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組委辦公區(qū)夜景。
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將于年底達到北京冬奧會測試賽要求;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面世;冬奧會口號和歌曲即將公開征集;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團隊組建;京張高鐵開通,京禮高速全線運行;北京冬奧會志愿者項目啟動……進入2019年,濃厚的奧運氣息將撲面而來,緊鑼密鼓的籌辦工作節(jié)奏將讓人們更清晰地看到北京冬奧會輪廓。日前,記者采訪了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zhí)行副主席張建東,他向廣大讀者展望了未來幾年冬奧會籌辦工作的藍圖。
張建東說,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之年,大事多、喜事多,為做好冬奧籌辦工作提供了許多重要契機。同時,今年是北京冬奧會籌辦工作承上啟下、攻堅突破的關鍵之年,也是系列測試賽前的集中建設年?;I辦工作重心將由做好場館建設的同時向場館運行轉移,新建場館和基礎設施加緊建設,以場館管理和運行為重點的各項工作全面推進,各業(yè)務領域運行計劃編制完成,各項工作更加實戰(zhàn)化、精細化,在2020年2月延慶高山滑雪世界杯這一首場測試賽前,確保相關場館到位、人員到位、保障到位。
場館建設順利 冰絲帶顯露英姿
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北京冬奧會新建場館國家速滑館已經(jīng)漸露英姿。張建東介紹說,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總體順利,目前,已經(jīng)開工建設的場館有18個,其中競賽場館11個,除國家速滑館外,還有首鋼滑雪大跳臺、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云頂滑雪公園、首都體育館、國家游泳中心和國家體育館;非競賽場館7個,它們是3個獨立訓練館——首體綜合館、首體短道速滑訓練館、首都滑冰館,3個賽區(qū)的冬奧村和國家會議中心二期(主新聞中心和國際廣播中心)。計劃2020年開工改造的是五棵松體育中心、國家體育場、張家口山地新聞中心和張家口山地轉播中心。計劃2021年開工建設的是頒獎廣場。
那么,讀者什么時候能夠一覽這些新建和改造場館的容貌呢?張建東給出了答案。今年10月,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和云頂滑雪公園主體工程達到測試賽要求。明年,10個競賽場館和3個非競賽場館(首體園區(qū)3個訓練館)達到測試賽要求。2021年,7個非競賽場館達到賽事要求(3個賽區(qū)的冬奧村、國家體育場、國家會議中心二期、張家口山地新聞中心、張家口山地轉播中心)。2022年1月,頒獎廣場交付使用。
全力備戰(zhàn)“相約北京”系列體育賽事
據(jù)張建東介紹,按照國際奧委會、國際殘奧委會的要求,在冬奧會正式舉辦前約10至24個月期間,所有的比賽分項都要舉辦測試賽。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測試賽及測試活動統(tǒng)一命名為“相約北京”系列體育賽事。體育賽事方面,目前已確定20個國際單項體育聯(lián)合會賽歷賽事,包括15個冬奧會項目和5個冬殘奧會項目。首場測試賽為高山滑雪男子世界杯,將于2020年2月15至16日在延慶賽區(qū)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舉行。測試活動方面,北京冬奧組委將對競賽場地、重要非競賽場館(如奧運村)和重要業(yè)務領域(如交通)進行專項測試。綜合測試方面,北京冬奧組委相關部門和三個賽區(qū)的屬地政府,計劃在2021年統(tǒng)一測試場館運行和城市運行的聯(lián)動機制,檢驗跨區(qū)域、跨領域運行指揮體系的主要流程,測試整體運行就緒情況。
吉祥物面世 冬奧會口號開始征集
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征集活動于2018年8月8日啟動,10月31日截止,共收到設計方案5816件,全國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qū),臺灣地區(qū)均有征集作品提交。境外作品來自五大洲35個國家,其中,既有來自傳統(tǒng)冰雪運動強國的作品,也有“一帶一路”沿線17個國家和地區(qū)的作品。目前,北京冬奧組委正在組織權威專家進行評審,計劃今年下半年發(fā)布。
說到冬奧會文化宣傳活動,今年會有很多讓讀者直接參與的機會。比如,將舉行北京冬奧會開幕倒計時1000天時鐘啟動儀式,屆時北京冬奧組委也將會同國家文化和旅游部發(fā)布“相約北京”藝術節(jié),并面向全社會征集冬奧歌曲。在北京世園會舉辦期間將推出“北京冬奧日”活動,同時面向社會征集北京冬奧會口號。
備受關注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籌辦工作也將推上前臺。北京冬奧組委將組織專家開展冬奧會開幕式創(chuàng)意文案評審工作,確定總導演人選,組建開閉幕式創(chuàng)意團隊和制作團隊。
“共享冬奧”公眾參與計劃今年也將持續(xù)實施,推動舉辦北京市民快樂冰雪季、“健康河北 歡樂冰雪”等系列文體活動,帶動更多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參與冰雪運動。
北京冬奧組委還將借助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顒?、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世界園藝博覽會、籃球世界杯等重大活動和賽事,融入冬奧元素,開展冬奧宣傳推廣,講好冬奧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進一步提升北京冬奧會的國際影響力。
張建東說,籌備工作還有很多。比如說,深化3個示范場館建設,編制完成示范場館運行計劃,建立場館運行工作體系和屬地保障體系;統(tǒng)籌開展住宿、餐飲、交通、醫(yī)療、安保、氣象等服務保障工作,完成所有賽時技術服務的計劃方案,深入推動“科技冬奧”重點項目實施;制定發(fā)布《志愿服務行動計劃》,啟動高山滑雪項目測試賽志愿者招募和培訓工作,完成首批賽時實習生的招收和培養(yǎng);繼續(xù)推進各層級贊助企業(yè)征集工作,召開首次北京冬奧會贊助企業(yè)大會,公開征集特許生產(chǎn)商和零售商,舉辦以吉祥物為主題的特許商品創(chuàng)意設計大賽,做好特許商品的設計開發(fā)、生產(chǎn)和銷售工作;還將深入實施主辦城市無障礙環(huán)境提升行動計劃,加強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籌辦工作整合,確保“兩個奧運”同步籌辦。“總之,北京冬奧會一天天臨近,籌備工作時不我待,需要全力以赴,只爭朝夕”張建東表示。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