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
1月1日 津浦鐵路全線通車。
2月4日 北京參眾兩院復(fù)選(上年12月初選),國民黨獲392席,占絕對多數(shù)。
2月18日至19日 《民立報》連載《留英儉學會意趣書》。
是月 陳煥章主編的《孔教會雜志》在上海創(chuàng)刊。
3月11日 外籍基督教傳教士大會在上海召開。大會決定進一步在中國調(diào)整、擴大教會大學。
3月20日 宋教仁被刺于上海車站,22日在醫(yī)院身亡。
3月22日 康有為主編的《不忍》雜志在上海創(chuàng)刊。
3月26日 孫中山自日返滬。
4月1日 由北洋法政學會編輯的《言治》月刊在天津創(chuàng)刊,李大釗在該刊第1期上發(fā)表《大哀篇》。
4月8日 民國第一屆正式國會開會。
4月26日 袁世凱與英、法、德、俄、日5國簽訂善后大借款2千5百萬英鎊合同,以全部鹽稅關(guān)稅余額為擔保。
5月3日 袁世凱嚴令各省不許“散布浮言”。
5月28日 北大預(yù)科學生反對預(yù)科畢業(yè)生須經(jīng)入學試驗方可升入本科之規(guī)定。上?!睹窳蟆纷?月2日起連續(xù)發(fā)表評論,聲援北大預(yù)科學生。
5月28日 中華民國工黨領(lǐng)導(dǎo)人徐企文“運動軍隊革命”,攻打上海制造總局,失敗被殺,工黨也隨入瓦解。
5月29日 共和、民主、統(tǒng)一3黨正式合并為進步黨。
是月 福建浦城、建甌、崇安、松溪一帶人民,因米荒舉行暴動。
6月3日 北京留法預(yù)備學校第2班學生40余人離京赴法。
6月17日 漢口人力車工人全體罷工,抗議俄捕毆斃人力車工人龔銀保。
6月22日 袁世凱發(fā)布《尊孔祀孔令》。
6月25日 黎元洪派軍警在漢口捕殺革命黨53人。
6月29日 江蘇教育會舉張謇、黃炎培為正副會長。
6月9日至30日 江西都督李烈鈞、廣東都督胡漢民、安徽都督柏文蔚,先后被袁世凱免職。
是月 白朗軍在河南連續(xù)作戰(zhàn)獲勝并攻占縣城,使反動派大為震驚。
7月1日 清華學校舉行第一屆學生畢業(yè)典禮,并宣布有游美資格的學生名單。
7月12日 李烈鈞在江西湖口宣布獨立,“二次革命”爆發(fā)。15日,黃興在南京宣布獨立,任江蘇討袁軍總司令。17日,柏文蔚在安徽宣布獨立,任安徽討袁軍總司令。18日,上海、廣東分別宣布獨立。19日,福建宣布獨立。25日,湖南宣布獨立。
7月22日至28日 上海討袁軍多次攻襲江南制造局,未下。25日,李烈鈞在江西湖口戰(zhàn)敗。
是月 陜西神木縣人民,聚眾起事,擊斃縣知事,搶奪縣署倉庫,并焚毀教堂。
8月11日 龍濟光自肇慶抵廣州,廣東討袁軍被戰(zhàn)敗。9月1日,黃興在江蘇戰(zhàn)敗,放棄南京。“2次革命”失敗。
8月15日 孔教會代表陳煥章、梁啟超等上書參眾兩院,請定孔教為國教。
8月26日 周詒春任清華學校校長,趙國材為副校長。(因原校長唐國安于22日病故)。
8月28日 教育部發(fā)布《學生不得投身政黨訓令》。
9月1日 北京南苑航空學校開學,秦國鏞任校長。
9月3日 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蔣方震辭職,由曲同豐繼任校長。
9月3日 孔教會在北京國子監(jiān)舉行“仲秋丁祀孔”。袁世凱特派梁士詒為代表前往“獻香”。
9月7日 梁士詒、葉恭綽等在北京組成袁世凱御用的公民黨。
9月11日 進步黨熊希齡內(nèi)閣組成。
9月27日 孔教會在山東曲阜開第一次全國大會。
10月6日 袁世凱以軍警數(shù)千人冒充“公民團”包圍國會,強迫議員選袁為總統(tǒng)。是日,經(jīng)3次投票才勉強當選。
10月7日 國會選黎元洪為副總統(tǒng)。
是月 江西都昌人民起事,破縣城,擊斃縣知事。
11月4日 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并撤消國民黨籍議員資格,至此國會因不足法定人數(shù)而停頓。
11月216日 袁世凱再下尊孔令,并接見“衍圣公”孔令貽,授其1等嘉禾章。
是月 美國1些教會組織籌設(shè)金陵女子大學,推德本康夫人為校長。該校于1915年9月正式開學。
12月2日 康有為以孔教會會長名義電袁世凱,要求將讀經(jīng)定為學校課程。
12月19日 教育部以財政困難,擬暫行停派留日學生。
是月 袁世凱調(diào)黎元洪到京,免其湖北都督職務(wù),令段祺瑞“暫兼代領(lǐng)湖北都督事”。
是年 冬李大釗東渡日本。次年考入早稻田大學。
已有0人發(fā)表了評論