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智夫,江蘇睢寧人,一名入黨75年的老黨員,他對家人說:“公家便宜一點也不能去占。”無論在職還是離休,周智夫都干干凈凈、清清白白。在基地醫(yī)院任副政委時,女兒和幾個干部孩子中午在醫(yī)院食堂蹭了一頓飯。他知道后,對女兒進行了嚴厲批評,并將幾個孩子的伙食費全部補上。周智夫對自己嚴格要求,一是一、二是二,不占公家一分便宜。周智夫常給老伴交代,咱倆醫(yī)療保障標準不一樣,我的藥你不能用。一天晚上,老伴的阿司匹林用完了,跟周智夫商量用一下他的藥,他很認真地說:“藥可以借給你,但你要記住,買藥后必須及時還給我。”大女兒周雪文也患有心臟病,隨身常備速效救心丸。一次,她從重慶來北京看望父親,周智夫發(fā)現(xiàn)女兒用的藥和自己的一樣,就要求她在藥瓶貼上名字來區(qū)分。面對家人的不解,周智夫解釋:他的藥是公費保障的,不能一人公費醫(yī)療,全家免費吃藥。
中國是禮儀之邦,五千年的文化傳承至今,深深銘刻在中國人民心中,每個家都有家規(guī)、家訓、家風。正如成龍在歌中唱道的“家是最小國 ,國是千萬家。”這清白傳家的家風連著黨風政風。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第一所學校,只有重視家風家教,家庭這個細胞才能更健康,這個千萬家的國家大肌體才能更強壯。周智夫非常重視家庭、家教、家風,堅持不留金不留銀,只給后代留精神。這是他對子女的深沉大愛,也是傳承的最好家風。他立下家訓:“子孫后代要永遠跟著黨走。”記得有人這樣說,有家規(guī)、家訓的家庭屬于豪門貴族之家,有家規(guī)、家訓、家風的家庭屬于王侯將相之家。一點不錯的,周老的好家風讓兒子留隊待命,隨時準備報效祖國。讓孫子要向爺爺那樣念黨情報黨恩。傳承這樣的好家風,那必是周老這樣名將之家。
家風,家之根本;千萬良好家風,就是一個國家的精髓。讓中國的每一家都有良好的家風,讓優(yōu)秀的中華民族永遠屹立民族之林。
【公文寫作欄目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