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五月,青春舞動,思想飛揚。5月里,曾有一群先進青年,在中華大地上開啟一場反帝反封建愛國主義運動,開啟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也曾有一位偉大思想家誕生,與恩格斯創(chuàng)立了馬克思主義學說,成為了今后全世界勞動人民實現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論武器和行動指南。
5月里,青年活躍,揮斥方遒。5月里,思想激昂,光芒萬丈。在這個美麗的季節(jié),青年注定是舞臺上的主角,青年們將掀起一股學習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的風潮。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強調:“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chuàng)始人,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和國際共產主義的開創(chuàng)者,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他激勵著共產黨人在一次次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爭中取得勝利,激勵著共產黨人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開展建設,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推動中國不斷發(fā)展。5月,習總書記也寄語青年:“新時代青年要乘新時代春風,在祖國的萬里長空放飛青春夢想,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擔當,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我們的奮斗中夢想成真!”
我們青年一代,無論身處何地,身兼何職,都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唯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了解社會主義的本質內涵,根據自身實際,融會貫通,才能以自己的綿薄之力為社會主義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添磚加瓦。
新時期,新青年又該如何學習馬克思主義?
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馬克思出生于德國的一個律師家庭,畢業(yè)后致力于探索社會的本質。他一生四次被政府驅逐,輾轉于各個國家,一貧如洗,顛沛流離。在他生命后半階段,他摯愛的兒子、妻子、女兒也相繼先他而去,對他的精神形成暴擊。但他有一句名言:“人只有為自己同時代的人完善,為他們的幸福工作,他才能達到自身的完善。”
他這一身,無論是求學治學,始終秉承為人類幸福而工作的志向。正如他十七歲的時候在《青年在選擇職業(yè)時的考慮》里所說的一樣:“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yè),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yè)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fā)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他是共產主義戰(zhàn)士的先驅,一生秉承、踐行少年時期的志向,以一股堅韌的精神,維護人民的權利,為人類解放崇高理想而不懈奮斗,真正彰顯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如今,中國進入了新時代,萬象更新蓬勃發(fā)展,新青年們享受著前所未有的物質條件,擁有著更多選擇、更加公平的機會和機遇,而同時,青年在這個社會又面臨著越來越多的誘惑。常有新聞,某高校學生掌握先進技術,攻破學校網絡,篡改考試成績;也常有新聞,社會上騙子的騙術越來越眼花繚亂,難以辨別。十八大以來,更有不少“老虎、蒼蠅”相繼落網,他們無一不曾滿腹詩書,無一不曾許下“為人民服務”的承諾,但在利益誘惑面前都丟掉了信念,喪失了初心。人的一生廣闊而浩瀚,不因讓蠅頭小利成為人生路上的絆腳石,當以共產黨員先驅為榜樣,樹立遠大的志向,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做一個對個人、對社會有用的人,肩負起社會主義建設者、接班人的使命。
二、勤學苦練,術業(yè)專攻
馬克思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思想家,和他淵博的知識和勤奮的鉆研精神分不開。馬克思在先后在波恩大學和柏林大學學習法律,后期一直保持嚴謹、踏實的治學精神。據記載,他的知識領域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宗教學、邏輯學、美學、政治學、文學,史學,語言學,翻譯,工商業(yè)實踐,甚至還觸及數學、自然科學等。他能閱讀歐洲多種國家的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種文字寫作。而他忘我的工作態(tài)度更是常人難以企及。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提到:“馬克思畢生忘我工作,經常每天工作16個小時。”他對知識的渴求,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法拉格在回憶馬克思時說:“思考是他無上的樂事,他的整個身體都為頭腦犧牲了。”他不僅熱愛學習,更熱衷攻堅克難。他說:“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艱險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這個光輝的偉人,留給后人的不僅是崇高的思想、偉大的學說,更是一股值得千萬青年學習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精神。
古人常說:“學海無涯苦作舟。”學習是苦悶的,鉆研是枯燥的,也是孤獨的。馬克思正是以“君子慎獨”的態(tài)度,書寫一生的華麗篇章。青年倘若要做好社會主義接班人,就必須掌握豐富的知識,具備刻苦認真的態(tài)度以及堅忍不拔、耐得住寂寞的精神。
每個青年在社會主義建設中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平凡的青年,不可能在所有領域都有建樹。所謂“聞道有先后,術業(yè)有專攻。”我們可以效仿馬克思的治學精神,在自己所在的領域,不畏困難、不怕孤獨,攻堅克難,做一個專業(yè)性人才。
三、知行結合、立足實踐
馬克思主義中的精華,即是“實踐”的觀點。古人言:“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中國共產黨人也是通過不斷的實踐,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1930年,毛澤東曾撰寫《反對本本主義》一文,反對教條主義。1937年,他又在《實踐論》中提出,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的哲學辯證唯物論顯著的特點,凡事要立足實踐,理論又能服務實踐。
一直以來,馬克思主義在不斷豐富中。列寧在帝國主義和無產階級革命時代,大大發(fā)展了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推進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列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結合起來,創(chuàng)立了毛澤東思想。“三個代表”、“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無一不是跟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而發(fā)展起來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教條,而是行動指南,必須隨著實踐的變化而發(fā)展。”學習馬克思主義,有助于青年將“實踐”的觀點融會貫通,稔熟于心,指導自身的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在北大時寄語青年“要力行,知行合一,做實干家。”,他說:“廣大青年要努力成為有理想、有學問、有才干的實干家,在新時代干出一番事業(yè)。我在長期工作中最深切的體會就是: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知行結合,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是每個青年應學到的馬克思主義精華。
激情五月,青春舞動,思想飛揚。青年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廣大青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勤學苦練勤奮刻苦的鉆研精神,不斷提高科學文化知識,知行結合,為實現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獻上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