(fā)展、高質量發(fā)展。
(作者系中共衢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