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是我國第11個全國防災減災日。教育系統(tǒng)嚴格按照縣政府要求,扎實開展防震減災工作,加大學校防震宣傳教育,提高師生防震減災意識,穩(wěn)步提升緊急避險、自救互救能力,深入推進“平安校園”建設。情況如下: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局高度重視防災減災工作,建立健全防災減災工作領導小組,落實工作責任。印發(fā)《關于做好2019年全國防災減災日活動宣傳周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學校開展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提高師生防災減災能力,確保宣傳周活動的順利開展。
二、圍繞主題,強化宣傳。各學校圍繞“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gòu)筑生命安全防線”這一主題,結(jié)合學校和師生實際,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安全教育網(wǎng)絡平臺、制作標語橫幅、設置宣傳欄、班級主題班會、黑板報、學校LED電子屏等宣傳形式,向廣大師生普及地震、活在、溺水等應急避險知識,提高逃生避險基本技能,最大限度減少生命財產(chǎn)損失。
三、做好預防,排查隱患。各學校組織師生對校舍設施、消防用電、門衛(wèi)值班、體育設施等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隱患排查,對排查出來的隱患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整治措施,明確政治責任和時間進度,盡最大可能減輕災害事故風險,為師生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四、完善預案,開展演練學校以“防災減災宣傳周”活動為契機,對學校應急預案進行審查和完善,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同時,立足實際、因地制宜,組織師生全面開展一次以地震演練為重點內(nèi)容的應急演練活動,使師生熟悉災害預警信號和應急疏散流程,提高師生的防災自救意識和應急避險能力。
五、家校聯(lián)系,共同減災。
學校通過家長會、《告家長書》等形式,組織家長認識防震減災知識教育,幫助家長掌握相關知識,形成良好的家庭防災減災安全教育氛圍,提高緊急避險能力和自救互救能立。
【公文寫作欄目文章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p>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