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沐著朝陽。
擦亮馬靴,戴上手套,正步鏗鏘。昂首,挺胸,一步、兩步……從容、自信、昂揚。
那一刻,心里所想,唯那面旗,唯那首歌。最愛聽的,是國歌被慷慨高唱,最愛看的,是國旗伴著旭日冉冉高揚。
這,是清華大學國旗儀仗隊的日常。
作為國內(nèi)首個高校儀仗隊,清華大學國旗儀仗隊于1994年正式成立。24年來,護衛(wèi)國旗,風雨無阻。
隊員們說,“成長的刻度上,對國旗的愛不可辜負!”
隊員們說,“帶著滿腔熱忱,帶著萬丈豪情,風里雨里,初心不曾改變,使命不曾忘記。”
訓練的苦,是為確保升旗過程每個細節(jié)的到位
國旗儀仗隊如何訓練?如不是親身體會,很難了解。
身體前傾,收下頜,腳順正前方踢出75厘米,腳掌距離地面25厘米,向前擺臂拇指根部高于最下方衣扣10厘米,向后擺臂手腕前側距離褲縫線30厘米……
“第一次訓練我就站暈了。”說起從前,清華大學國旗儀仗隊現(xiàn)任隊長姜子銘,這個身高超過一米八的大男孩兒不免有些害羞。
平時訓練在操場,晚上9點半到10點半;周末加練,主樓門前廣場上,3個小時“大訓”。站軍姿、稍息立正、停止間轉法、齊步正步,單人練、整排練、全體合練……
梁文瑄,一個文弱清秀的女孩子,“七字班”新生,入校剛一年。剛一入校,就報名加入儀仗隊,經(jīng)過8周考核,成為正式隊員。“我太瘦了,力氣小,為了達到標準要求,只能自己偷偷加練。”梁文瑄說,每天她都要在宿舍里練習吊腿,為了加大強度,她還會在腳上綁上雨傘,提升難度。
升好國旗,不但要姿勢標準,還要節(jié)奏精準。
曾任升旗手的張瑋祺是一個英姿颯爽的女孩。她說,升旗的過程,必須按照國歌的節(jié)拍拉動旗繩,并保證國旗在國歌的最后一拍到頂。起初,她不是快了就是慢了。后來,她將整首國歌的歌詞寫了下來,把其中每一個節(jié)拍重音標注出來,每次聽國歌,就在心中默默打拍子,一天聽幾十遍。就這樣,經(jīng)過反復訓練,終于做到了升旗與國歌,嚴絲合縫。
只要有空,隊員們就會抓緊每一分鐘練習,起初是強迫,慢慢地,竟成了習慣。
“只要能反光的地方,鏡子、玻璃門,只要看到,我們就會忍不住對著練習吊臂和敬禮,條件反射。”姜子銘說。
在儀仗隊第十七任隊長霍興凱看來,對儀仗動作之美的追求永無止境。動作的提升,不僅僅是為了讓升旗儀式更加嚴肅莊重,儀仗動作的陽剛、頓挫,也是一種美學的欣賞與修為。
這份榮光,感受多少次、體驗多少次都不夠
對于儀仗隊的同學來說,最幸福榮光的時刻是什么?毋庸置疑,是將五星紅旗親手升起的那一刻。
隊員們說,這份幸福感、這份榮光感,感受多少次都不夠。
每天,國旗儀仗隊都會升降1次國旗;每周,國旗儀仗隊都會舉行1次升旗儀式;每年,國旗儀仗隊都會協(xié)辦1次國防教育周。趕上校慶、軍訓典禮、全民國防教育日、國家安全教育日以及海洋觀教育活動等,儀仗隊還要承擔相應任務。
20多年來,作為國內(nèi)高校學生儀仗隊的代表,清華大學國旗儀仗隊還承擔過第二十一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開幕式出旗、第五屆全國大學生田徑錦標賽開幕式出旗、北京奧運會升旗等重要任務。
梁文瑄清楚地記得,在自己還是預備隊員的時候,每逢升旗,她都會在升旗臺側面看著,靜靜地,熱切地。直到成為一名正式隊員,親手捧著五星紅旗,那一刻,竟淚水溢滿眼眶,“不想哭,但是控制不住。”
在清華國旗儀仗隊的工作日志上,有這樣一段文字:
“朝升夕落,想讓你同太陽的光輝徐徐升起、緩緩落下??钙臁炱斓臅r候,小心地拖著生怕旗角落地;怕旗繩系得松,對繩結不滿意,總是打了又解;在暴雨、冰雹突降的時候,會跑到主樓確認你是否安然無恙。對你的牽掛,是臨走之前,對旗繩再拽一下的確認,是經(jīng)過主樓、禮堂時,確認你在旗桿最頂端的回眸……”
用特有方式詮釋青年人的愛國情懷
“護衛(wèi)國旗,報效國家,是我一生的擔當。”這是清華大學學生國旗儀仗隊“隊訓”的內(nèi)容。
對于全體隊員來說,他們既是普通的清華大學學生,又是特殊的“守衛(wèi)國旗的人”。
于是,這樣的情景,成為他們傳播國旗文化、傳遞愛國精神的日常:
參與國慶閱兵,原地等待期間,看到有同學將印有國旗的衣服、小國旗放在地上,席地而坐,他們會忍不住上去提醒;
每年,國旗儀仗隊都會派出一支隊伍到西藏幫助西藏職業(yè)技術學院國旗護衛(wèi)隊進行隊列訓練;
他們還與天津塘沽一中、北京昌平向上小學結成對子,安排優(yōu)秀隊員跟中小學生進行經(jīng)驗交流,傳遞國旗精神;
……
“這些孩子很多不善言談,但重行動、重付出。在與國旗的朝夕相伴中,對國家的愛,已深深融入血液、鐫刻在心。”清華大學黨委武裝部部長、國旗儀仗隊指導教師熊劍平這樣評價國旗儀仗隊隊員們,“他們用特有的方式詮釋青年人的愛國情懷,詮釋‘行勝于言’。”
(毛殷平、蔣佩妍參與采寫)
圖片由清華大學國旗儀仗隊提供
版式設計: 蔡華偉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