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發(fā)生再次表明,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應對全球問題貢獻的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表明了中國人民胸懷天下、立己達人的歷史擔當,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統(tǒng)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高超智慧和能力。當前,疫情正在世界范圍內蔓延擴散,應對疫情風險挑戰(zhàn),離不開協調一致、攜手并肩、共克時艱。因此,國際社會必須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守望相助,共同應對風險挑戰(zhàn),“讓合作的陽光驅散疫情的陰霾”。

——我們中國人民講求“人人為我,我為人人”。中國人民歷來倡導健康交往、關愛他人、自覺奉獻的品格,這也正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文化淵源所在,它與心理學上的“共情”有異曲同工之妙。共情既是一種態(tài)度,也是一種能力。作為態(tài)度,它表現為一種對他人的關心、接受、理解、珍惜和尊重;作為一種能力,它表現為能充分理解別人的心事,并把這種理解以關懷、溫暖、尊重的方式表達出來。在疫情面前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同舟共濟、共克時艱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和基本遵循。
從疫情暴發(fā)開始,中國就為世界各國防控疫情爭取寶貴時間作出了重要貢獻。此后,中國始終高舉團結合作的旗幟,積極推動國際合作,無私分享中國經驗,倡導在疫情防控中采取“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應治盡治”,嚴格落實“早發(fā)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措施,堅持科學精準防疫,先后發(fā)布“七版診療方案”,并根據病情需要與時俱進不間斷改進診療方案,開展從毒理學、病理學、流行病史學、臨床觀察多角度分析研究,從疫苗研發(fā)、藥物開發(fā)、防護設備生產多方面攻關,所有這一切都充分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我們中國人民講求“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抗擊疫情,不分國界。當疫情最先在中國暴發(fā)時,一些國家紛紛雪中送炭,幫助中國度過難關。2月1日,巴基斯坦緊急調集30萬只醫(yī)用口罩、800套醫(yī)用防護服和6800副手套贈送中國;2月5日,俄羅斯的運輸機抵達武漢,機上載有大量的醫(yī)療設備、救援物資,同機抵達的還有5名防疫專家;韓國、日本醫(yī)療物資的緊急馳援……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在中方最困難的時候,國際社會許多成員給予中方真誠幫助和支持,我們會始終銘記并珍視這份友誼”。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3月12日,中國政府派遣的醫(yī)療專家組一行9人,攜帶31噸抗疫醫(yī)療物資從上海乘包機飛赴羅馬,支援意大利疫情防控工作。這是繼支援伊朗、伊拉克之后,中國派出的第三支專家醫(yī)療團隊。此外,中國政府機構、民間組織和個人也都積極捐贈物資,回饋他國幫助。3月6日,小米集團捐贈的數萬只口罩運往意大利,這批物資上用英語和意大利語印著古羅馬時代哲學家賽內加的一句話:我們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樹上的樹葉,同一座花園里的花朵;3月12日,蘇寧國際集團緊急向意大利捐贈首批急需物資口罩30萬只。到目前為止,中國盡己所能馳援了100多個國家和多個國際組織,為有需要的國家派駐了多批醫(yī)療專家組、援助和積極出口大量醫(yī)療物資、開展網絡會診和知識共享,中國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莊嚴承諾,對國際社會的疫情防控發(fā)揮了積極作用。
——我們中國人民相信“道德正義和科學正義”。在中國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時候,某些西方媒體和政客借著疫情大肆抹黑污蔑、大行雙重標準,污名化中國。事實上,疫情發(fā)生以后,中國政府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的態(tài)度,及時向世衛(wèi)組織以及有關國家和地區(qū)通報疫情信息,分享病毒基因序列,始終同世界各國開展醫(yī)療衛(wèi)生合作,交流分享醫(yī)療救治經驗。對此國際社會早有公論。關于病毒的源頭問題,還是應該讓科學家來揭曉。我們要相信科學家和世衛(wèi)組織的職業(yè)精神,而不應該跟風猜測、道聽途說。同時,我們也希冀西方媒體和政客能夠摘掉“有色眼鏡”,客觀、公正、真實地反映中國為抗擊疫情所做的努力,多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正能量。
“和為貴”,和合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精髓。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是中國人民用勤勞、智慧和汗水干出來的,是我們堅定不移走和平發(fā)展道路走出來的。中國抗擊疫情目前取得的階段性重要成果,靠的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團結奮戰(zhàn)。中國積極推動抗疫全球合作和地區(qū)合作,援助世界各國戰(zhàn)勝病毒,并且倡導應充分尊重各國社會制度、基本國情和風俗習慣的差異性,提供可供借鑒的中國方案,而不是復制中國方案,更不強推中國方案,尊重各國的自主選擇。同時,發(fā)展經濟,富國強民,始終是世界各國的首要任務。在疫情聯防聯控的國際合作中,固然要以戰(zhàn)勝病毒、治病救人為先,但也要注意在抗疫國際合作中積極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開拓經濟發(fā)展新領域,千方百計地發(fā)展經濟,實現戰(zhàn)勝疫情與發(fā)展經濟雙豐收,用實際行動造福世界人民。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80384700。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