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2019字幕第二页,艳妇乳肉豪妇荡乳,中日韩高清无专码区2021,中文字幕乱码无码人妻系列蜜桃,曰本极品少妇videossexhd

首頁 > 報告 > 專輯 > 文化

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脈絡

報告人:李真 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中國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簡 介:回顧歷史,是為了更好前行?!笆澜缟献顚掗煹氖呛Q?,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中西文化的交流是為了從不同文明中尋求智慧、汲取營養(yǎng),為人們提供精神支撐和心靈慰藉。本期報告通過西方對于中國最早的認識、馬可·波羅開啟西方進一步認識中國的大門、明清來華傳教士在中西交流中所起的積極作用三個部分,為廣大網(wǎng)友介紹了自先秦以來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交流大致歷史脈絡。
總播放:5144
發(fā)布時間:2020-04-30 14:14
  • 中國和歐洲分別處在歐亞大陸的兩端,在它們之間是綿延無盡的沙漠和連綿不絕的崇山峻嶺。在遠古時代連接這兩塊大陸的是歐亞腹地的游牧民族。通過口頭傳說,游人記載,代代相傳,西方形成了對中國最早的認識——一半是神話,一半是傳說。直到秦漢時期,隨著“絲綢之路”的貫通,中西交流才開創(chuàng)了新局面。[文稿]

  • 馬可·波羅的中國之行及其游記,在中世紀的歐洲被當作“天方夜譚”。其所著的《馬可·波羅游記》極大豐富了歐洲人的地理知識,打破了宗教的謬論和傳統(tǒng)的“天圓地方”說,開啟了西方進一步認識中國的大門。同時《馬可·波羅游記》對西方的影響絕不能僅從知識論的角度看,還要從西方本身的文化演進看,因為西方對中國的認識是在其自身的文化背景下發(fā)生的,在本質(zhì)上是西方知識體系的一部分,也是西方文化進展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馬可·波羅的時代正是歐洲文藝復興的前夜,而《馬可·波羅游記》正是在歐洲文藝復興中才大放異彩的。[文稿]

  • 明清之際,西方社會從中世紀步入了近代,生產(chǎn)力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特別是科學技術(shù)和思想文化,都呈現(xiàn)出一派突飛猛進的局面。而此時中國由于長期受封建主義的桎梏,社會發(fā)展遲滯不前。在當時的條件下,傳教士作為“西學東漸”的橋梁,給中國的知識界和文化界帶來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新刺激,對社會發(fā)展更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這其中,以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為代表的傳教士來到中國,拉開了近代中國與歐洲接觸對話的序幕。[文稿]

精選文章

精選視頻

精選圖片

微信公眾平臺:搜索“宣講家”或掃描下面的二維碼:
宣講家微信公眾平臺
您也可以通過點擊圖標來訪問官方微博或下載手機客戶端:
微博
微博
客戶端
客戶端
京公網(wǎng)安備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10200155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