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副所長 季為民
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把統(tǒng)一思想、凝聚力量作為宣傳思想工作的中心環(huán)節(jié),自覺承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并特別強調:“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確輿論導向,唱響主旋律,壯大正能量,做大做強主流思想輿論,把全黨全國人民士氣鼓舞起來、精神振奮起來,朝著黨中央確定的宏偉目標團結一心向前進。” 這一要求為做好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確定了目標,指明了方向,給出了遵循。
聚民心是做好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使命,事關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長治久安。歷史反復證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向背是黨和國家命運興衰的關鍵因素,是“誰主沉浮”的決定力量。當前,面對紛繁復雜的世情國情,更需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導凝聚億萬人民,更需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和道德觀念團結引領全體人民,以“千磨萬擊還堅韌”的戰(zhàn)略定力、“紛繁世事多元應”的政治智慧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責任擔當,做好聚民心這篇大文章,團結全體人民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聚民心是凝聚奮斗共識的基本步驟,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赝袊D苦卓絕的民族復興史會發(fā)現(xiàn),每一個勝利都得益于人民群眾的精誠團結、眾志成城。今天,我們距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更需要畫好共筑中國夢的最大同心圓,更需要充分闡釋宣傳好中國夢的愿景內涵,把廣大人民凝聚到黨的周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注入強大力量。
聚民心是破解經濟社會發(fā)展問題的根本保障,是實現(xiàn)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目標任務的前提基礎。上下同欲者勝,同舟共濟者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必然面臨新問題和新挑戰(zhàn),比如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民生問題亟待解決,社會矛盾問題交織,思想文化觀念多元,意識形態(tài)領域斗爭復雜等等,都需要宣傳思想工作加強引導,凝聚民心,迎難克艱,共同破解重大問題。
聚民心要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要做好做強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工作,特別是要在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下功夫。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
聚民心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以民為本、關注民生、順應民意,全面深化改革,精準脫貧攻堅,讓改革發(fā)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眾,既解決實際問題,又解決思想問題,更好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不斷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聚民心要鞏固壯大主流輿論。強化和提升輿論引導意識和能力,通過主動、及時、深度和有效引導,積極回應群眾關切,合理引導社會預期;同時,及時管控不良炒作,精準調控輿情,堅持以立為本、立破并舉,批駁錯誤思潮,掌握輿論主動權主導權,不斷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凝聚力和引領力。
聚民心要尊重新聞輿論工作規(guī)律。要尊重新聞傳播規(guī)律,尊重互聯(lián)網規(guī)律,尊重新興媒體發(fā)展規(guī)律。要堅持真實性原則,“真實性是新聞的生命。要根據(jù)事實來描述事實,既準確報道個別事實,又從宏觀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要把時度效作為檢驗新聞輿論工作水平的標尺,準確理解和把握時度效要求的科學內涵,要抓住時機、把握節(jié)奏、講究策略,不管是主題宣傳、典型宣傳、成就宣傳還是突發(fā)事件報道、熱點引導、輿論監(jiān)督,都要從時度效著力,體現(xiàn)時度效要求。要把握好意識形態(tài)屬性和產業(yè)屬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聚民心要弘揚社會正氣。承擔起這一任務,就要始終堅持正面宣傳為主是基本方針,做大做強正面宣傳,善于通過主題宣傳、形勢宣傳、成就宣傳、典型宣傳,不斷提高宣傳質量和水平,改進文風,創(chuàng)新話語,豐富傳播形態(tài)和傳播樣式;要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創(chuàng)新,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通過個性化、定制化的精品力作和信息產品完善內容服務,適應分眾化和差異化的傳播趨勢。
聚民心要堅持輿論監(jiān)督。凝聚民心,就應圍繞黨和政府重視、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堅持依法開展建設性輿論監(jiān)督,理性批評曝光。要旗幟鮮明堅持真理,堅定批駁謬誤,發(fā)揮輿論監(jiān)督的正向作用,切實推動實際工作。正確認識正面宣傳與輿論監(jiān)督的關系,為全面決勝建成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營造積極氛圍,增強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四個自信”。
聚民心要用好管好網絡空間。要順應媒體格局、輿論生態(tài)、受眾對象和傳播技術的變化趨勢,強化互聯(lián)網思維和一體化發(fā)展理念,科學認識網絡傳播規(guī)律,提高用網治網水平,建設清朗網絡空間,使互聯(lián)網這個最大變量變成事業(yè)發(fā)展的最大增量。推動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fā)展,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創(chuàng)新理念、內容、體裁、形式、方法、手段、業(yè)態(tài)、體制、機制,加強網上正面宣傳,構建網上網下同心圓,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