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河》是一部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實干興邦的心路紀實。我們要通過學習《梁家河》真正把思想認識和行動統(tǒng)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來,以實干擔當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梁家河是習近平總書記踐行初心和使命的歷史起點。面對梁家河的惡劣生活環(huán)境、艱苦工作條件,青年習近平善于思考,放下身段,與梁家河的父老鄉(xiāng)親們打成一片,以實干精神和擔當意識,為自己七年的梁家河生活,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梁家河雖小,但為青年習近平以后的成長,打下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夯實了他的為民情懷和使命意識。
習近平總書記在梁家河的歷練和成長,生動詮釋了踐行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的核心要義,就是實干和擔當。實干是基礎,擔當是自覺。實干和擔當是每個共產黨人自覺、主動地為國家和人民建功立業(yè),將個人榮辱、命運融入時代的洪流中,以舍我其誰的實干精神和擔當意識,擔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尤其是在面對困難、抉擇乃至生死存亡之時,要有挺身而出的勇氣和膽識。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問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面對新時代,我們要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以實際行動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對于黨員領導干部來說,就是要增強實干意識、使命意識、擔當意識。有職就有責,有責就要擔當。要用鐵的肩膀負起該負的責任,做好該做的事情,切實把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的任務擔起來,把從嚴治黨的責任擔起來,把本職工作擔起來,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敢于向頑瘴痼疾開刀,勇于突破利益固化藩籬,將改革進行到底。
以實干擔當化解工作中的不作為不想為。實干擔當就是要著力解決好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苦干實干。黨員領導干部不僅身體要進入新時代,思維方式和工作狀態(tài)也要適應新時代,面對新時代、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zhàn),不僅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撲下身子、沉到一線,邁開步子、走出院子,到車間碼頭,到田間地頭,到市場社區(qū),多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多到工作差的地方去,既聽群眾的順耳話,也聽群眾的逆耳言,了解基層干部群眾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同時,我們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政績觀,既要做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鋪墊、打基礎、立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績,也要做潛績,不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放下花架子,擺出真姿態(tài),不做表面文章,不喊空洞口號,要以釘釘子的精神真抓實干,不折騰、不反復,一步一個腳印,切實把工作干到實處,讓實干擔當成為激濁揚清的時代風尚。
以實干擔當繪就江蘇高質量發(fā)展新篇章。實干擔當就是“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起來”,這就要求黨員領導干部要有責任意識,擔當意識,既要做好“久久為功”的準備,又要在落實工作中堅持“雷厲風行”的作風。要發(fā)揮好主觀能動性,實施方案要抓到位,實施行動要抓到位,督促檢查要抓到位,改革成果要抓到位,宣傳引導要抓到位,善始善終、善作善成、親力親為、抓實工作。遇到思想阻力和工作阻力,要努力排除,不能退讓妥協(xié),不能松懈斗志、半途而廢,真正讓江蘇老百姓感受到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實干擔當要求我們在解決江蘇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實踐中 “出實招、求實效”,讓理論正確性與現(xiàn)實可行性有機結合。必須更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貫徹落實新發(fā)展理念,提出新思路、謀劃新戰(zhàn)略、落實新舉措,著力解決好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努力實現(xiàn)發(fā)展的質量、效率、公平和可持續(xù)的有機統(tǒng)一。新發(fā)展理念要在江蘇落地生根,變成普遍實踐,關鍵在各級領導干部的實干精神和擔當自覺。
實干擔當要求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改革者要敢闖敢試,能盡責、敢擔當。改革面對的矛盾越多、難度越大,越要堅定與時俱進、攻堅克難的信心,越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廣大黨員干部既要當改革促進派,又要做改革實干家,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啃最硬的骨頭。實干擔當的過程就是把黨的科學理論轉化為強大的物質力量的過程,就是讓黨員領導干部更加堅定自覺地為實現(xiàn)黨的初心和使命而接續(xù)奮斗的過程。
(作者為南京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教授)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