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寶江介紹愛心團隊相關情況。新華網武千妍攝
新華網沈陽2月26日電(武千妍)在鞍山市鐵西區(qū)繁榮街道虹橋社區(qū)內,有一間不起眼的工作室,郭明義愛心團隊虹橋社區(qū)孫寶江分隊的辦公地點就坐落于此。在這間僅十余平方米大小的屋子里,匯聚了千余位愛心之士,他們用平凡的善舉演繹著不平凡的故事。
愛心團隊隊長孫寶江是鞍鋼集團的一名翻罐工,今年已經是他從事公益活動的第22個年頭。2011年,孫寶江帶頭成立了郭明義愛心團隊虹橋社區(qū)孫寶江分隊,主要進行交通文明勸導、捐書助學、扶貧幫困、敬老助殘等各類社會公益活動。2018年,團隊組織公益活動216次,平均每周就有4次。
去年2月份,孫寶江父子在路上遇到一位79歲的老人突發(fā)疾病暈倒在地,小孫女在一旁號啕大哭??吹嚼先艘褯]有呼吸,孫寶江一邊讓兒子撥打120急救電話,一邊迅速為老人進行心肺復蘇。經過20分鐘的搶救,只見老人喉嚨“咕嚕”一下,有了微弱的呼吸,但口中有痰,孫寶江用手摳沒摳出來,只好用嘴去吸,前后吸了七八下才把痰吸出來。隨后救護車趕到,醫(yī)生對他稱贊道:“要是沒有你的及時搶救,老人可就危險了。”
類似的善舉數(shù)不勝數(shù)。他曾四處奔走,為身患尿毒癥女孩籌集善款,圓了女孩的大學夢;他曾帶頭募捐,為全身燒傷面積達45%的7歲孩童籌集善款,使年輕的生命重見光明;他曾播撒愛心,首創(chuàng)“關愛老年人應急聯(lián)系卡”,7年累計發(fā)放17余萬張,幫助眾多老人擺脫困境……
不僅是孫寶江,團隊中的其他成員也在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愛心和力量。曹建軍18年來累計獻血43800毫升,相當于12個成年人的血液總量,為了保證血液質量,他十幾年間很少吃肉;“最美媽媽”石紅艷將腎臟移植給身患尿毒癥的女兒,女兒康復后,她為了回報社會,支起了“愛心媽媽”餛飩攤,為環(huán)衛(wèi)工人及孤寡老人免費提供餛飩;“公益二代”母子齊上陣,兒子身患癲癇,卻堅持投身公益事業(yè)長達9年之久,母親在兒子的影響下也加入進來……
孫寶江愛心團隊只是郭明義愛心工作室的一個小分支,如今,郭明義愛心工作室已發(fā)展成擁有700多個團體、120多萬名志愿者的大家庭,來自四面八方的仁愛之心在這里匯聚。工作室平均每年會接到各種困難求助超過1500件次,成為廣大志愿者和社會愛心人士參與公益事業(yè)、幫助困難群眾學雷鋒志愿服務的有效平臺。2015年以來,在不斷完善和強化困難捐助的基礎上,工作室還深入參與精準扶貧。截至2018年底,共有1000多支郭明義愛心團隊捐款2300多萬元,捐助國家精準扶貧建檔立卡戶3000多戶,探索出一條動員社會資源參與精準扶貧的有效渠道。這些“當代雷鋒”用自己的善心、善行滋潤了數(shù)以萬計需要幫扶的群眾。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