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國之大者要心中有數(shù)。”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領導干部提出的明確要求,具有很強現(xiàn)實針對性和長遠指導意義。何謂國之大者?就是事關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時與勢、人與事、情與理。
常懷國之大者,是領導干部提高政治領悟力、政治鑒別力和戰(zhàn)略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領導干部履職盡責、干事創(chuàng)業(yè)、奮進新時代的必備素養(yǎng)。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國家者人民之國家。天下興因憂天下者眾,國家強因思國家者廣。老子說,“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只有胸懷天下、心憂天下、獻身天下的人才能托付天下、治理好天下。歷史表明,凡成大事者,必有大視野、大格局、大情懷。器局狹小者,縱有超凡之才,亦難成其大,正如蘇軾感嘆賈誼之悲,“賈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識不足也。”今天,我們共產(chǎn)黨人肩負著實現(xiàn)民族復興的神圣使命,我們國家正處于從立國、興國邁向強國的重要歷史節(jié)點,既具有實現(xiàn)歷史性跨越的堅實基礎、有利條件、難得機遇,又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外部環(huán)境、前所未有的風險挑戰(zhàn)、層出不窮的坎坷難關,諸如此類國之大者,都需要領導干部心系之、細察之、深謀之。
觀大勢順大潮。立于時代潮頭,方能順勢而為、乘勢而進。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科學思想方法,是我們登高望遠、審時度勢須臾不可離開的銳利武器。有了觀察世界的“望遠鏡”、“顯微鏡”,才能正確分析形勢,科學預見未來,才能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從紛繁復雜、瞬息萬變的表象中看到事物發(fā)展的必然趨勢,才能洞幽察微、胸有定見。否則,即使天天關注天下大事,也看不出什么門道,就算時時跟蹤國際形勢,也只是霧里看花、人云亦云。當前,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并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zhàn)略全局深度關聯(lián)。這需要我們著眼于創(chuàng)造有利于民族復興的外部環(huán)境,踩準世界變局的時代節(jié)拍,順應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時代大潮,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推動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搶抓國際話語權、規(guī)則制定權、機制創(chuàng)設權,及時識別、主動應對我國將強未強之際不可避免碰到的各種遏制、圍堵、打壓,努力在變局中贏主動、開新局??萍几锩菚r代進步最直接的動力。以5G、人工智能、物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區(qū)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正撲面而來,必將引起世界范圍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使產(chǎn)業(yè)形態(tài)、交往方式、生活樣式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誰抓住了科技革命的先機,誰就能站在未來發(fā)展的制高點。對此,我們要保持清醒頭腦,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加快科研體制機制改革,發(fā)揮新型舉國體制優(yōu)勢,盡快突破“卡脖子”瓶頸,力爭實現(xiàn)彎道超車,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qū)崿F(xiàn)自主可控,牢牢掌握先進技術主導權。
謀大局做大事。善謀大者方能兼其小,不謀全局者難以謀一域。黨的事業(yè)是一個有機整體,各個領域各條戰(zhàn)線都要朝著黨確定的奮斗目標凝心聚力、同向發(fā)力,一刻也不能忘記大局、偏離方向。應著力提高執(zhí)行力,善于讓大者落小。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胸中要有定盤星,經(jīng)常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對標對表,及時校準偏差,對黨中央提倡的堅決響應,不拖延、不打折;對黨中央禁止的堅決不做,不繞道、不變通;對黨中央決定的堅決執(zhí)行,抓到底、抓到位。特別是要把中央大政方針同本地區(qū)本部門具體實際結合起來,無縫隙銜接、創(chuàng)造性執(zhí)行、開拓性探索,并及時發(fā)現(xiàn)和反映貫徹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注重防止和克服照抄照轉(zhuǎn)、依樣畫瓢,以問責代替負責、以督導代替指導,推卸責任、當甩手掌柜的不良傾向。應著力提高政治站位,善于從小中見大。正如毛澤東同志所說,“革命者就是要站得高、看得遠,站在井岡山,不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還要看到全中國、全世界。”要牢固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堅持局部服從整體、小道理服從大道理。對全局和長遠有利的,即使吃虧,也應積極去做;而那些微觀視之似有利、中觀視之似有理、宏觀視之實有害的,則堅決不做。注重防止和克服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只看當下不顧長遠、只重局部忽視全局的“短視癥”,注重防止和克服無視各種隱患、沉溺于唱太平曲、熱衷于吟歡樂頌的“麻痹癥”,把可能引發(fā)系統(tǒng)性全局性風險的矛盾和問題解決在基層、消弭于未萌。
想大眾獻大愛。“意莫高于愛民,行莫厚于樂民。”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黨執(zhí)政的最大底氣。領導干部只要心中始終裝著群眾、真誠為了群眾,就不會出現(xiàn)大的偏差,即使偶有無心之過、探索之失,也會得到群眾的諒解。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信人民的地位最高、人民的力量最強、人民的智慧最大,堅信人民是歷史的主人、國家的主人、社會的主人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把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新的時代條件下,擺在領導干部面前的一個重大而緊迫的課題是,如何適應群眾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大力提高服務群眾的本領。要善于在多元訴求中把準群眾共識。身處社會成員日益分眾化、小眾化,人人都有麥克風、個個都是發(fā)言人的信息化時代,需要我們有一雙識別真?zhèn)?、辨別是非的慧眼,對不合理的、非理性的訴求,即使人多勢眾、聲音洪亮,也不為所惑;對合理的、理性的訴求,即使勢單力薄、分貝不高,也應高度關注,努力找出不同利益群體的最大公約數(shù)。要善于在與群眾零距離接觸中感知群眾脈動。交通通訊越先進越發(fā)達,越要注重同群眾面對面、手拉手、心貼心的直接交流,經(jīng)常走進群眾,同群眾一塊過、一塊苦、一塊干,真切感受群眾的喜怒哀樂,找準服務群眾的切入點、著力點。要善于在排憂解難中教育引導群眾。堅持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做好事不厭其煩、辦實事不憚其微、解難事不畏其艱,積土成山、積善成德,以服務群眾的實際成效贏得群眾的真心認可和衷心擁護。同時,還應用心用情用力,把提高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平、文明素養(yǎng)寓于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育引導之中。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