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風建設,多次強調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以良好家風促進民風社風健康發(fā)展,引領良好社會風尚。良好的家風建設對家庭和諧、社會安定、國家富強具有重要的價值引領作用。認真閱讀并品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對于筑牢家庭防疫體系,奪取戰(zhàn)“疫”全面勝利,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治國理政的高度,以家庭為“基”,構建了“家庭、家教、家風”三位一體的家風建設體系。
1.家庭是家風建設的基石。古人云:天下之本在家。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社會結構的基本組成單位。家庭的基礎地位決定家庭是家風建設的基石。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家庭的重要作用,強調“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無論經濟社會如何發(fā)展,對一個社會來說,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家庭的社會功能都不可替代,家庭的文明作用都不可替代”。家是人的本根,既是人的生養(yǎng)之地,也是人的生活依托,家庭具有生活功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人的物質家園和精神家園,家庭環(huán)境和父母的言行舉止對子女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更是深遠持久的,有什么樣的父母直接決定著培養(yǎng)出什么樣的孩子。因此,家庭又具有教化功能。
2.家教具有涵養(yǎng)化育功能。家教即家庭教育或家庭教養(yǎng),是家風的具體表現(xiàn)。古人云,“愛子,教之以義方”;“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一個家庭能否薪火相傳,家教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們自出生就開始接受家教,良好的家教可以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的第一個臺階,打下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礎。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家庭是孩子接受品德教育的第一所學校,品德問題無小事,父母應該把美好的道德觀念傳遞給孩子,幫助他們形成美好心靈,促使他們身心健康成長,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因此,品德教育是家教最為重要的內容,必須抓小抓細抓實。
3.家風是家庭的精神內核。家風是建立在家教基礎之上的一個家庭共同恪守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風的形成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盡管中國社會歷經變遷,但重家風的傳統(tǒng)始終延續(xù),價值觀傳承不變。縱觀《顏氏家訓》《朱伯廬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等,從中可以發(fā)現(xiàn),忠、孝、仁、愛、禮、智、信等是傳統(tǒng)家風的核心要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也是一個社會的價值縮影。”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家風可以帶民風促社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家風好,就能家道興盛、和順美滿;家風差,難免殃及子孫、貽害社會,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因此,良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既能讓一個家庭團結互助,也能讓鄰里友善融洽,帶動民風好轉,進而能引領社會好風尚。
4.婦女在家風建設中具有獨特作用。在家風建設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婦女的獨特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婦女特有的身心特點、生育和哺乳功能,決定了婦女在增進家庭和睦、科學養(yǎng)育后代、促進社會和諧”;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能夠發(fā)揮出其他社會群體所無法比擬的“獨特作用”。因此,堅持用言傳身教、嚴教習積等方法開展家教,發(fā)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關系到家庭和睦,關系到社會和諧,關系到下一代健康成長。婦女肩負著尊老愛幼、教育子女的責任,幫助孩子形成美好心靈,在家庭美德建設中發(fā)揮重要作用。
5.干部的家風是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領導干部作風問題。通過查處腐敗案件可以發(fā)現(xiàn),家風敗壞往往是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xiàn)。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委(黨組)要重視領導干部家風建設,把它作為加強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由此可見,領導干部的家風既關系自己家庭,也關系黨風政風。因此,領導干部必須嚴格要求自己,從自身做起,帶頭抓好家風,做家風建設的表率,教育督促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走正道。
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的戰(zhàn)“疫”價值
經過艱苦努力,付出巨大犧牲,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xù)向好,國內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但是,國際疫情持續(xù)蔓延,我國防范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因此,疫情防控決不能有絲毫松懈。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為做好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工作,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要求,凝聚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的家庭戰(zhàn)“疫”力量,構筑牢固的家庭防疫體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價值引領。
1.培育家國情懷,增強國家認同。家是國的基礎,國是家的延伸。家國情懷在家風里蘊育,良好家風的塑造是孕育家國情懷的起點。一要把愛家與愛國相結合。疫情防控事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在疫情防控斗爭中,需要全社會所有家庭的共同努力,要教育引導家庭成員堅持國家至上,把愛家與愛國相結合,“舍小家為大家”,管住管好家庭成員,“足不出戶”,凝聚家庭防疫力量。二要注重實踐育人。良好的家風是一種道德概括,更是一種道德實踐。在戰(zhàn)“疫”中,父母要以身作則,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同時鼓勵和支持孩子參加疫情防控工作,使他們在實踐中進一步認識社會、了解民情,認識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增強對國家和社會的認同感,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實踐行為,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
2.提供道德滋養(yǎng),培育健康心態(tài)。疫情防控是一場全民參與的人民戰(zhàn)爭,與每個家庭、每個人密切相關。在這場全民戰(zhàn)“疫”中,以良好的家風建設教知識、育品德,倡導誠信、責任、親情、學習、公益的理念,讓家風成為培育家庭成員為人處事、向善向上的“孵化器”,提升道德素養(yǎng)的“助推器”,為全面奪取戰(zhàn)“疫”勝利提供豐厚的道德滋養(yǎng)。贏得戰(zhàn)“疫”,需要增強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良好的家風有助于培育樂觀向上的健康心態(tài),堅定戰(zhàn)“疫”必勝的信心和決心。疫情防控期間,每個家庭通過閱讀科學書籍,養(yǎng)成重視科學、愛好科學的習慣,提升科學素養(yǎng);當出現(xiàn)恐慌心理和焦慮情緒時,尋求心理專業(yè)人員進行心理干預和疏導,有效紓解焦慮情緒,消除恐慌心理,凝聚戰(zhàn)“疫”正能量。
3.匯聚巾幗力量,彰顯獨特優(yōu)勢。在疫情防控斗爭中,廣大女科研人員和女醫(yī)務工作者日夜奮戰(zhàn),長期堅守在戰(zhàn)“疫”第一線,黨員干部、新聞工作者、社區(qū)工作人員和志愿者中的巾幗英雄履職盡責,從政策宣傳到信息排查,從醫(yī)療救治到科研攻關,從后勤保障到志愿服務等等,戰(zhàn)“疫”每道防線、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婦女的身影,匯聚成戰(zhàn)“疫”巾幗力量。婦女用實際行動為抗疫作出了重要貢獻,她們的獨特優(yōu)勢在戰(zhàn)“疫”中得到全面彰顯。婦女的不懼艱險和默默奉獻,就是最好的言傳身教,更是家教家風的代代傳承;婦女的責任擔當和精神風貌,必將成為新時代家風建設的動力源泉。
4.融洽鄰里關系,助力復工復產。家庭是防疫的一道基礎防線,家庭防線的穩(wěn)固可以有效阻斷病毒傳播,鞏固防疫成果,因此,筑牢家庭防線是戰(zhàn)“疫”全局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家庭安,社會穩(wěn),戰(zhàn)必勝。在戰(zhàn)“疫”特殊時期,每個家庭不但要做好家庭防護,還要主動融洽鄰里關系,督促身邊人員做好自我防控,科學防疫知識在家庭鄰里之間傳遞,匯聚成守望相助的力量,延續(xù)著共克時艱的決心,構建更加和睦團結的家庭鄰里關系,筑牢群防群治的堅固防疫網。同時,家庭成員應積極參與城鄉(xiāng)社區(qū)疫情防控工作,成為疫情防控戰(zhàn)線的重要力量,以實際行動帶動更多個人和更多家庭,在常態(tài)化疫情防控中繼續(xù)發(fā)力,為復工復產貢獻力量。(責編:張慕琪;校對:趙一頔)
本文鏈接:http://416w.cn/2020/0430/1084677.shtml(轉載請保留)
【聲明:本文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僅供參考?!?/p>
作者單位:天津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本文系宣講家網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
網友之家欄目投稿郵箱為:jst71ztz@126.com,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歡迎加入網友之家交流6群:1080384700。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