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享年94歲的周智夫一輩子一直在干一件事,就是始終不忘初心、對黨忠誠,以赤膽忠心踐行愛黨信黨跟黨走的錚錚誓言。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投身革命以來,周智夫始終不忘初心、對黨忠誠,始終艱苦樸素、保持本色,始終自覺自律、純正家風(fēng),用自己的行動堅守著一名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高地,詮釋著一名共產(chǎn)黨人的“情”。
篤定篤行的信仰堅守之情。周智夫說:“這輩子一直跟黨走,下輩子還做黨的人。”從從窮苦孩子到革命青年,從戰(zhàn)士到領(lǐng)導(dǎo)干部,一路走來,周智夫始終不忘初心,堅守著自己的信仰。作為一個老兵,他先后經(jīng)歷了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的考驗和洗禮,變的是不斷繁榮富強的國家,不變的,是對信仰的堅守。正是篤定篤行的對信仰的堅守,才讓周智夫做出了無愧人民、無愧歷史的成績!理想信念是一盞明燈,照亮了周智夫的前行之路,也照亮了民族復(fù)興之路。
奉獻一切的對黨忠誠之情。“革命軍人一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周智夫革命工作39年,4次跨省調(diào)動,20多次變換崗位,他沒有怨言,沒有和組織講條件,堅決服從組織安排,哪里有需要那里就是“戰(zhàn)場”。1953年認定出身時,他明知道貧農(nóng)出身對自己更好,還是向黨組織坦誠報告自己的家庭出身。沒有華麗的詞藻,沒有豪言壯語,周智夫,把對黨忠誠之情化作點點滴滴的實際行動,在一個個平肝的崗位上鐫刻著一名共產(chǎn)黨人對黨的絕對忠誠。
樸素樸實的艱苦奮斗之情。艱苦奮斗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作風(fēng)。不管身處何種位置,周智夫始終秉持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傳統(tǒng)美德。他常說,待遇好是黨對老干部的關(guān)心,但我們不能可著勁用。他對自身要求有“三個不超標”,即住房、用藥、用車不超標。周智夫有一個跟隨他40多年的衣柜,里面最像樣的是一條馬褲呢軍褲,從他任基地醫(yī)院副政委一直穿到現(xiàn)在。習(xí)近平曾說:“抓改進工作作風(fēng),各項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堅持和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能不能堅守艱苦奮斗精神,是關(guān)系黨和人民事業(yè)興衰成敗的大事。”周智夫不忘初心、以身許黨,始終堅守者艱苦奮斗的精神高地,用行動踐行著艱苦奮斗的優(yōu)良作風(fēng)。
迎難而上的勇于擔當之情。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yè)。周智夫說:“黨員干部就是帶頭吃苦奉獻的,沒有困難叫我們來干什么。”周智夫先后在南京、重慶、云南、北京等地工作過,所到的大多是新組建單位,面對工作任務(wù)重、矛盾問題多、時間要求緊,他從未打過“退堂鼓”,都是咬緊牙關(guān),堅守在工作一線。用迎難而上勇于擔當豎起了共產(chǎn)黨人擔當?shù)拇笃欤?/p>
修身齊家的立德向善之情。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無論在職還是離休,他都干干凈凈、清清白白。他嚴格要求自己,對家人廉潔齊家,傳承了共產(chǎn)黨人良好的家風(fēng)。作為高級離休干部,他的家里沒有高檔電器、貴重家具,至今仍在用五十年代的牙缸、飯盒,七十年代的沙發(fā)、鋼管床。對于子女的前途發(fā)展,他從不托關(guān)系、打招呼,全憑個人奮斗。他要求子女:“幸福生活要靠自己去奮斗。”他立下“子孫后代要永遠跟著黨走”的家訓(xùn),傳承紅色基因。
周智夫是一個情感豐富的人,他對信仰始終有堅守之情,對黨始終有忠誠,對工作和生活始終保持艱苦奮斗之情,對困難始終保持迎難而上的擔當之情,對自身和家庭始終保持立德向善之情……
周智夫是一個情感并不豐富的人,他只有一顆永遠向黨的心,只有一種一輩子做黨的人的深沉的情!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