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春節(jié)到元宵節(jié)的半個月時間中華民族喜慶過大年,這半月的時間,為人們充分輸能加油,為人們一年的奮斗奠定了雄厚的能量基礎,過完元宵節(jié)是人們鼓足干勁奮斗征程向前進的重要開端。一提起“接力”,人們自然會想到田徑運動中的4x100、4x200、4x400等接力競賽。它既需要每個人奮力,又需要共同發(fā)力,進而構成了運動場上一道你追我趕、團結奮斗的亮麗風景。
應當說,這是運動場中最具美感的比賽。說它最美,在于跑前棒的人,明明知道最終沖刺的人不是“我”,但卻奮力奔跑出最佳自我,為后棒贏得主動;說它最美,在于各組人人奮力擔當,人人盡職盡責,自覺跑好自己那一棒;說它最美,在于全員同心同德,一條道、一股勁,合力拼搏、合作共贏。這里體現(xiàn)的是一種服務集體的精神,一種團結奮斗的力量。
不過,感動我寫禮贊的,并不是運動場上的接力跑,而是生活中的一種代代相傳的奮斗場景:新中國成立伊始,木孜闊若通道入口處只有三四戶人家,自那時起,牧民就義務為國守邊。其中,護邊組長買買提努爾一家,從他爺爺一代到他19歲的女兒,四代人謹遵一個家訓:“國家把邊境交給我們,我們就要守好它,這是我們家族的使命。”他們父亡子繼,兄退弟續(xù),60多年出了16位護邊員,護邊的使命嵌入血液傳承至今,在帕米爾高原上矗立起了祖國護邊人的豐碑。河北塞罕壩上,來自全國18個省區(qū)市的369名青年,從1962年開始,以“沙地變林海,荒原成綠洲”為愿景,三代人接力植樹造林,經(jīng)過55年的團結奮斗,硬是將昔日飛鳥不棲、黃沙遮天的荒原,變成了百萬畝人工林海,相當于為每3個中國人種下一棵樹。他們以“生是塞罕壩人,死是塞罕壩魂”的接力精神,培植出了感動全中國的“功勛樹”。
其實,這里所擷取的,僅僅是偉大祖國建設者中成千上萬組“接力”人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如此令人蕩氣回腸的“接力”不勝枚舉。諸如有的城市,幾十年接力植樹造林,沙漠邊緣小城變成了“綠色長城”;有的幾代學人,跨越60年傳承一項課題研究,終于摘取了皇冠上的明珠;有的幾屆領導班子,接力治水不松勁,引得一江清水還復來;有的一張治污藍圖繪到底,終于讓城市藍天白云;有的一任接著一任干,終于還百姓一灣綠水、一片青山。還有海爾人,從張瑞敏掄起大錘砸質(zhì)量不合格冰箱開始,30多年孜孜追求卓越,成了名副其實世界級“家電王國”;還有華為人,30年來專注只做一件事,從3G“學”、4G“跟”到5G“領”,在通訊領域里發(fā)起一輪又一輪沖鋒,一次次過關斬將,成功把握了世界標準。再聯(lián)想一下:我們黨一代接一代傳承“為人民服務”宗旨,我們軍隊一茬接一茬傳承“黨指揮槍”的根本原則,我國人民實現(xiàn)了由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人民生活水平實現(xiàn)了由“溫飽”到“小康”的歷史性跨越,這里所傳承和彰顯的,無一不是一種“接力”奮斗精神。
這種“接力”,雖然沒有像運動場上“接力跑”那等置于眾目睽睽之下的惹人注目,也沒有所到之處的掌聲雷動、鼓掌加油,但它卻悄無聲息地傳遞和張揚著一種“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團結精神,一種咬定青山不放松、風雨無阻朝著偉大目標前進的奮斗精神。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接力”的代代相傳,才有了中華民族在追夢偉大復興中的一步一個腳印,也才有了改革開放40年中國制造、中國創(chuàng)造、中國建造的“當驚世界殊”。有資料表明:眼下,中國有220種產(chǎn)品產(chǎn)量位居世界第一,羅列出來那將是一大串讓人眼花繚亂的名單。尤其是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驚動了全世界:天眼能夠接收外星信號,墨子能夠從地球上看到月球的火柴光,北斗衛(wèi)星使13億多國人乃至全人類的日常生產(chǎn)生活變得便捷;世界最大的水陸兩用飛機AG600、大型運輸機運20、新一代隱形戰(zhàn)斗機殲20,在藍天上組成了中國制造的航空編隊;2018年,第二艘航母出海試航,國產(chǎn)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水上首飛,北斗導航向全球組網(wǎng)邁出堅實一步,“嫦娥四號”探測器發(fā)射升空,實現(xiàn)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一次次成功的腳下、一樁樁成果的背后,無一不是“蓽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團結拼搏,無一不是“一滴汗水摔八瓣”的接力奮斗。正是這種一代接一代的“接力”奮斗,繪就了偉大祖國建設的最美風景!
人是要有點精神的。70多年前,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毛澤東同志致閉幕詞,發(fā)表了著名的《愚公移山》,以愚公“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豪邁,向全國人民宣示了“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堅強決心。從此,“愚公移山”精神,作為中國共產(chǎn)黨人一種特有的“接力”追夢精神,匯成了響徹華夏、引領時代的最強音。在這種精神的激勵下,我們黨一棒接一棒帶領人民繪就了一幅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贏得了民族獨立,建立了新中國,一步步消滅貧窮,昂首走上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康莊大道。
今天,我們國家正處在“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的奮斗時期,橫亙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仍然有許多“山”需要“移”,我們所擔負的使命更光榮、任務更艱巨、挑戰(zhàn)更嚴峻、工作更偉大。只要我們繼續(xù)發(fā)揚當年“愚公移山”的接力精神,像習近平總書記所號召的那樣:“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我們就一定會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一定能夠建成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轉載請注明來源:宣講家網(wǎng)站,違者必究。)
宣講家網(wǎng)評論,受到各界的廣泛關注,歡迎有識之士投稿或提出寶貴意見!
稿件一經(jīng)采用,必付稿酬。謝謝!
宣講家網(wǎng)評論征稿郵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流群:531249826。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